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全域党建·池州市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5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东至县:

升级社区治理模式 构建共治共享格局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5月17日   第 25 版)

  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老街社区开展老年居民特色活动。

  近年来,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将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织密组织网格、抓实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创新载体品牌,打造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升级版”。

  织密网格聚资源

  让社区治理更有势

  东至县始终坚持将党建贯穿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以组织建设为突破口,织密到边到沿的组织网格,构建网格化治理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城市基层治理“铸魂赋能”。

  上下联动“一盘棋”。该县将社区治理作为城市基层党建“一号工程”,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县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重点乡镇社区调研指导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50余件。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领导,制定《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办法》,建立重点任务清单及分工,建立工作联系点制度,县委常委各自联系1个城市社区,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实施、资源配置,定期开展述职点评、专项督导、督促落实。开展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提升行动,强化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围绕基层治理难题,推动基层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过硬,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强化政治功能,提升基本条件保障,将全县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

  体系健全“一条线”。该县构建“县委-乡镇党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体系,借助疫情防控经验,全县划分网格477个,设立网格员157名、楼栋长660名,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网格,把党小组设在楼栋单元,将党建触角延伸到城市基层的每个角落。

  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赋予社区更多经费使用自主权,提高统筹使用效率。东至县加大对社区工作支持和资源保障力度,构建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补助、社会支持、社区补充的投入机制,对标落实社区工作经费、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强化阵地保障,织密党建服务网,高标准建设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通过科学规划布点、提升建设标准、规范功能布局、常态开展活动等措施,提升阵地建设水平,有效发挥集聚效应。

  共驻共建“一家亲”。该县做实社区“大党委”,促进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推动组织联建、稳定联保、党员联管、活动联办,将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城市社区治理优势。打造小区“治理共同体”,构建“1+2+N”党建责任体系,“1”即社区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小区各自特点针对性提供服务;“2”即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两个重要载体,由小区党支部居中统筹协调两者关系,并对其日常运行把关定向;“N”即吸收小区在职、退休、流动党员加入,联合小区周边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打破区域壁垒和条块分割,搭建便捷议事平台,共同参与小区治理。

  抓实队伍壮力量

  让社区治理更有力

  东至县建强用好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推动服务和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

  “领头雁”作用强发挥。该县发挥社区党组织书记作用,统筹协调下沉干部、志愿服务队、民警等力量,形成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合力;创新开展“学校、社会组织+社区”模式,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基本技能培训530余次,推动社会优秀资源和精干力量常态化沉入社区开展入户信息采集、生命急救知识、突发事件应对等各类技能培训,全力提升社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深化“进网格、访民情”活动,深入一线、深入居民解决实际问题3600余件,切实增强实践能力和服务能力。

  “生力军”力量高集聚。该县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将社区工作者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年度培训计划,每年培训360余人次;指导配备专职副书记,充实社区党务力量。出台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实行“一人一档案”,完成120余名社区工作者备案;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按照不低于本地事业单位管理岗对应等级职员工资标准,落实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并建立相应增长机制。截至目前,30余名社区干部(含网格员)考取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

  “好帮手”服务暖人心。该县将社会专业力量融入志愿服务队伍,发挥医生、教师、大学生等群体优势,打造个性化、专业化服务队伍。尧渡镇秋浦社区构建社区志愿者组织体系,打造社区党员志愿者队18支,队长均由社区“两委”班子担任,为居民量身定制“便民服务联系卡”,涵盖辖区便民店铺50家,提供专业服务70余项。尧渡镇老街社区依托社区“城市生活e站”,实行地缘、趣缘、业缘“三缘模式”,创建党建特色服务体系,组建120余人的固定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并健全志愿者档案,签订志愿者合同,对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志愿者落实评优制度。

  强化机制促融合

  让社区治理更有效

  东至县建立健全多元参与共治机制,通过联席会议、项目认领等,吸纳驻区单位、社会公益组织等,依托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党的活动,破“壁垒”、强治理、促融合,形成强大合力。

