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4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要多维度展现人文温度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4月19日   第 02 版)

  晋江会馆将变身为林海音文学展示中心,梨园公会将用于建设京剧艺术交流传播及孵化中心,西单饭店旧址将打造成为多功能复合型文化艺术空间,聚顺和栈南货老店则会成为糖果主题阅读+糖果体验空间……既要发挥文物的社会价值,又希望实现可持续性收益,随着北京市西城区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招标结果落地,标志着探索全新的文物活化利用路径迈出了积极一步。

  

  无独有偶,拥有“万国建筑博览”美誉的上海在历史建筑保护中,通过多样文化艺术、旅游参观、技术传播手段,丰富阅读内容,打造智慧导览,让更多的历史文化建筑“能读”“能听”“能看”,让更多人透过一处处独具美感的历史建筑、一栋栋嵌入人民生活的文化地标感受上海乃至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进步史与创新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遗产以及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无疑是城市历史变迁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一座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内涵和特色。

  

  当下,虽然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一些地方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仅仅注重对物质和有形实体的保护利用,轻视了对文化遗产中文化基因的研究和提炼,更忽略了将这些文化基因融入现代城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面对社会各界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的争论,尤其是如何形成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良性循环?如何在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中寻找平衡?如何让文化遗产具有“活”的灵魂?崇敬之心和科学思维一个都不能少。

  

  一方面,城市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文化传播的场所、介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们回到某一历史时刻,而是要通过保护和利用,联接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为人们带来更高品质、更有人性温度的享受。另一方面,文化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提高文化竞争力就是要保护好地方的文化遗产。但若保而不用,很可能加速文化遗产的老化和衰败。既重其表,也重其里,赋予文化遗产以新生,构筑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评价体系,才能增强保护的内生动力,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发展优势。

  

  近来,三星堆掀起了考古、文博热,业内普遍认为,要通过沉浸式场景营造,将文化遗产资源转变为可体验、可留念的旅游产品与生活感受,这股热才能持续,文博游才能行稳致远。这提示我们,要将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基因进行提炼,使其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理念中,从而增强全民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不同于以往“圈起来”或者建博物馆的形式对建筑遗产进行保护,北京市西城区在修缮之外,更注重再现建筑历史韵味,吸收社会力量参与,体现了文物保护工作思路从“闭门保文物”向“开门用文物”的重大改变;上海则充分发挥了人的主体作用,在全面开启“建筑可阅读”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着力在体验数字化和服务体系化上取得新成果,在市民满意度、社会参与度、跨界融合度上实现新突破。

  

  保护与利用相辅相成,既要“厚古”也不能“薄今”。可以看出,两地都将人的参与作为文化遗产活化的核心,注重走体验化、亲民化发展的道路,而这也是对“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深化。正是对这一理念的实践,才使得像四川羌族碉楼和村寨抢救保护、福建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建设、广东广州历史文化步道建设等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探索,受到世人的肯定拥护,使保护工程成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城镇化建设不应仅仅是数量的增长,更应该是质量的提升。面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这一重要课题,我们必须拿出更大气魄、采取更有效的手段,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协调好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城市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人文关怀把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真正让文化遗产再现迷人风采,以利于更好地永久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