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城市华章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6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遵义市:红色基因代代传 转型发展谱新篇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刁静严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6月28日   第 26 版)

  遵义市中心丁字口片区。
  胡志刚摄

  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遵义人民火红的日子。
  周东亚摄

  遵义市基层党组织工作者为群众服务。
  周访华摄

  86年前,遵义会议为中国革命照亮了前进方向。

  

  那是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黔北重镇贵州省遵义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军事战争等重大问题,并确立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带有浓厚红色基因的遵义市,地处贵州北部,南临贵阳、北倚重庆、西接四川,如今发展为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同时是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遵义市下辖3个区、7个县、2个民族自治县、2个代管市和1个新区。截至2020年11月1日,遵义市常住人口为660万人。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情、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和脱贫攻坚收官、重大风险防范等任务,遵义市经济发展在贵州省率先实现正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20.05亿元,增长4.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和8.5%。经济社会发展为遵义市全面融入成渝、做大做强遵义都市圈,为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讲好遵义故事推进产业发展

  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让世界认识了遵义。

  

  86年前,红军长征经过遵义,留下了遵义会议会址等34处宝贵的革命文化财富。如今,这些革命历史遗址已经化身为一个个接地气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对遵义会议精神加以传承与弘扬。

  

  作为遵义会议纪念体系的核心区、遵义会议会址的所在地,遵义市红花岗区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共产党历史转折地的丰富资源,创新打造“党员政治生活场所体系”,划分设置“党的光辉历程”“党的精神谱系”“党旗和宣誓仪式的演变”“党徽和入党誓词的演变”“入党流程的演变”五个篇章,着力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遵义优良革命传统、党员日常教育有机结合,把红色基因的根脉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毛泽东住居、红军烈士陵园、老鸦山战斗遗址等一大批珍贵的“红色印迹”,不仅是遵义市的红色基因,也是遵义市的宝贵红色文旅资源。数据显示,遵义市2020年全年接待游客1.12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8.9亿元。

  

  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等美誉,曾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殊荣,同时也是茅台酒的故乡。

  

  近年来,遵义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影响力显著增强,白酒产值年均增长15%。茶叶、辣椒等绿色食品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居全省前列。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在全省首创“坝长制”,农业八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增加到846家,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1%。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中国辣椒城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辣椒专业批发市场,遵义获得“世界辣椒之都”美誉。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百姓幸福感

  6月21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在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

  

  日前,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遵义市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其中市场规则标准和监管执法信息一栏中,提出要深化“贵人服务”,打造“遵满意”营商环境品牌。推进全市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实现全市不涉及国家秘密、法律法规没有禁止性规定的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同时,优化市、县两级惠企政策服务专窗服务模式,全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将双随机检查结果和其他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结果统一向社会公开。

  

  根据5月8日遵义市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12家,科技创新平台295个,科技型企业1474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76件。全市综合科技水平进步指数达到84.0%,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0.5%,财政科技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为1.47%。

  

  除了重视科技创新、提振产业发展,遵义市在教育、医疗、社保方面也加大投入,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大力建设西部非省会教育强市,投入资金244亿元,实施各类教育工程3548个。学前教育普惠优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普十五”,6所高校10万师生入驻大学城,茅台学院建成招生、遵义医科大学成功挂牌,一系列举措让遵义市打开了特殊教育全省领先,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局面。

  

  全民健康基础更牢。遵义市建成市紧急救援调度平台,三级医院增加到11家,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分级诊疗体系逐步形成。遵义市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称号。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遵义市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和市级统筹,形成“三重医保”体系,跻身全国医保“两试点一示范城市”。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645元/月、4318元/年。

  

  如今,遵义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3%和9.7%、城镇新增就业66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64万人,教育新增学位35万个。

  构建数字经济新格局为产业数字化赋能

  纵观遵义的数字经济发展,不难发现,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加速运用于生产、物流、零售、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极大方便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提高了社会治理和服务效能。

  

  记者了解到,遵义市作为贵州省第二大中心城市、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重点区域,“十四五”时期,遵义市将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黔北云涌风起时,遵义将在多领域发力,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

  

  聚焦聚力“数字能力提升”抢新机。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加快建设公共数据集中汇聚、综合智能分析以及共享平台,完善数据开放机制,探索制定数据共享标准、技术规范,提高政府数据平台建设统筹层级和开放数据质量,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数据融合共享。同时,大力推进产业互联网建设,积极引导支持传统产业上云上平台,加强企业内部、上下游企业之间、跨领域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促进数据资源协同共享,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加快构建良性发展的新格局。

