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全域党建·太原市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迎泽区:完善四项机制 助力城市治理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5月31日   第 25 版)

  太原市迎泽区晋商银行业委会成立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不懈抓好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旗帜鲜明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迎泽区着力完善“党建引领、工作下沉、快速响应、协同共治”四项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老城区持续焕发新活力。

  完善党建引领机制,

  强化政治保证

  太原市迎泽区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党的决策部署快速贯彻落实、把人民群众的诉求快速解决好。

  一是紧扣“有令必行、狠抓落实”,健全责任落实体系。该区及时调整充实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每月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调度会,为推进工作指明方向、定好步调;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强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研究制定《2020年全区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明确10方面32项具体任务,以项目化推动工作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是紧扣“四级联动、一贯到底”,健全组织运行体系。该区注重系统建设、整体建设,下好纵向联动、横向互动、上下贯通、齐抓共管“一盘棋”,构建“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联动体系;区、街道、社区三级层层建立党建协调委员会,以党建工作为纽带,紧紧把各类组织联结在一起;深化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兼职委员制,吸纳260名影响较大的驻地单位和新兴领域党组织负责人兼任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的兼职委员,其中派出所民警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93名;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区级党建协调委员会至少每半年召开1次,各街道、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至少每季度召开1次,研究解决居民关注的重大事项等涉及基层治理的问题。

  三是紧扣“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健全为民服务体系。该区聚焦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力打造“街镇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院落)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为民服务体系,实现基层党建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深度融合;全面铺开“全科网格”工作,招录201名专职网格员开展辖区矛盾纠纷调解、政策法规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优化提升全区90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功能,建成“城市15分钟党群服务圈”;组织职工之家、法律服务、司法调解等群团组织治理平台进驻党群服务中心,在社区开展公益慈善、纠纷调解、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把各种为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完善工作下沉机制,

  筑牢力量之基

  迎泽区坚持久久为功抓基层打基础,把更多的资源、服务、权限下沉到基层。

  一是力量下沉,促进干群关系密切。该区认真落实“基层减负”工作要求,探索实行“力量下沉、人随事转、部门联动”的干部下沉工程,按照就地、就近、便于对口帮扶等原则,将59个区直单位分成7组,分别包联7个街道(镇),配合街镇社区开展党建、维稳、创城等重点工作;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将垂直化层级管理转变为扁平化基层治理,在全区76条小街巷推行“一路一专班”综合治理机制,每个专班由街道分管领导作为街巷长负总责,包街片警、交警、执法中队、环卫公司、小巷管家等其他专班成员承担各自工作职责,做到综合治理“一盘棋”,解决层层传导弱化造成的各类问题,为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改革作出有益探索。全区目前巡查23965次,发现问题72411个,其中劝导解决的58622个、执法解决的1883个、整治解决的265个。

  二是服务下沉,促进干部作风转变。该区建立区直机关受理街镇社区事务联系人制度,不断拓宽服务民生渠道,做活服务群众文章;组织与街镇社区事务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56个区直机关分别确定一名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班子成员担任街镇社区事务的联系人,并将联系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微信号和本单位可受理事项等内容编印成册,下发至街镇社区,确保街镇社区遇到民生问题有专人咨询,遇到困难有专人帮助办理,累计协调办理基层事务7265件,办结6824件,办结率94%;对于居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代表、驻地单位(商户)代表组成六方协商议事平台,构建“一核多元”共治模式;按照民主集中方式,通过平等协商,有效解决一大批小区内私搭乱建、老旧小区电梯更换、小区停车纠纷等问题。

  三是权限下沉,促进基层发展稳定。该区聚焦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赋予街道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任免征得同意权等六项权力;将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执法队伍的组织关系转到街道党工委,进一步强化了街道党工委对执法队伍的领导;按照“三倾斜一下沉”要求,将派驻街镇的8个站所实行属地管理,充实了街镇人员力量;进一步整合优化街镇事业机构,设立“两中心一站”(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站),将各街镇副科级事业单位领导职数增加到21名,解决基层事业人员职务晋升问题;通过减上补下,调整充实街道事业编制,目前全区各街镇的事业编制已达42名,提前完成了市委编办关于编制倾斜的改革任务,形成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用、钱往基层花、劲往基层使的良好局面。

