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悦目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7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革命者》编剧张珂: 从历史之见证,到时代之唤醒

■张 珂自述 何思路整理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7月12日   第 22 版)

  《革命者》剧照。

  1927年4月26日,距李大钊被执行绞刑还有38小时。于外,是社会各界的奔走请愿,是营救人员的争分夺秒,是反动军阀的利益权衡;于内,李大钊面对的是漆黑的狱墙,昏黄的灯盏,以及对革命生涯的回溯。电影《革命者》的时间线上,现在与过去双向并进,至暗之实与回忆之虚交替出现,由此引出李大钊一生所参与的重要事件,以及遇见的风云人物。

  电影《革命者》以李大钊(张颂文饰)的主观回忆串联起往日深情,又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丰富角色情绪,算是一部名副其实的革命浪漫主义电影。构成其艺术价值的,除影像剪辑外,由著名导演管虎亲自带领吴兵、张珂、京榆几位编剧进行的剧本创作也功不可没。近日,笔者与张珂就《革命者》的剧本进行交流。以下,是张珂的自述。

  还原政治势力角斗的历史格局

  2019年10月中旬,我接到管虎的电话,受邀参加《革命者》(当时定名为《李大钊》)的剧本创作。那时,我们刚合作过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单元《前夜》。因为我父亲是党史教授,所以我对历史、军事等知识有充足储备,加之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便欣然接受。虽说创作热情高涨,但要想撰写一部关于李大钊的电影剧本,并非易事。都说守正创新,可创新的方向在哪?需求索。

  先说“守正”。拍摄人物传记片,得设法接近这个人。最开始,在李大钊研究会历史顾问们的指导及监制管虎和导演徐展雄的带领下,编剧组搜集并阅读了四五十本书。当不同角度的资料都汇集在手头时,李大钊的形象更显立体,就像一颗钻石有着不同的折射面。

  一旦人物形象清晰了,下一步需决定讲述方式。

  关于李大钊的生平,大家比较熟悉。于是,我们决定发掘并描绘观众不知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状态。明面上讲述李大钊遇害一事,暗地里把当时中国多方政治集团间的角力穿插其中。影片开场,就是张作霖(成泰燊 饰)骑虎难下的境况。张作霖的第一个动作,是照相。当时中国有多个政权,如南方的国民政府,张作霖的安国军政府。虽说他名义上是当时国家的“元首”,但其身份并未得到列强的认可。若想让他国承认,就必须按洋人的规矩办,照相便是一个缩影。不光穿得“像个猴”,还得听别人使唤摆动作。这一细节暗示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军阀的本质不过是帝国主义的提线木偶。张作霖的第二个动作,体现在道具天平上。时值北伐,矛头直指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阀势力。国共两党积极响应,加上李大钊是中共北方负责人,所以张作霖将其视为威胁自身地位的眼中钉肉中刺。然而,逮捕李大钊的代价是与社会各界为敌。与此同时,前方将领急发电报要求处决李大钊。请愿书与电报一样重,进退维谷的张作霖在等那个让天平倾斜的人——蒋介石。

  蒋介石对于李大钊的敌视态度,除二人所信奉主义不同外,还源于他们的过往。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广州总统府。这让蒋介石心生猜疑,认为人人都想利用孙中山(马少骅饰)。所以,敏感的他不愿李大钊接近孙中山。另外,李大钊是他既嫉妒又畏惧的人。1924年,蒋介石地位不太高,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仅列席,他只能看着李大钊在台上慷慨陈词。他与李大钊打的赌,也皆以失败告终。虽说蒋介石与张作霖属于不同阵营,但他们真正畏惧的不是彼此,而是共产主义。

  当签有“蒋中正”三个字的电报发出后,天平倾斜了。虚实之间,看似讲述李大钊的生死,实则展示当时中国的政治格局。

  遵守“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创作原则

  看完《革命者》,有网友问:张学良(彭昱畅饰)到底有没有在上海与李大钊偶遇?历史上的蒋介石与李大钊是否针锋相对过?对此,我只能说在创作时,我们一直遵守“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

  虚构上,我们是大胆的,但也有底线,以免落入历史虚无主义的窠臼。1917年,张学良已经参加了东北陆军,在其父手下任职。年轻人对外面的世界终归好奇,于是我们虚构了他带着副官去上海游玩的戏码。史料上明确记载,此时的李大钊也在上海。我们仅让张学良在远处注视着李大钊,二人并没有深入交流。而这一设定,也表现出李大钊对张学良精神世界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沦落上海的白俄旧贵族维克托开枪打死传播进步消息的报童徐阿晨(孙浠伦饰)。对此,张学良举枪试图为报童报仇,但只换得对方的轻蔑。一个当时中国最厉害军阀的儿子,又能改变什么呢?再看李大钊。得知此事的他,先是油印传单呼吁市民,却无人理睬。尔后,他召集贩夫走卒聚集在工部局门口,以群众的力量还阿晨一个公道。从个体的无助,到群体的团结,这便是“庶民的胜利”,更是李大钊听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所顿悟到的革命方法论。

