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城市党建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5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创优“最美一公里”服务群众零距离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郭文治 孟航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5月03日   第 21 版)

  莆田市荔城区阔口社区老年居民在“党建+”邻里中心进行书画创作。

  莆田市荔城区玉湖新城“党建+”邻里中心邀请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为党员群众讲党史。

  2020年以来,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工作“三个如何”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近邻”党建理念,采取“1+6+X”模式,建成3个五星级、2个四星级“党建+”社区邻里中心,构建开放、集约、共享的“一刻钟”服务圈,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全方位服务,实现了社会治理服务和居民幸福指数的同步提升。

  党建引领科学规划凸显“邻”意

  荔城区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整合辖区各类优势资源,多方联动共同推进社区邻里中心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成立由区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定期调度、督查,强化26个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压紧压实街道主体责任,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上下联动、纵向贯通的近邻组织体系,成立121个小区党支部,畅通基层党建“神经末梢”脉络,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高效运作。

  

  突出问需于民。积极引导小区居民参与自治、议事、评价、监督等,在邻里中心启动建设前,通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入户走访调研等形式,深入了解居民的服务需求,广泛听取居民关于场地建设、功能布局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梳理形成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真正做到居民有所盼、组织有回应。

  

  注重因地制宜。根据试点社区实际情况,整合现有公共设施、服务空间、活动阵地、闲置场所等,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保障场地建设。对于新建楼盘多、服务配套设施较少的玉湖新城,荔城区按照办公场所趋零化、社会服务最大化的目标,利用张镇村原规划村部办公用房,整合片区公共资源成立党建联盟,重点打造便民利民“一站式”服务平台,成为全市首个跨村居的“党建+”邻里中心;对于条件成熟、人员密集的小区,如拱辰街道辰门兜小区,将小而精的社区邻里中心嵌入小区内,着眼居民日常急需的服务项目,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对于周边配套较为成熟的阔口社区,盘活闲置资源,着力完善生活功能配套,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全、更优的服务。阔口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位于桥东小区,服务范围覆盖3个社区、6个网格、2.8万居民。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730人,包括失能老年人17人、低保特困老年人11人。该中心引进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逸百家运营管理,建成五星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设置各类型床位15张;精心划分了阅读书画、理疗康复、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生活配套等多个空间,集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健康管理、老年大学社区课堂等功能为一体。

  优化运营暖心服务贴近“邻”心

  荔城区始终坚持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为居民提供常态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

  

  公益性主导。坚持邻里中心公益属性,采取“1+6+X”创建模式,即坚持党建引领主线,完善社区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6项服务功能,结合社区实际和群众需求拓展X项功能,持续优化服务供给。对于居民日常需要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便民审批等服务,发挥职能部门优势,结对共建,主动领办。如荔城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邀请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选派全科医生、专家名医下沉坐诊;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邀请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一带一”帮扶,落实社区干部坐班值班制,推行错时预约、上门服务等,实现邻里中心“一门式办理”,阔口邻里中心推行的“事有所办”12345服务模式,获得全市推广。镇海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便民服务大厅配备15名专职工作人员,集中进驻办公,大厅设有1个咨询台、2个便民台,在自助区还安装有4台政务服务自助机,实现办公场所趋零化、社会服务最大化。为全面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服务体系,荔城区深入推进“自己‘批’网上办”服务模式,目前多项公共服务事项审批权限下放到社区,纳入了邻里中心“一站式办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服务事项。

  

  市场化融合。遵循企业微利、政府兜底、群众受益的原则,创新社区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公益性扶持等方式,分类引进社工组织、专业服务机构进驻邻里中心,通过居民点单,提供零收费公益服务、零差价基础服务、低收益特色服务,保证企业自身良性运转,确保长效运营,让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质优价廉”的服务。去年以来,在各级业务主管单位指导下,引进逸百家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川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8家专业服务机构,确保社区服务常态化、精细化、便利化。同时,积极推进社区莆阳文化驿站纳入总分馆体系,设置莆阳书房等功能区,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图书通借通还。如濠浦社区“党建+”邻里中心的“莆阳文化驿站”区域面积比较大,涵盖了阅读休闲、文创、藏书、培训等多种功能,为居民提供离家近的“袖珍图书馆”,真正实现家门口借书、看书、还书。荔城区努力在公益性和市场化之间达到一种平衡,让中老年人可以在这里阅读休闲,年轻人可以在水吧、文创空间开展社交活动,功能层次更加丰富。

  

  智能化助力。加快智慧小区建设,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进“多中心合一”改革,将群众常用的服务终端前移至社区邻里中心,依托望岳科技等互联网企业,打造“葫芦π”、靠莆生活等线上平台,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购物、家政等优质服务,加强与党员群众的互动交流,通过“线上+线下+社群”的模式,各邻里中心为居民提供便民办事服务5023人次。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拉近“邻”情

  城市治理不能只靠党政部门唱“独角戏”,关键在于凝聚社会和居民的合力。荔城区坚持资源力量下沉,形成共驻、共建、共享的治理共同体。

  

  推动资源共建共享。推动驻区单位、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社区服务,充分发挥驻区单位专业、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共建,统筹区教育、卫健、妇联等单位,推动“小太阳”学校、党群服务站等共建项目落地实施,建立完善邻里纠纷联合调解、新冠疫情联合防控等区域协同机制。阔口邻里中心建设以来,共与市、区等多家机关单位联合开展社区“邻里文化节”及系列惠民活动30多场次,吸引3200多名居民参与,得到居民的广泛好评。

  

  激励党员服务践诺。建立机关单位结对帮扶社区党组织机制,组织开展“党员进社区、服务进邻里”活动,整合小区教师、医生、律师、军人等先锋党员力量,组建48支教育医疗、扶贫帮困、法律咨询等专业型党员服务队,培育夕阳红调解室等微自治组织,推行党员志愿服务登记卡、联系卡、承诺单,引导3000多名机关在职党员积极参与进社区为民服务,认领服务岗位2897个,服务居民9865人次,及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邻里中心还设立了5个网格党支部,每个网格配备1名党支部书记,2名支部委员和若干个党小组,服务网格内居民。镇海社区党委为了选定更好的服务项目,5个网格党支部各负其责,通过入户走访、座谈等形式充分收集居民需求意见。广大居民积极配合,认真提出意见建议。社区党员志愿者根据群众需求,找相应的专业机构提供相关服务,完成了从“我们提供什么群众接受什么”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的转变,在社区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促进邻里互帮互助。注重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把居民参与贯穿邻里中心建设、运营全过程,摸排社区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工作者、热心公益者等能人资源,建立“社区民星”人才库,精心打造邻里会客厅、党群活动室、睦邻之家、连心厅、邻里憩园等区域,创设“居民微心愿”“邻里课堂”“爱心超市”“爱心早餐”“四点半学校”等载体,积极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专业服务,提升小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启动运行“时间银行”公益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社区居民可通过“时间银行”平台进行“点单”发起志愿服务需求,志愿者通过平台“接单”报名提供服务,就近参与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扶贫帮困等积攒“福分”,推动全区公益服务和社会需求高效对接,构建荔城生活“幸福圈”。

  

  荔城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聚民心、以真抓促落实,持续抓好建设提升,推动中心城区邻里中心全覆盖,开展乡村、园区邻里中心试点建设,多领域打造布局优、功能全、品质高、有温度、有内涵、有特色的邻里中心,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老百姓感受家门口的温暖。(图片由莆田市荔城区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