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城市党建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5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党建引领“洪城红” 英雄之城显担当

■江西省南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李镇发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5月03日   第 17 版)

  南昌市青云谱区举办“益心向党”红色创投暨“阳光驿道”微公益项目众筹会。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南昌市红谷滩区公开选聘社区工作者笔试考场外,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咨询服务。

  南昌高新区艾溪湖湿地公园“红色驿站”为游客提供便捷化、精准化服务。

  南昌市红谷滩区城市景观。

  江西省南昌市又称“洪城”,是中国人民军队的摇篮和中国改革开放思想的摇篮。信念坚定、听党指挥、敢为人先是这座英雄城市的鲜明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昌市作为红色江西的省会,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基层治理重要指示要求,积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全面推进创新之城、实力之城、山水之城、文化之城、英雄之城建设,并将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巩固党的城市执政基础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其中。近年来,南昌市委对标江西省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下简称“三化”建设)要求,聚焦“三化六好”目标,大力实施城市基层党建“洪城红”行动,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进一步增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彰显省会担当,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名城、生态都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强化系统思维

  变单兵作战为协同共治

  城市基层党建涉及多领域多层级多部门,是一项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着力强化“一盘棋”思维,改变以往各部门单兵作战、各自为战的工作惯性,强化系统思维,解决好工作中的左右不融、上下不通问题,切实增强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着力形成条块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横向抓联动。着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和行业系统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实施“洪城红”城市基层党建攻坚行动,统筹组织、编制、政法、发改、财政、民政、城管、房管等部门,全面推进街道社区体制改革等五大系列攻坚战。2020年,全市聚焦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街道社区赋权增效、党建经费保障使用等重点任务,出台了城市基层党建十项系列文件,实现了各部门之间政策有效衔接、任务分工明确、工作同频共振,确保制度机制发挥最大的治理效能。今年,市级统筹组织、发改、财政、城管、民政、房管等八部门联合启动了全市社区活动场所提质攻坚行动,计划利用半年时间,有效整合省市县行政资源、行业系统资源和市场资源等,采取“补、建、合、拨、购、租”多种措施,实现全市207个活动场所面积不达标、位置不集中、功能不健全的社区提档升级,再次体现了多部门联动的整体效应。

  纵向抓贯通。建立健全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责任落实体系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改革任务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我们着力在贯通市、县区、街镇、社区四级工作责任体系上下功夫,建立了城市基层党建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做到重要政策书记审,重大改革书记议,重点难点书记推。市级四套班子成员带头建立党支部联系点,定期联系指导,带动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党支部联系点3389个,实现了市县乡三级班子全覆盖和各个领域全覆盖。在全市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中,各级党组织书记纷纷领衔“一号工程”,领题打造了299个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示范点,促使县区、街镇、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紧紧拧在一起,形成了以上带下、纵向互动、一贯到底、强劲有力的“动力主轴”。市委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巡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责任抓紧压实。

  区域抓示范。立足南昌的城市基础条件和文化内涵,分别依托赣江、抚河形成的两岸风景线,在公园、风光带、沿江街道等开放地带融入党建元素和服务载体,布局“红色地带”;以地铁口为中心,通过区域互联互动、共建共享等方式构建党建圈,形成“红色大道”;紧抓卫生、教育、商贸等行业和街区、园区等区域,突显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增添“红色点阵”。目前,全市共培育打造100多个可推广、有实效、能辐射的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区(单位)和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城市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主动融入城市基层党建,逐步构建了地铁沿线“红圈”、一江两岸“红带”、行业领域“红点”的“洪城红”城市基层党建示范格局,让“红色”闪亮洪城。

  树牢基层导向

  变交事压责为赋权减负

  做强街道、做实社区是强化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目标。街道社区承担着大量的城市治理任务,却没有足够的能力统筹辖区各类组织、整合各种资源,难以聚集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的合力。在城市基层党建实践中,我们紧抓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这一切入点,着力解决权责不匹配的问题,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让街道社区有能力统筹协调、有资源服务群众。

  为街道赋能增强统筹力。改革的核心在于强化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我们突出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统筹优化和综合设置街道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以管理城市社区为主的街道内设机构控制在5个以内,进一步构建简约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资源下沉,在街道统一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任务,赋予街道党工委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任免征得同意权、区域内规划参与权、公共事务综合管理权、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基层综合执法案件协调协作权等多项权力,街道能够直接承办的事项由20项增加到了70项,让街道党工委更加有权力、有能力整合职能部门力量,统筹基层治理和服务;对于未设立街道的4个县区,通过设立城市社区管理委员会,对社区实行统一管理,构建了县区、城市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三级领导体系,进一步理顺了县城社区管理体制。

  为社区减负增强执行力。为了让社区有更多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我们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改革思路,出台《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社区依法履行职责事项14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45项、出具证明事项20项,并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未经批准的事项一律不得交由社区落实;规范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中整治基层“挂牌乱象”,对外只悬挂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三块标牌,按照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面积最大化原则优化设置“8+N”功能布局,做到外墙清爽、内部整洁、简朴实用,真正让工作制度从墙上落到地上;精减社区考核评比项目,每年只对社区开展一次综合考评,并取消了对社区的“一票否决”事项,目前我们正在着力制定《南昌市村(社区)综合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对社区进行更加精准的“一揽子”考核,让社区把更多精力用在服务居民群众和抓好工作落实中。

