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城事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6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众里寻“娃”千百度 合力铺就回家路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6月07日   第 07 版)

  记者近期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今年初部署开展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行动”以来,截至5月初,全国共侦破拐卖儿童积案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6名,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700余名。
  新华社发 王 鹏作

  以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为中心,连续15年来,“寻找被拐卖儿童”志愿者刘红涛始终奔波在追寻路上。从最早的通过传统方式查找资料、电话询问,到3年前开始尝试在抖音网络平台不间断地发布信息寻找被拐卖儿童,多年来,有多少家庭在刘红涛的帮助下团聚,连他自己也不记得了。

  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红涛感慨万千地说:“一个孩子的丢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碎,这种伤害是长久且难以抹去的。”在他看来,每次寻人似乎都经历了一场灵魂的修罗场试炼,交织在痛苦、泪水和希望中的他时常难以自拨。

  儿童被拐卖对于家庭而言是悲剧,对于社会来说是伤痛。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拐卖儿童犯罪得到有效遏制:据公安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现行相关案件多为儿童走失或离家出走类案事件,备受关注的盗抢拐卖儿童犯罪年发案数降至20起左右。

  志愿寻娃不孤单

  社会群力助团圆

  经历了无数个孩子与亲人团聚的场合,在每次认亲成功的一刻,刘红涛都跟他们一样百感交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寻亲结果时常会出人意料。

  刘红涛印象最深的是帮一位男子寻找亲人,这位男子曾听父亲说自己是他在外打工后“带回来”的。沟通几次后,刘红涛开始制作视频发在抖音平台上。巧合的是,另一个寻人志愿者也发了一段老夫妇找孩子的视频。对比下,刘红涛发现很多信息都符合,便追问下去。

  当老夫妇看到刘红涛提供的视频和照片后,不禁潸然泪下,连声称照片里的人就是自己的孩子。不多久,他们的亲子鉴定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当一个人得知养父母竟然是拐走自己的人贩子,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刘红涛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只是觉得,寻亲者有权利知道这些真相,具体怎么选择,还得看他们自己。

  “有时候我会想,自己究竟是在帮人寻亲,还是在拆散别人的家庭?”刘红涛说,“但更多的时候,我根本没时间想这些,因为需要寻亲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只能快一些,再快一些。”

  记者了解到,全国像刘红涛这样的志愿者不在少数,但他们深感个人力量太小,单打独斗难以发挥效能。于是在寻人路上,这些彼此不认识的热心人通过网络开始了共同的公益事业。

  借助互联网特性,寻人效率正逐年提高。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23日,头条寻人推送137620条寻人寻亲信息,累计帮助16059个家庭团聚,其中包括1371名未成年人(占8.53%),年纪最小的是仅3个月大的婴儿。

  和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相似,民间志愿者寻子公益网站“宝贝回家”在创办15年来,也已帮助3702人成功找到家人。“宝贝回家”网站创始人张宝艳表示,目前网站注册的志愿者已达36万人,大家平时从事不同的工作,根据个人情况,有的在寻亲群里提供帮助,有人进行宣传,有的则实地查访。

  除了线上寻找被拐卖儿童外,记者梳理信息发现,全国各地线下活动也在不断开展。今年6月3日,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举行“六一”防拐暨公益寻亲活动。250多个寻亲家庭来到现场交换信息、寻找线索。在填写儿子或女儿的名字时,很多爸爸妈妈久久无法下笔书写。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孩子的姓名,“我们还没来得及给宝宝起名字,他(她)就被人抱走了……”不少志愿者闻听此言不禁落泪。

  攻破多年积案

  公安干警不言弃

  多年来,在侦破拐卖儿童案件、查找失踪被拐儿童过程中,全国公安系统同心协力,上下一盘棋。但由于许多被拐儿童案件发生时间久远,再加上当时技术落后,所以十几年到几十年的积案并不少见。一位参与侦破此类案件的公安干警坦言,他心中常压着石头,每天都希望尽早破案,帮助孩子与家人团聚。

  1993年5月19日,湖南省耒阳市公安局大门口跑进一位神色焦急的年轻男子伍某。他大声呼喊:“我的孩子不见了!求求帮忙找找孩子!”

  接警后,民警随即展开调查。但由于伍某提供的信息极少,且遗失地点人员流动大,案件侦破陷入困局。办案民警没有放弃,一直全力查找,并采集了伍某夫妇的血样录入全国打拐信息系统。

  经过长期努力,2021年5月8日,伍某夫妻终于见到了失散28年的儿子。民警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们屡次梳理失踪、被拐人员信息库的数据,采集伍某夫妇血样入库比对复核。经过大量的信息筛查比对后,将伍某夫妇与福建厦门邱某成功比中。

  “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行为不仅要靠民警个人情感的付出和长期坚持,更要靠不断提升的科学技术和刑侦手段的加持。”耒阳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李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全国各地的公安系统都在积极完善父母寻找失踪被拐儿童信息,并组织技术比对核查、开展积案攻坚,全力推动DNA采集比对。

  据了解,有时找寻被拐卖儿童也会用到最简单的方式——人眼观察图片进行对比,但这种长期、大量观察图片的方式非常人所能忍受。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公安局星沙派出所民警王曙从2018年到2021年间,至少看了60000张人脸照片。

  长期做照片对比工作让王曙锻炼出了一双“火眼金睛”。2010年,一对在长沙务工的云南夫妇的双胞胎女婴被陌生人抱走一个。11年后,办案民警找到这对夫妇把双胞胎中另一个女孩的近照取来,并找到王曙,请其做人像技术比对。经过对比后,待选照片中的部分女孩引起王曙注意。

  但当年的女婴已经成长为12岁的小姑娘,很多特征都不太明显,如何在众多照片中快速准确寻到孩子?王曙凭借练就的“火眼金睛”以及多年经验,一举挑选出被拐卖的女婴。后来科学匹配及认亲的结果也证明了他的判断。“作为民警,同时也是一位父亲,我对拐卖儿童深恶痛绝。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长沙市的相关案件几乎已经绝迹。”他说。

  现在,对于王曙来说,“找人”已非本职工作,更非辖区内事务,但王曙仍把业余时间都用在这上面。他积极加入到公益寻人队伍中,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更多走失孩童和人群找到回家之路。

  规范健全法治体系

  保护未成年人成长

  2021年5月31日,北京市反拐宣传活动在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行。在现场,记者向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有关负责人了解到,公安机关已建立完善侦办拐卖儿童案件“一长三包”责任制、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全国打拐DNA系统等一系列相关机制、系统,并在今年初部署开展“团圆行动”,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查找改革开放以来失踪被拐儿童,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同时,公安机关会同国务院反拐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开展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彻底扭转了拐卖儿童犯罪多发态势。上述负责人介绍,反拐防拐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特别是2016年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线运行,开创了警民联手借助新媒体查找失踪儿童的生动实践。“希望广大群众一如既往地支持反拐工作,共同为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的安全保护义务作了规定,为打拐工作增添了又一层有力保障。同时,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公安部对旅馆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提出“五必须”要求:旅馆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必须查验入住未成年人身份,并如实登记报送相关信息;必须询问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并记录备查;必须询问同住人员身份关系等情况,并记录备查;必须加强安全巡查和访客管理,预防针对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必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可疑情况,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时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旅馆经营者应认真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义务和主体责任,如违反有关法定义务,将被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同时,希望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共同入住人、访客等给予更多理解和配合,其他入住旅客也应加强监督和提醒,共同构建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机制,共同防范和杜绝发生在旅馆的拐卖儿童或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