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城市华章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6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武汉市:拼搏奋斗创奇迹初心闪耀英雄城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6月28日   第 15 版)

  晚霞映照下的湖北武汉黄鹤楼格外壮观美丽。
  人民图片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
  王瑜摄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王瑜摄

  在黄鹤楼龟蛇山上眺望武汉市貌。
  王瑜摄

  一进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网站,就看到网页最上方有上一句醒目的标语:“武汉,每一天不一样!”

  

  的确,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聚焦当下,武汉每一天都展现着新的容颜。尤其是在经历完疫情的重大考验后,英雄的武汉浴火重生。

  

  在如今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高层定调下,大武汉正书写着新时代的江汉华章。

  “965”产业体系绘出高质量发展蓝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上,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

  

  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只“彩蝶”在2020年初停止了飞翔。

  

  庚子年春节,武汉战“疫”打响,这是一场投入举国力量的人民战争,全国支援,全民动员,力撑武汉。而武汉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作出巨大牺牲。

  

  在武汉战“疫”中,3000多名80岁以上老人被成功救治,其中百岁以上老人7人,年龄最大的108岁。

  

  在向国外同行分享中国治疗方案时,对方问一位医者:“患者多大年龄会被你们放弃?”这位医者脱口而出:“我们永不放弃,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没有放弃的概念。”

  

  2020年4月8日,封城76天后,英雄之城武汉重启大门。

  

  武汉按下“重启键”之后,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踏上武汉这片土地。在众多企业中,有一个公司值得关注。

  2020年5月19日,霍尼韦尔公司新兴市场总部暨创新中心在武汉揭牌,成为2020年第一家在武汉成立公司的世界500强企业。

  

  “我们对武汉的未来充满信心。”霍尼韦尔中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企业对于武汉的信心来源于她的浴火重生。2020年,虽然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受疫情影响纷纷“跳水”,但武汉锐意进取,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最终,武汉扭转不利局面,以超过1.5万亿元的GDP数据为这特殊的一年画上圆满句号。

  

  作为封控时间最长、重启时间最晚、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武汉用行动和结果告诉全世界,没有中国人民克服不了的困难。

  

  2021年,武汉取得“开门红”,一季度GDP增速数据惊艳:58.4%。这个数字的背后,既有因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补涨空间较大的原因,同时也体现了武汉的后劲和潜力。

  

  掀开今年一季度武汉的经济成绩单,在工业方面,武汉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更是同比大增167.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86户,增加值同比增长230.7%;投资、消费、外贸也在全面恢复。

  

  同样是一季度,215个集中开工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305.4亿元,创下武汉市单次集中开工之最;112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总金额达3462亿元,为武汉历年来单场招商活动之最……

  

  收获喜人成绩的同时,武汉也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持续输出强劲动力。

  

  6月中旬,霍尼韦尔宣布在武汉常福医院采用其一体化的智慧医院弱电智能化系统,涵盖包括医护对讲系统,视频探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无线对讲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等在内的29个子系统,助力常福医院打造稳定、灵活、高效的信息管理服务体系,为“平战结合”的现代化智慧医院树立了标杆。

  

  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李烨表示:

  “‘平战结合’理念与智能化技术的全面融合将进一步优化医院信息管理流程、提升效率、确保各医疗信息共享并降低运营成本,一站式智慧医院解决方案也有望成为现代化医院标配。”

  

  霍尼韦尔将智慧项目再次布局武汉的背后,是武汉将“智能建造”列为“十四五”时期武汉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武汉提出打造九大支柱产业、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未来产业的“965”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九大支柱产业包括:“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建造、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绿色环保、文化旅游。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氢能。五大未来产业包括:电磁能、量子科技、超级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科学、深地深海深空。

  

  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武汉市“965”产业体系空间布局,武汉提出了奋斗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中心,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策源地、数字经济先行区、转型升级样板地。

  落户门槛进一步降低

  《全球城市史》作者乔尔·科特金曾说:哪里更宜居,知识分子就选择在哪里居住;知识分子选择在哪里居住,人类的智慧就在哪里聚集;人类的智慧在哪里聚集,最终人类的财富也会在哪里聚集。

  

  拥有83所高校、超100万大学生的武汉无疑是人才的摇篮。然而,此前有一个令人惋惜的现实:“人才摇篮”没有成长为“人才大市”。

  

  武汉市人社局数据显示,2007年,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比例55.3%,此后逐年下滑,2011年首次跌破50%。到2016年,这个比例已下滑至45.5%。

  

  “武汉虽然高校多、大学生多,但人才利用率不高、人才流失率偏大,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流向了武汉以外的地区。”一位武汉市的掌政者曾道出武汉面临的尴尬局面。

  

  想要走出“为他人做嫁衣”的困境,势必需要一番新的作为。

  

  将时钟拨回到2017年初,武汉提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工程”。

  

