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规划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4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2025年人均GDP达13万元

浙江省:“十四五”时期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城市报记者 邢 灿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4月19日   第 08 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作为省级战略发展蓝图,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有何亮点?步入新时期,浙江数字经济、未来社区又该如何发展?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周华富就相关热点话题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专访。

  2025年人均GDP

  达13万元

  中国城市报:浙江“十四五”规划纲要最大亮点是什么?

  周华富:浙江“十四五”规划纲要最大亮点是提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总目标。2020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跃上6万亿元台阶,按照2020年平均汇率计算,已经超过2019年居世界第17位的荷兰,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0年和36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

  中国城市报:浙江省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总目标?

  周华富:围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总目标,“十四五”时期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设置为“四个高地、两个示范区、一个家园”。四个高地指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三大科创高地、改革开放新高地、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两个示范区分别为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省域现代治理先行示范区;一个家园指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其中,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效益提升的基础上,保持快速持续发展。争取到2025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实现13万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

  此外,近年来,聚焦打造三大科创高地,浙江省把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作为第一战略抓手和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突破口。如今浙江全省60%左右的国家和省科技奖、70%以上的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80%以上的省级科研攻关项目、90%以上的重大创新平台,均集聚在三大科创高地。

  中国城市报:相比“十三五”时期,浙江“十四五”规划纲要创新之处有哪些?

  周华富:这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在新发展阶段,浙江更突出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着力实现“十个先行”,即数字赋能现代化先行、产业体系现代化先行、科技创新现代化先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对外开放现代化先行、省域治理现代化先行、文化建设现代化先行、生态文明现代化先行、公共服务现代化先行、人的现代化先行。

  助推数字产业升级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城市报:“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数字产业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周华富:“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重点工程。概括而言,浙江省将通过以下方式助推企业产业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数字科技创新步伐。依托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主平台,建设“互联网+”科创高地,打造数字科技创新中心,加强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和广泛应用,为产业升级提供创新策源力。

  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做强做大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发展第三代半导体、类脑芯片、柔性电子、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

  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赋能626”行动,突出“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作用,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重点推广共享制造、未来工厂、虚拟产业园等新模式,加快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以集成电路、数字安防、网络通信等为主的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扎实推进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重点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打响浙江“品字标”,即代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建筑工程、生态等领域高品质和先进性形象的公共品牌。

  创造消费带动生产新模式。积极培育5G、智能设备、在线内容、机器人(人工智能)服务等新消费,构建“智慧商业+实体商业”等新模式,以数字思维、数字技术、数字产品贯通内外贸易,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推进数字生态升级演进。以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探索构建数字经济新型生产关系,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完善数字化政策法规,加快数字贸易中心和新兴金融中心建设,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中国城市报:数字经济的风生水起,离不开数字政府的牵引带动。未来浙江省将如何通过数字化改革引领新发展?

  周华富:今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浙江省政府就针对数字化改革召开了一场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会议明确了数字化改革定义、改革重点,提出快速搭建一个系统的“1+5+2”工作体系,搭建好数字化改革“四梁八柱”。

  其中,“1”是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其作为智慧化平台中枢将支撑各级、各系统应用创新。“5”值的是5个综合应用,即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数字政府综合应用、数字经济综合应用、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和数字法治综合应用。“2”是构建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共两套体系。

  因地制宜防止走偏

  加速推广未来社区

  中国城市报:社区是城市肌理的最小单位,不仅承载着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也是城市管理的基层平台。作为浙江在全国首创的重大民生工程,未来社区不断拓展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空间,目前浙江未来社区创建情况如何?

  周华富:浙江对未来社区内涵作出了明确定义,提出“139”顶层设计,为浙江人居高质量发展提供原创性、系统性和可操作的未来社区样板。

  具体来说,就是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心,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等三个维度的价值坐标,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内涵特征,突出高品质生活主轴,构建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为重点的集成系统,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相比传统旧城改造项目,未来社区目的更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社区导向更鲜明,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坐标;未来社区领域更全面,包括整合提升类、拆改结合类、全拆重建类、规划新建类和全域类等类型。

  目前,未来社区正在浙江有序推进。自2019年浙江省启动未来社区试点工作以来,全省先后开展两批共60个试点建设,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受益居民预计将超过100 万人。

  中国城市报: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入“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将如何更好地推动未来社区建设?

  周华富:伴随着两批试点社区的建设,未来社区建设技术指标体系已趋成熟,试点改革也已有相当成果积累,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地方政府加快推进、广大群众热切期盼。为加快推进未来社区理念、标准、模式的快速应用,使未来社区试点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要统筹旧改新建,加大复制推广力度,并使之尽快落地。

  同时,未来社区创建也应注意创新。未来社区建设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要特别注重因地制宜,在符合大的条件标准下,增加一些创新功能。要聚焦数字化、突出新建造、融入新技术、推广新治理,构建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市民生活场景。

  此外,未来社区创建也要防止走偏。创建过程中将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真正让老百姓“搬得进、住得起、过得好”。防止房地产化、贵族化、盆景化等不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