  完善快速响应机制,

  汇聚动力之源

  迎泽区坚持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努力在第一时间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一是突出流程闭环,确保快接快办。该区建立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统一考核工作制度,进一步压缩时限、优化流程,实现新办企业1个工作日内办结;多维度重组审批服务事项,从群众和企业办事角度来界定“一件事情”,按照一次告知、一次联办、一次办好的要求,对改革后划转到审批局的事项,编制迎泽区政务服务中心“一件事一次办”目录清单37项;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要求,全力推动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形成“一事一图一告知”的规范运行标准,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

  二是聚焦打通壁垒,推进一网统管。该区在政务服务方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优化窗口布局,设立了市场服务、社会事务、工程建设/投资项目三大平台,将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整合,开设29个窗口,实现了分类“一窗通办”。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该区将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事项整合到线上“一个平台”和线下“一个窗口”办理,运用“迎泽区新办企业统一受理平台”,接待2585人办理新办企业相关事项,办结239件。

  三是坚持科技赋能,实现智慧运行。该区积极拓展党建服务阵地,开发“迎泽区‘互联网+党建’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系统”,将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等内容整合在一起,设立了基层党建、事项反映、民事代办等13个版块。其中,民事代办涉及27个政府部门、300个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所需材料等内容。让居民群众可以随时通过手机APP,直接反映所求、所盼、所愿。自上线以来,共受理居民群众反映的事项367220余件,群众满意度高达99.98%。同时,打破传统党建“限时、限地、限人”束缚,引导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党建动态、学习政策理论;在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动下,1万余名党员群众参与志愿活动780余次,认领完成550余个困难党员群众的“微心愿”。

  完善协同共治机制,

  彰显实践之效

  迎泽区着力健全党建引领下多方参与的协同共治机制,凝聚起城市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一是让党员干部当好响应先锋。该区积极倡导“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763名网格长,90名第一书记和街巷长,6218名在职党员,338名党代表,258名“小巷管家”深入社区一线,由被动解决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解决问题,采用“三进一巡,四问四看”工作法,进家庭、进楼院、进单位、巡街巷,上门服务居民17600余次,排查安全隐患234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2200余次,推动深入群众常态长效开展。同时,为助力创城,该区建立“志善迎泽·公益一小时”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在职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比率达到80%,人均服务时间达到20小时以上。全区67支机关单位志愿服务队,下沉90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起志愿服务活动近8300余次,覆盖人群10万余人次。

  二是让民主协商激发治理活力。该区为了解决无物业小区治理难题,各街镇和住建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发动无物业小区成立业委会,严格规范业委会组建(换届)选举工作程序。明确要求业委会在成立时,保证有1名党员进入业委会队伍,目前已在无物业小区成立44个业委会,8个业委会党支部。各业委会党支部在小区日常管理中广泛听取业主意见建议,支持和监督业委会依法依规行使职权,维护业主合法权益。同时,在街镇、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小区环境治理、志愿服务活动170余次。

  三是让各界力量参与多元共治。该区大力实施《关于在城市社区区域化党建中推行“五约”工作法的实施意见》,按照商约、签约、亮约、履约、评约五个工作步骤,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优势。各街道社区与驻地单位、企业签订共建协议,确定380多个共享项目,涵盖场所开放、抢险救灾、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方面。该区引进了“爱照护”“易照护”“福寿和”等专业养老机构承接社区服务,构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采取志愿服务的方式在社区推广“阳光四点半”“女儿团”“党建微帮站”“唠嗑队”等志愿团队,解决了居民群众家里最发愁的事,居民群众为基层党组织由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