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7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天坑专业”如何“填坑”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7月12日   第 02 版)

  背景: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季出了个新词——“天坑专业”。所谓“天坑专业”,一个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指“生化环材”(生物、化学、环境、材料),之所以被戏称为“天坑专业”,主要是因为其专业难度大、就业难、薪资水平较低。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红兵日前在自媒体发布《致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为这些“天坑专业”正名,呼吁“高等教育不是教我们谋生,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引发舆论广泛讨论。

  @颜云霞:一个专业是否吃香,能否有好的前景,从来无法下一个简单而永恒的结论。专业之所以会有“天坑”一说,主要是人们的认识和思维中有“天坑”。这种“天坑”的形成,有世俗功利的考量。相比看得见“钱途”的计算机、金融、经济等专业,“生化环材”究竟学的是什么、学成能干什么,人们往往不了解,因为不了解,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容易产生偏见。

  @王天定:在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的时代,每所高校、每个学科在特定的时期,如果能主动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进社会对相关学科的了解,或许能有效对冲网上一些不理性的声音。而这也能让更多家长和青年学子掌握更为全面的信息,便于他们做出更合乎理性与个人实际的专业选择。

  @光明网评论员:邓教授的正名文章,在网络上并没有收获清一色的好评,相反,被不少网友指责“站着说话不腰疼”。毕业就业也好,科学研究也好,不能也不可能脱离生活的、世俗的、庸常的价值坐标系。我们没有必要过度强调专业选择的道德感,相反,对于专业前景的分析,应当基于无情感倾向的市场规律,这也是解决一些问题的前提。所以,如果社会认为“天坑专业”应该被正名,大学生对“天坑专业”避之不及的现状也应该被扭转,那么毫无疑问应当在资金投入、财政补助上多下功夫,让专业前景更好地满足个体化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