  推行“双向服务”。该县依托社区大党委,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社区党组织分别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双向服务协议书,通过契约形式固化双方互助关系。驻区单位党组织自觉接受社区“大党委”的指导与协调,积极参与辖区公益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乡镇、社区定期了解驻区单位实际需求,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抓好环境整治等,积极帮助解决困难,实现互助共帮良性循环。全面推行“双报到”工作,深化结对共建,建立单位联系包保社区、小区制度,组织23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职工、80余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区报到,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试点“红色物业”。该县将物业服务管理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试点“红色物业”,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党建工作植入物业小区,推动形成社会调解、党员先锋作用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开展“红色物业”双覆盖攻坚行动,摸排各类住宅小区290个,实施物业管理小区97个,选派党建指导员40名,聘请党务工作者15名,健全物业行业党的组织体系,推进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两个覆盖”。开展“红色物业”创建活动,选树培育党组织引领力强、行业带动力强、社会影响力强的“红色物业”3家,将战斗堡垒直接建立于居民小区、群众之中。

  开展“项目认领”。该县将服务社区、服务居民、服务党员作为区域化党建的重要内容,结合驻区单位实际,围绕民生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梳理形成服务项目,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志愿认领,积极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服务模式,打造志愿服务队伍120余支,广泛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断增强基层服务力量,做深做细群众工作。近年来,乡镇、社区与驻区单位开展下岗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综治联防、文明创建等常态化共建项目150余个,每年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

  搭建载体创品牌 

  让社区治理更有色

  聚焦社区治理这篇大文章,池州市东至县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目标,树牢服务意识,以“一社一品”为抓手,大力推进共治共建共管,打造社区党建特色品牌,做到精准服务群众零距离,让社区成为更有幸福感、归属感的家园。

  突出亮点特色,深化品牌内涵。该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城市社区党组织按照“重实效、创特色、促服务”要求,列出党建品牌清单,对社区党建品牌的名称、创建内涵、工作内容、服务成效等进行反复酝酿和评估,通过召开党群议事会、业主委员会等,充分征求辖区党员群众意见建议。东至县大渡口镇大公馆社区把准居民表达需求途径少以及政策知晓率低、参与率低等难题,设计社区“四员”(采集员、信息员、联络员、帮扶员)精准模式,打开社区治理新局面,力争精准解决群众需求,促进社会稳定,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实行项目管理,强化跟踪调度。该县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要求,以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牵引,健全“书记抓、抓书记”机制,将项目管理机制融入社区党建品牌创建过程,统一建立“一社一品”党建项目名录和备案管理台帐,细化品牌推进落实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配强工作力量,建立“三个一”机制,指导乡镇党委派驻一名党建品牌创建指导员、驻点一支社区服务工作组、设计一套帮扶创建方案,动态了解掌握项目创建全过程,帮助城市社区解决创建活动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360余个,有力提升党建品牌项目运作水平。东至县东流镇东流社区老龄居民较多,镇派党建指导员牵头成立包含文化、卫健、工青妇等部门成员在内的社区服务工作组20人,以“党建+社区服务”为载体,指导搭建党员志愿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3大平台,推动服务型、功能型、康养型社区建设,探索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

  树牢目标导向,确保创建实效。该县定期晒出社区党建品牌创建进度,实时动态指导解决问题;实行一周一交流、一月一推进、一季一观摩,近两年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赴先发地区学习先进经验50余人次,召开专题交流会18次、观摩评比15次;深化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建立共联共建协商机制,联合驻区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商党建品牌事宜,凝聚工作合力。尧渡镇党委为社区党建品牌赋予意义和价值,积极开展推介大赛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推荐形式,让辖区居民从党建品牌创建和工作推进中受益,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近两年,结合池州市城市社区十大党建品牌评选,东至县积极选送12个社区党建品牌参与评选,获得各类奖项7个,尧渡镇尧舜社区成功入选第三批城市基层党建省级示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