  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并不是只有纸醉金迷,也没有什么民国梦,夜生活只有上层人士才能享受,真正完整构成上海滩全貌的是包身工,是苏北难民,是那些卖儿鬻女的穷苦百姓。他们心中都有火,苦于无人号召,李大钊提倡的马克思主义,正好使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关于李大钊之死的拍板人,片中设定是蒋介石,也有依据。历史上,全社会呼吁释放李大钊,有报纸刊登说:“真正让张作霖下决心杀害李大钊的,源于南方某要人来信。”南方暗指把控着南京国民政府的蒋介石,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戏剧冲突。因为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蒋介石正是下令屠杀共产党先驱、破坏国共合作的元凶。

  片中还有一处争议,源于李庆天(李九霄饰)对李大钊的劫狱营救。中共地下党确实有过营救李大钊的计划,有记载称李大钊还拒绝了这一行动,因为他担心更多的人流血牺牲。至于计划采取何种营救方式,我们在电影中虚构了一种可能的情况。此时的李大钊已不是刚入狱时的心态。在得知“四一二”惨案后,他决定殉道,以自己的死唤起更多人的反抗。谭嗣同曾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有之,请自嗣同始!”李大钊便是那投身黑暗,以换天下光明的人。

  革命者不止李大钊一人

  创作者就像锤子跟凿子,在大理石上一点点把李大钊这个人物雕刻出来。

  李大钊不仅是个革命者,同样也有生活气。在回忆中,李大钊穿着白色西装,与家人在草坪上嬉戏;过年时,他也会跟工人、农民在一起;平日,他还教妻子赵纫兰(佟丽娅饰)弹琴。这都是丰富其性格特征的细节。

  另外,我们也把握住了李大钊最基本的人格魅力——喜欢去影响别人。与那些独善其身的知识分子不同,李大钊愿意发出光和热以感化他人,小到工人报童,大到革命领袖。这就牵扯出其与不同角色的关系。

  因为自己是读书人,李大钊碰见谁都想让对方读书。初见阿晨时,他说:“手上有油,是不可以碰书的。”还叮嘱其弟弟妹妹长大后也要读书,这些言词都符合人物性格。这一细节由张颂文老师提供。每次拿到剧本,他都会洗完澡后再看,创作时就把这一生活体会用在了人物塑造上。

  李大钊还影响了另一位底层人李庆天。1916年底,与北洋政客汤化龙分道扬镳后,李大钊辞去了《晨钟》编辑一职,除夕夜流落街头,进了澡堂,与乞丐打成一片,因一碗饺子与庆子结缘。他给庆子写的第一个字就是“天”,于是庆子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李庆天。又因李大钊解释,“天”由“工”“人”二字组成,所以李庆天成了工人,参与了开滦煤矿罢工运动,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除了被影响者,还有合作者,这就不得不提及与其共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事业的陈独秀(秦昊饰)。片中我们以《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烘托二人的革命友谊。在“南陈北李”的形象塑造上,更希望形成一种反差。李大钊是个温润、缜密的理性角色,而陈独秀较为冲动。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前,李大钊还帮其修改措辞,至于陈独秀,直接跑到新世界游艺场抛洒自己的笔墨。陈独秀送给李大钊的怀表,成为时代的隐喻。通过画面上齿轮的碰撞,上海、北京、长沙、济南等地的中共早期组织相继成立,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时代悄然来临。

  片中有一处镜头令我印象很深,当临刑前那一桶水泼向李大钊时,蒙太奇闪回到洗冷水澡的毛泽东(李易峰饰)。在冷静处理革命者赴死戏份的同时,徐展雄导演也用电影语言引申出李、毛二人的往事。当时的毛泽东一心救国,但不知如何拯救,直至遇见李大钊,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召唤。二人同上景山公园,俯瞰北京,李大钊感叹道:“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事实上,当毛泽东再回北京,已是1949年北平解放,“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处理二人关系时,主要透露出一种传递感,即李大钊的精神引导了毛泽东之后的路。

  说回片名“革命者”,该词传递的是一个复数概念,仿佛一群人,而非一个人。李大钊曾言:“离开众庶,则无英雄。”虽说本片是一部个人传记电影,但革命者不单指他一人,还有历史上那些参与革命的无名英雄和平头百姓,他们也都值得被铭记。从一个人相信,到一群人相信,再到如今的民族自信。这正是本片灵魂台词“我相信”所要传递出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