  

  聚焦聚力“优势产业突破”抢新机。立足优势产业,率先在酱香白酒、茶叶、辣椒、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建成一批数字车间、数字工厂,逐步形成数字产区。加快搭建数字化支撑平台,支持产地产区溯源认证,提升品牌价值,创新商业模式,提高产区竞争力,并且围绕优势产业搭建一批公共平台,集聚各方资源,构建产业数据资源体系,完善数据要素交易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优势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和竞争力。

  

  聚焦聚力“开放合作共赢”抢新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十百千”计划,制定、落实好人才、资金等配套政策,积极推进本地企业与数字平台对接,形成一批平台经济、指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倍增;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商三年行动和人才倍增行动,加强与大数据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的合作,发展开放式平台合作,协调政产学研关系,广纳人才、聚集资金、共谋发展;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做优做强“遵满意”政务服务品牌,提高数字治理的精准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减少数字经济企业跨域运营的成本和潜在风险,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发展走新路

  贯穿遵义城区的湘江河,是遵义人民的母亲河。前些年,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需求大大增加,湘江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如今,在各方的努力下,水质正逐渐得到改善。

  

  “污水经过处理后,能够达到城市污水处理一级A类标准,主要用于虾子河的自然水体补给以及市政洒水水源供给。”在遵义市虾子河再生回用水厂厂区内,副厂长陈俊剑从出水口打上了一桶水,到在量杯里,处理过后的污水不仅清澈透明没有异味,还可透出人影。

  

  红花岗区是遵义市的中心城区,也是遵义市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正因如此,中心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度会更大,耗时也更长。遵义市生态环境局红花岗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江流域内的污水处理能力目前已得到有效提升,自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以来,遵义市湘江流域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3.9万吨,目前总处理能力达55万吨,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这是近年来遵义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统计显示,2020年,遵义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共监测366天,优良天数为363天,轻度污染3天,优良率为99.2%,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6,比上年下降0.39,空气质量好于上年。

  

  遵义中心城区及县级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市12条河流22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监测结果显示,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类别的有22个,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7.19%,乡镇污水处理率达87.78%。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0.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2.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4.0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9%。

  

  记者注意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的2019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中,遵义市政务服务、生态环境两项指标排名全国第一。近年来,遵义全市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目前已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113个。

  

  “生态保护创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决不走以牺牲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老路。”遵义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遵义市将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打造一批绿色企业、绿色园区、绿

  色产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常态化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实施赤水河流域、乌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确保地表水国控断面达标率95%以上,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2%以上。

  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

  “传承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着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党员干部要围绕‘深’字,下沉一线找问题;突出‘效’字,真抓实干促发展;紧盯‘细’字,聚焦问题办实事。”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发出行动令,吹响为民办实事集结号。

  

  在黔北大地,一场践行初心使命的接力赛,伴随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被不断推向高潮、引向深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为群众办实事”成为12900余个党组织、25万余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目前,遵义市开展察民情访民意专题调研共走访群众235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7.6万余条。

  

  在实践活动中,将一家单位“我为群众办实事”的405条实事清单“瘦身”,最终调整为28个项目基础清单。

  

  “从405到28,这并不是说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事项减少。相反,由于一个项目涉及多件实事,28个项目有可能牵出上千件实事。”遵义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一年只办28个项目,而是将专题调研贯穿于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对项目实行台账动态管理,逐项对账销号。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后期有可能增加项目清单。

  

  目前在遵义市市级“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项目清单中,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深入开展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认真梳理,纳入台账管理的共有3186个项目,每个项目均明确了责任人、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目前已办结1055项。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老城街道以“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内容全方位”为目标,整合辖区资源,建立“代办服务、巡查服务、错时服务、志愿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窗口服务、上门服务”的“三全八服务”工作机制,推动“我为群众办

  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针对老城小学上放学期间人流车流量大、隐患点多的问题,红花岗区老城街道派出4名综合执法队队员,提前半小时上岗,采取“错时服务”的方式,上放学期间,在学校周边进行人流和车流引导,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以前送孩子一定要看着他进校门,现在有你们维护秩序,送到校门前的路口我就放心了。”在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小学上学的孩子家长李林,为在“助学岗”值守的老城街道综合执法队队员竖起了大拇指。

  

  3000多项民生清单,遵义市从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经过不断“提纯优化、牵头领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成效,纷纷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