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全域党建·太原市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小店区:

“选育管用” 构建社区工作者队伍全链条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5月31日   第 24 版)

  太原市小店区亲贤社区开展手绘亲子活动。

  近年来,随着城市基层党建的深入发展,社区治理功能的日益完善,对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能力、职业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为适应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太原市小店区坚持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全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从“选、育、管、用”入手,以提升社区工作者治理能力为主线,在规范选聘程序、优化队伍结构、提升待遇保障、强化岗位培养、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精挑细选的选拔录用机制、层次多维的教育培养机制、统一规范的日常管理机制、公开透明的激励奖惩机制,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专业规范、勤勉尽责的城市基层骨干队伍,为推进山西转型发展创新、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坚持精选为先

  推动扩源提质

  太原市小店区选优配强社区“两委”干部队伍,严格人选标准,坚持高线选人,把牢底线要求,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治理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员进入社区“两委”班子,吸纳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从源头上解决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问题。小店区现有社区工作者1346人,其中,社区党组织成员480人,社区居委会成员561人,书记、主任“一肩挑”92人,专职社工305人。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39岁,其中,30周岁以下210人,占比15.6%;30周岁至59周岁1093人,占比81.2%。社区工作者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000人,占比74%,其中,研究生学历33人,占比2.5%;全日制本科466人,占比34.6%。

  小店区为加强社区后备人才储备,以街道为单位,按照“1个社区3名后备干部”的标准,全面摸排本辖区内社区工作人才(例如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矛盾调解员等),建立区、街两级社区后备人才数据库;积极与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驻地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储备一批高校社会工作、社会学、社会保障、法学等专业的大学生,以及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社会人员等人才;同时注重从年纪轻、能力强、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的社区工作者中选拔培养一批社区“两委”主干;聘请热心社区工作、已退休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发挥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传帮带作用,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

  突出系统培养

  提升治理能力

  小店区以提升社区工作者治理能力为主线,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建立“全科社工”培养机制,逐步构建区级示范、街乡兜底的培训体系。

  实施社区工作者全科业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初任培训、岗位培训和专项培训。小店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组织开展“领头雁”“全科社工”示范培训,各街乡组织开展社区工作者兜底集中轮训,确保每名社区工作者熟练掌握社区所承担的党务、政务、社会服务等工作事项,实现社区工作者从“专人专岗”向“全能全岗”转变,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优化社区工作者培训内容。小店区按照“接地气、有实效”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重点对社区党建、社会救助、社区矫正、纠纷调解、计划生育、为(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培育等进行专业培训,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小店区还探索编制了符合社区工作者需求、统一规范的全科业务实操手册。

  建立社区工作者培训资源库。小店区依托太原城市基层治理实训基地,按照“一社一品”,充分挖掘全区优秀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典型案例等资源,不断探索和总结城市基层治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健全社区工作者培训资源库,着力打造“1+N”现场教学体系。小店区还积极与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委党校、太原市委党校以及有社区工作经验的社会组织等单位对接,一方面为高校师生提供社区实践基地,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另一方面引进高校优质师资力量,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此外,小店区还创新培养机制,探索委托培养模式,对现有社区工作者进行专项培训。

  逐步推行全员持证上岗。小店区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对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进行考前培训,提供专业辅导,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持证人员比例,逐步实现全员持证上岗,提升专业能力。截至目前,全区取得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达300人。

  健全严管机制

  强化日常管理

  落实联审制度。小店区坚持“凡进必审”,严把资格审查关,明确“十四种情形”不得当选负面清单,按照“街道初审、区级联审”的方式,组织、纪检监察、民政、政法、公检法司等11个部门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资格审查,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拒之门外。2018年以来,全区先后对社区“两委”干部进行5轮资格联审,重点对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是否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进行审查,共清理11名受过刑事处罚的原“两委”成员。

  健全社区工作者档案。小店区建立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库,形成动态管理机制。社区党组织书记档案由区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其他社区工作者档案由区民政局梳理规范后,统一委托区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

  强化待遇保障。小店区建立“三岗四十级”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全区实行“岗位报酬+薪级报酬+绩效报酬”的动态调整模式,社区“两委”主干、副职、委员及专职社工分别参照乡镇事业单位正科、副科、科员标准确定岗位报酬,薪级报酬根据工作年限等逐年递增。经调整后,社区“两委”主干薪酬可达5195元/月,副书记、副主任可达4885元/月,委员及专职社工可达4568元/月。同时,小店区为社区工作者办理“五险一金”,解除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后顾之忧。

  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小店区优化服务模式,细化请销假制度、考勤制度、服务制度、限时办结、工作纪实等相关制度,实现各项工作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全面推行“百通岗受理、全科式服务”工作模式,设置“百通岗”一站式服务窗口和“全科社工AB岗”;减少坐班人员,一站式服务窗口留2—4人值守,将“解放”出的社区工作者全部下沉到网格,强化居民群众走访力度,深入居民了解社情民意,做好民情日志,开展上门服务。

  强化激励奖惩

  树立鲜明导向

  完善考核体系。小店区制定《社区党组织书记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等制度,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群众评议和组织考评相结合。全区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加大群众评价权重,把熟悉群众程度、服务群众项目、动员群众能力作为主要考核要素,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绩效奖惩、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

  畅通内部晋升路径。小店区建立社区“两委”委员、专职社工—社区“两委”副职—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的成长链条,规范社区工作者内部上升渠道。

  拓宽社区工作者发展空间。2019年,小店区选拔1名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街道党工委班子。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

  增强社区工作者政治荣誉,有效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2021年,小店区以区、乡两级换届为契机,积极推荐85名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其中区人大代表20名、区党代表59名、区政协委员6名。

  开展优秀社区工作者评比表彰。小店区每两年综合评比一批“优秀社区工作者”,并给予专项表彰,在全区社区范围内形成知先进、学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完善落实退出机制。小店区按照《太原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退出情形,结合区情实际,在退出年龄、退出程序、退出情形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并结合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畅通出口。特别是针对社区“两委”主干,小店区认真开展社区“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重点关注工作处于“中间”状态、“守摊子”心态明显的“两委”主干,对长期任职但工作业绩不突出的、治理能力不强的主干,及时予以调整撤换。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小店区通过逐步完善社区工作者体制机制,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从一专多能、被动服务、单一服务向全科服务、主动服务、综合服务转变,不断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