  当年2月,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在头版刊发文章《梦想之城请你留下来》。其中提到了武汉已确立目标,打造“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力争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而后,“送钱送房送户口”的政策密集推出,由此也被视为第一个打响“抢人大战”的城市。

  

  拿出真金白银的武汉,抢人效果立竿见影。据武汉市招才局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武汉新增留汉大学生(参加社保)109万人,其中落户45.8万人。

  

  在留人的同时,武汉也清醒地意识到,一座城市吸引什么样的人、由什么样的人参与建设,关系到城市未来的社会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及文化结构。也就是说,不仅要留人,还得引进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也曾表示,如果想让人才能够在一个地方待下去,就必须找到这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竞争力,而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改善营商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2019年5月,时任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现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在一场公开活动中透露,武汉要推动城市人口从1000万向2000万跨越。

  

  记者注意到,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武汉市常住人口为1232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78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254万人,增长25.97%,年平均增长率为2.34%。

  

  由此可见,武汉在未来还要增加近800万人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可谓艰巨。

  

  一个好消息是,近几年,我国产业布局发生调整,东部沿海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劳动力伴随着产业流动,如果武汉能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那么收获人口回流的红利将照进现实。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城市不仅需要高端人才,更需要各个维度、各个圈层的人才协同发展,这样人才结构不会断层,也才能给城市综合发展带来正向推动力。

  

  湖北和武汉显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近日,湖北省发改委印发了《2021年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其中进一步降低了武汉市落户门槛:推动武汉市全面落实取消进城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等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条件,改进积分落户办法,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对此,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认为,武汉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和带头作用,需要继续释放人才红利,坚持数量与素质的统一,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从而更好地助力湖北实现“一主两翼,全域协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进一步释放科教基地的优势,6月20日上午,武汉举行了“助力英雄城共创新辉煌”武汉理工大学专场活动。活动现场,武汉氢能产业促进联盟、武汉智能汽车产业创新联盟、长江游轮游艇产业创新联盟、建材建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创新联合体四大产业创新平台正式启动。

  

  “产业创新平台的建立,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武汉‘965’产业体系,对接高校优势学科和社会资源,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引领武汉产业升级。”武汉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四大产业创新平台的成立对于武汉有何意义?“此举将为促进市校加强合作,推动重要产业项目在武汉布局、重点科技成果在武汉对接转化、学校重要特色科学技术与行业企业融合发展搭建平台载体。”上述负责人说。

  九市同心共建武汉都市圈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也被认为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升级版。

  

  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塔尖”的高度。如果问中部地区谁是“塔尖”?答案显然易见:武汉。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至2025年)》,其中提出,“壮大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形成南北呼应、共同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地带。”也正是在这份文件中,武汉收获“国家中心城市”称号。

  

  两年后,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官宣了武汉的领头羊地位。

  

  能被高层“相中”,武汉凭借的是过硬的“业绩”实力。即便是在经历疫情重创的2020年,武汉也以1.56万亿元的经济体量站稳长江中游城市群“C”位,仿佛一个支点,支撑着巨龙的腰部翩翩起舞。

  

  虽然武汉的“老大”地位已成事实,但很多人的共识是武汉仍无法做到“一呼百应”。

  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应勇此前一针见血地指出,武汉的问题并非一城独大,而是大而不强。

  

  而后,《长江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以武汉之“强”重新定义武汉之“大”》中提到,唯足够强,才能担负起各项国家使命,才能更好“一主引领”。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武汉明确提出,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要想加快打造这“五个中心”,单打独斗显然难以为继,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和谁合作?怎么合作?武汉都市圈给出了一个答案。

  

  4月2日,湖北省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上,明确提出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就是1个城市”。

  

  5月19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首次会议举行。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湖北省9市共同签署《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达成通过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相关专家认为,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是发挥武汉城市圈“一主引领”作用,推动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

  

  为什么如此关键?先来看看基本数据,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占湖北省1/3,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集中、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我国中部最大的城市组团之一。

  

  再从定位看,武汉城市圈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国家重大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区域,也是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重要部署,更是湖北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主支点、全国重要增长极。

  

  建设都市圈,交通的互联互通是基础。在此之后,城市之间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打破行政壁垒。

  

  就在近日,武汉城市圈政务服务“跨市通办”迈出关键一步。据悉,6月17日起,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等武汉城市圈9市同步启用“武汉城市圈通办综合窗口”。106项涉及住房公积金、民政、医保等领域的高频事项办理告别“多地跑”“往返跑”,实现跨市通办。

  

  武汉市政协方面提出,应充分发挥武汉作为九市龙头的作用。武汉市牵头整合圈内各类开发区、科技园、产业园区等资源,将其纳入武汉的国家级开发区范围,共享共用光谷、车都、大临空经济区等品牌,对外实施统一的建设口径与一体化的发展政策,共同建设光谷科技大走廊和科研实验室,集中发展总部经济,实施园区共建、联合招商等合作模式,真正形成一个城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