  为基层提标增强吸引力。为确保基层有人有权有物为群众服务,2020年,我们将全市城区社区工作和服务群众经费提高到平均33万元,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了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制度,实行“基础工资+绩效工资”“三岗十八级”的薪酬模式,社区“两委”正职平均工资水平按照副科级领导干部工资水平(基本工资和规范津贴补贴)确定,2020年社区干部工资平均增长1.7万元。拓宽社区干部成长渠道,2020年全市共有12名社区书记、主任招录为街道领导干部,19名社区书记、主任考录为事业编制人员。全市2020年共招录社区工作者497名,报名总人数10079人,社区干部成为有吸引力、有奔头的就业选择。2021年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一大批年轻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与换届前比,社区书记平均年龄下降4.28岁,35岁以下社区书记增加43.09%,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区书记增加14.72%;社区党组织班子中35岁以下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分别增加61.20%、33.72%,社区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增强融合意识 变单位自转为区域公转

  城市基层党建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党建之间是“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构建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体系是“大系统”和“子系统”沟通互动的纽带。过去一段时期,城市区域内的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在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过程中,往往各管一块,劲没往一处使。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以开放融合思维,拧紧各类城市基层组织的纽带关系,整合街道、街区、商圈、楼宇等区域内的要素资源,增强区域整体功能,构建起了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大系统”。

  做实“主阵地”。城市基层服务场所是党组织开展党内活动的阵地、联系服务群众的窗口、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是全面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的基础保障。近年来,南昌市依托街道、社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620个,每年以街道社区数的20%比例进行提档升级。在园区、楼宇、商圈、市场和较大的企业,建设功能聚集、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37个,打造了绿地中心、汇海国际和煌上煌等一批楼宇(企业)党群服务中心。我们推进全市“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两年来投入资金近6亿元,建设了192个以社区为单元,以党建为统领,配套教育、医疗、养老、商业、文体5类服务业态及快递物业、热敏灸等若干特色衍生业态的邻里中心,让群众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都能在“15分钟生活圈”内解决。对社区服务难以覆盖的盲区,我们统筹城管、市政、园林、交管、商务、文化旅游等城市服务部门资源,在城市主干道、广场公园、商场商圈、景区景点、服务站点、文体场馆等人流量大的区域建设了243个集党建宣传、服务群众、文明引导于一体的“红色驿站”,提供咨询引导、休憩寄存、加水充电、阅读观影等便民服务,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做大“朋友圈”。我们以党组织为纽带,通过凝聚基层组织、健全工作机制、激活社会力量,延长党组织的“手臂”;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构建5个以内结对共建单位、若干驻区单位、若干在职党员的“5+X+Y”的组团式共建体系,推动社区与相关单位建立了需求、资源、服务、责任四项清单,让“朋友圈”沟通更精准、联系更紧密。目前,省市区三级88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建立了结对共建关系,1700多个各类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共建,2万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我们在规模较大的专业市场、商业街区、商务楼宇,以地缘、业缘、趣缘为基础,组建党建联盟、党建综合体、党建共同体、党建街区等100余个,实现组织优势、服务功能的最大化。青云谱区警民路商圈综合党委等一批党建综合体广泛凝聚周边的社区、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建立定期会晤、项目联姻、资源共享、协商共治等机制,实现了从“务虚共建”到“务实共赢”的转变。在引领社会组织参与治理上,我们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市级层面健全了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机制,每年都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培育社会组织发展项目,打造了“时间银行”“小桔灯”“益心向党”红色创投等一批受居民欢迎的优质服务项目。

  做优“微心愿”。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基层党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最关心、关切和期盼的事情入手,通过党组织领衔、党员领跑,开展各类服务。我们坚持具有南昌特色的领导干部“民情家访”,组织市区街三级领导干部开展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主动家访、定期回访,在卫生环境、交通出行、社区治安等方面切实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聚焦居民生活需求,建立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三类清单共70余项服务事项,采取居民点单、社区审单、组织或个人领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广泛汇集居民的“微心愿”,通过单位共建活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社会志愿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一对一认领个性化的“微心愿”,提供针对性的“微服务”,办好群众关心的“微实事”,让居民群众深切感受城市治理的温度;深化基层协商民主,全市社区全部成立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民情理事会,建立了“议题收集、协商形式、议事规则、执行监督”等工作机制,形成了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良性善治,有效解决了“僵尸车”“噪音扰民”等城市管理的难题。面对居民广泛关注的物业服务“关键小事”,全市大力推进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在社区全面建立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居民理事会、物业服务企业“五位一体”议事协调机制,形成了组织引领、多方互联、民主共商、协同共进的治理服务模式,涌现出“红色物业”“红色管家”等各类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品牌。

  实践证明,城市基层党建的整体效应在市域治理中得到充分彰显。在全市疫情防控、文明城复牌、城市建管等市域治理重大任务和中心工作中,形成了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城市居民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英雄城南昌呈现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生动局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昌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城市基层党建要求,坚持党建引领,突出人民至上理念,强化开放融合思维,不断增强城市基层党建的整体效应,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在推进“五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名城、生态都市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图片由南昌市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