第25版:全域党建·昆明市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7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盘龙区:

推动基层党建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7月19日   第 25 版)

  昆明市盘龙区鼓楼街道党建联盟成员单位昆明海关与社区开展廉政主题班会活动。

  作为云南省昆明市主城核心区,近年来,盘龙区始终坚持“在融入大局中体现特色,在立足实际中服务中心”,务实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延伸组织触角,加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有力整合各类资源,注重党建品牌培育,逐步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推动党建工作与城市发展同向而行、同频共振。

  采取多元化手段

  组织覆盖不断延伸

  盘龙区积极应对城市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延伸组织触角,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有需求、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党组织。

  向楼宇商圈延伸。盘龙区紧盯商务楼宇商圈这个“两新”组织“大本营”,实施“一楼(圈)一策”,为每个楼宇商圈量身定做工作方案,采取依托物业建、派员指导建、龙头企业牵头建等方式破解工作难题。

  向新兴领域延伸。盘龙区以党建带群建为抓手,把党的工作延伸到快递、网约车等新兴领域,针对快递小哥“青年人数多、人员流动大”的特征,成立快递企业工会委员会、妇女之家、青年之家,做到党的工作全覆盖。结合网约车司机党员众多实际,运用网约车信息平台找出党员,组建58个“红旗方向盘”队伍,全省1300余名网约车党员司机加入,纳入流动党员管理。

  向居民小区延伸。盘龙区坚持一个小区一个小区摸排、一个党员一个党员核实,边组建边规范再示范,区分商品房小区、老旧小区、城中村居民小区、集中安置小区等,做到“一类一策”,按照2021年底小区100%党支部覆盖的目标推进工作。

  向行业领域延伸。盘龙区按照“建强一个、带动一片”的思路,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管行业也要管党建,形成强党建助业务共识,推动行业领域党组织应建尽建。在行业党组织班子搭配上,坚持“部门人员+企业人员”,让班子成员既懂党建又懂业务,使行业党组织“党建工作比肩机关水平,业务工作超越行业标准”。截至目前,盘龙区已成立律师、互联网、社会组织、民办教育等7个行业党组织。

  凝聚区域化合力

  城市党建体系不断完善

  盘龙区以“一盘棋”和“区域化”的思路将城市区域内的党建统筹谋划,建立“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五级联动党建工作体系。

  在区级,盘龙区成立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分析研究城市基层党建的问题和困难,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明确全区城市基层党建思路,切实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

  在街道,盘龙区成立街道党建联盟,将辖区公共单位纳入成员单位,“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街道的事情帮着办”,大党建搭台、全领域唱戏,整合调动各类资源,全面融合各领域党建,推动各方面发展。

  在社区,盘龙区成立社区“大党委”,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干部交叉任职、人才结对培养等加强组织共建,通过共同开展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等推进活动共联,通过整合盘活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从条块壁垒中的“点头之交”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共生关系。

  在居民小区(庭院),盘龙区推动全覆盖成立党支部,赋予决策权、建议权、人事权、监督权、评议权,负责领导、统筹、协调、推动一切组织和资源参与居民小区治理和服务。

  在楼栋,盘龙区将党龄长、党性强、热心公益事业、熟悉楼栋情况的党员确定为楼栋长、党员中心户,把楼栋作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小单元,主动上门收集问题,听取意见建议,化解矛盾纠纷,把传统的“我要反映问题”逐渐转化为“您有什么需求”,真正让居民群众感受“零距离服务”“日常式关怀”。

  突出政治服务两项功能

  活动阵地不断丰富

  盘龙区紧盯党群阵地集群建设,以“处处有场地”确保“活动常参与”,实现“人人心向党”。

  保障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出台《昆明市盘龙区城市社区办公用房及活动场所三年达标建设行动计划》,加大财政资金保障,通过购置、新建、改扩建、开发商配建等方式,用3年时间实现城市社区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面积全部达到400平方米以上,为社区议事决策、党员教育、便民服务等工作提供了保障。

