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各地实践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7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凝心聚力抓党建 县域治理出实招

■宁国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李亚非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7月19日   第 18 版)

  宁国市西津街道召开“百名优秀楼道长”表彰大会。

  宁国市六级组织为民办事云上平台。

  宁国市城区景观。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主动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突出“探索有效经验,成为工作标杆”,聚焦强化街社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互联互动共驻共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全域推进整体提升等方面,系统谋划、整体布局、扎实推进,大力进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有效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中发挥强大的组织保障作用,宁国市委入选安徽省城市领域基层党建“领航”计划示范库。

  坚持高位谋划、整体布局

  构建统筹联动新格局

  坚持书记领抓。宁国市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市委主要负责人部署推进,形成了书记领抓的“头雁效应”。

  健全政策常抓。强化顶层设计,按照上级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求,结合县域城市实际,积极探索创新、谋篇布局,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十条措施》《建立六级组织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完善六定机制激励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小区党支部建设管理办法》《楼道长建设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10余个,有效构建完善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政策体系,实现常抓不懈。

  坚持部门齐抓。根据市直单位工作职能,突出“清单化”推进,将城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分解为10项措施和36项具体工作任务,明确政法、民政、财政、编办、住建、城管等20余个单位及各街道社区职责任务和完成时限,按照项目化的方式,市委组织部定期调度推进,形成组织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和责任机制。

  加强重点突破、创新推进

  下好体制改革先手棋

  聚焦高效做“减法”。宁国市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围绕街道职能定位,突出整合优化、协调高效,实行“大部门制”改革,对街道原有机构合并“同类项”,统筹设置综合保障部等“六部两中心”,改革后街道机构平均精简15个左右,实现 “瘦身活血”、高效运行;出台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制定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明确6个方面71项社区承担的公共事务事项,有效减轻社区工作负担,推动街道社区进一步聚焦治理服务主业。

  聚焦增能做“加法”。大力推进编制人员向城市街道倾斜,在街道体制改革中,对各城市街道编制普遍增加10%以上;积极盘活街道人力资源,打破街道人员行政、事业编制使用限制,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进一步激发了街道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全面补齐配强社区工作者职数,给予社区工作者事业编制工资待遇,安排34名市级领导联系14个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常性赴社区开展指导调研,切实强化街道社区工作力量。

  聚焦赋权做“乘法”。赋予街道对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派驻人员考核评价、征得同意等5项权力,推行市直派驻街道机构人员“市属街管街用”,将派驻街道机构的指挥调度、考核奖金等下放街道;聚焦整合联动,把街道和市直派驻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和协作密切的日常管理服务事务进行归类,通过“机构+机制”的模式,搭建区域党建、综合执法等5个综合平台,将街道内设部门及市直派驻机构全部纳入管理,实现治理重心和资源要素进一步下沉;实行干部考察进社区,70余名干部提拔使用、职级晋升征求了社区党组织意见,有力夯实“街社”轴心作用。

  聚焦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铸牢基层治理动力轴

  构建六级体系。宁国市聚焦全周期管理,系统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全面构建“市委—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楼道长—党员干部联户”六级组织治理体系;成立3个街道“大工委”、 14个社区“大党委”,按照“便于组织、便于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成立223个小区党支部;坚持党员优先、全面覆盖,选配4115名楼道长;组织4079名干部联系8.2万户居民,实现党的组织一贯到底。在疫情防控中,宁国市依托六级组织治理体系,迅速在全市设置查验点296个,组织1.2万余名干部群众参与摸排宣传、查验值班、楼道消毒等工作,推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

  健全运行机制。建立兼职委员、社区治理直通车、“红色物业”等17项六级组织治理体系工作机制;实行“下抓一级”,安排市领导、街道联系社区负责人担任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安排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相关负责人、共建单位负责人兼任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委员;依托六级组织,分级建立市、街道、社区、小区四级联席会议,明确上级联席会议吸收下一级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辖区党建及治理难题,实现上下联动、层层落实。

  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按照“横向并联、纵向串联”的要求,依托六级组织体系,创新开发六级组织为民办事云上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整合各部门数据系统,打破物理空间、时间、部门、层级等壁垒限制,对为民办事流程进行系统再造,建立健全“云端呼叫、云端集成、云端交办、云端办理”的无延时办事流程,形成问题发现、上报、派单、处置、销号的闭环链条,全面构建新型“云上社区”,打造“多网合一、一网通办”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突出互联互动、共驻共建

  实现城市党建大融合

  强化组织共建。宁国市实施城市基层党建“同心圆”工程,安排117个机关事业单位联系14个城市社区,并以网格小区为单位,明确各单位联系网格小区和职责任务,组织定期赴联系网格小区开展共建活动;结合社区需求和企业资源,遴选42家“两新”组织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同时,围绕区域各类组织的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结合自身资源,建立健全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开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推动区域各类组织有效融合。

  做实党员共管。大力推行党员干部“双联系双报到”制度,组织4079名在职党员干部到联系社区和居住社区双向报到,并加入居住小区党支部,及时亮明身份,带头参与社区及小区组织的各项基层治理和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党员群众个人意愿、专业特长等,组建环境整治、群防群治、纠纷调解、文化宣传等660余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有效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多样化水平。

  推动网格共治。全面推进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执法力量下沉到网格小区,按照1个社区安排9—12名执法人员,每名执法人员联系5—6个网格小区的要求,下沉执法力量147人;细化出台执法进社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网格内执法的职责、清单等内容,推动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通过执法沉到网格、责任落在网格,实现问题解决在网格;加强“红色物业”建设,建立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议事制度,协商物业难题;健全志愿者礼遇实施办法,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引导居民参与网格治理,切实构建党建引领、区域融合、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局面。(图片由宁国市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