  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盘龙区按照“建设标准化、功能多样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精细化”的工作思路,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分级分层建设,全面推动“3+12+N+X”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室内室外兼顾、活动服务兼容,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党员政治生活厅、居民议事馆、文体活动室等,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党建工作平台、服务群众平台、教育培训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形象展示平台,满足广大党员群众需求。截至目前,已建成3个区级党群服务中心、12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4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0个商圈楼宇服务中心、一批小区“睦邻中心”。

  推进特色主题场所建设。盘龙区在恒隆广场等商务楼宇,建设楼宇“馨空间”“红色驿站”,为企业提供代办服务,为党员群众提供休憩学习场所;在拓东街道,深入挖掘清朝瘦马御史钱沣清正为官的故事,打造全省最长“廉政文化长廊”,吸引各级党组织前来开展党风廉政现场教学;在龙泉街道,全力打造龙泉古镇“院士之乡”文化品牌,深挖辖区历史文化名人故事,弘扬盘龙区本土文化,建设闻一多公园、闻一多纪念馆,推出统战工作主题展,编排庭院京韵实验剧《闻一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鼓楼街道灵光社区党委发挥与派出所合署办公优势,建成关爱生命体验馆;金辰街道任旗营社区党委与辖区内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共驻共建,打造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阵地建设逐渐由扁平化向立体化转变,由单一式向丰富型转变,党员群众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紧盯特色化方向

  城市党建品牌不断深化

  盘龙区立足“特色化”思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和党建工作亮点,不断丰富服务为民实践与内涵。

  抓实“书记领航”项目。盘龙区每年度召开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围绕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活治理、做强保障和城市基层党建面临的瓶颈难题等,研究确定区委书记抓城市基层党建“书记领航”项目。近3年来,累计实施9个区委书记“书记领航”项目,在楼宇党建、营商环境优化、小区党建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其中“北京路党建示范走廊”建设项目被确定为市委书记“书记领航”项目。

  推进“吹哨报到”机制。盘龙区出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实施方案,配套28项制度,建强街道核心、推动资源下沉;建立采集上报、指挥派遣、处理反馈、考核评价四步闭环机制。实施“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党建联盟吹哨、公共单位报到”“项目吹哨、部门报到”“政务吹哨、部门报到”“五哨”联动,建成吹哨报到电子信息系统,形成区委统筹、街道主导、部门联动、科技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切实解决街道权责不匹配、部门条块分割,“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等基层治理“错位”“缺位”问题,其做法被市委在全市推广。

  创新党建带群建工作。制定《盘龙区关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党建带群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部门牵头整合群团部门,以党建带群团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机制建设等“五带”为抓手,以亮工匠精神、亮青春风采、亮巾帼之力“三亮”行动为载体,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促进党建和群建工作整体推进、互融共促。

  夯实基础保障

  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盘龙区通过选优配强干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实现基层治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

  强化党务干部配备。盘龙区及时选优配强12个街道组织委员,确保专人专职。机构改革中在街道新设基层党建办公室,按不低于3人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实施“青才计划”,为每个社区配备1名35岁以下青年人才,作为“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积极参与社区工作。着力发挥街道青年人才党支部作用,注重将优秀大学生、退伍军人、经商人员吸纳到支部培养,建立社区后备人才库。成立名书记工作室,建立导师帮带制度,不断提升社区干部能力和水平。

  落实经费保障。盘龙区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社区运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社区年度党建工作经费从2015年的5万元逐步提高到8万元。出台《盘龙区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实施方案》,以奖代补推动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解决党建项目经费难题。

  提高社区干部待遇。盘龙区健全社区工作者待遇增长机制,2018年在全省率先推行社区工作者积分制管理,制定《盘龙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积分管理和职级核定办法》,以职务、职称、学历、任职年限、所获荣誉为基础构建四级十二档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按档取酬,每月给予400元至1500元的绩效奖励。建立健全从优秀社区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制度,畅通社区干部上升渠道,营造出社区工作岗位“吸引人、激励人、成就人”的良好氛围。在各级党代表推荐、评先评优工作中,注重向社区倾斜,不断提升社区干部政治待遇,增强社会认同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