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理论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借鉴中关村经验 优化城市营商环境

■赵继敏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4月12日   第 18 版)

  改革开放以来,中关村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培育创新创业环境,汇聚全球智力资源,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京西北小村镇,发展成为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成果丰硕、全球知名的高科技企业集聚区,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率先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值得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地区深入学习和借鉴。

  近年来,国外不断增强的技术贸易壁垒再一次警醒我国必须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中关村创新发展40多年,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中,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是中关村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创新处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们有必要借鉴中关村经验,围绕创新创业建立全面的服务保障体系。

  ■把握世界科技革命浪潮

  引领高科技产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关村第一波自主创新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创业。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的科技工作者将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催生了联想、方正等一批国际知名的领军企业。

  20世纪90年代末,留学归国创业人员加入中关村创新创业中,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又一巨大源泉。他们紧追全球互联网科技革命的步伐,把在国外学到的新科技带入国内,所创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搜狐、百度等在我国实行自主创新战略中起着巨大作用。

  近年来,随着政府和国际资本对于创新基础设施投资的不断增加,中关村企业在5G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AI)领域已经处于全球领先。目前,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综合竞争力最强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领头羊地位持续巩固。

  ■打造“类海外”环境

  吸引全球创新创业人才

  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中关村40年来不断汇聚海内外英才,一方面主动打破传统院所体制,扶持和挖掘本地创新人才,鼓励科研人员“下海”创业,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满足创新人才“获得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学术交流频繁、科研设备共享、创新氛围浓厚等优势,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理念、规则、习惯,打造“类海外”人才生态环境,实现国际人才“进得来”“留得下”“干得好”“融得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围绕企业构建服务

  企业是现代社会中实现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核心力量,应该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主体。40多年来,中关村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摸索出一套针对企业成长中不同阶段设立的综合服务体系。

  针对初创期企业,实施“金种子工程”,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搭建交流平台、解决办公用房,提供金融支持;针对由小到大发展阶段的“瞪羚企业”,提供设计专项融资担保业务,成立瞪羚企业俱乐部、商学院等平台,帮助企业拓展与投资人、政府、银行等的联系渠道;针对有一定规模的“独角兽”企业,召开重点行业企业、拟上市企业系列座谈会,推进其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针对处于龙头地位的领军企业,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推进其不断提升科技含量、由大到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对于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面向企业的服务意识仍然不强。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高校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创新资源和产业的对接。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向高端化、内涵式方向迈进。支持高精尖产业的重大项目建设对关键核心技术持续跟踪投入。很多从事重大核心技术研发的企业需要经历很长的“爬坡期”,期间无法取得利润,并且风险很大。

  多年来,中关村通过适当的行政协调,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或半行政主导的信息或交易平台作用,帮助企业进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并迅速站稳脚跟。比如,中关村管委会等管理部门通过协调政府资金、引入社会资本,以及定向增发股票等方式对龙芯中科、京东方等科技企业持续跟踪投入,解决了它们的资金瓶颈,促使其通过自主研发和跨国收购等方式掌握了高性能的通用芯片以及世界一流的显示屏技术,克服了我国电子工业“缺芯少屏”的困局。

  目前,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很多领域没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未来有必要从政府层面做好宏观规划,把握科技进步的走向,面向全国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推动各级政府针对区域特色构建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高端产业结构,从产业规划和资金支持两方面构建内生动力强劲的产业体系。

  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激励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推动各级政府设立财政资金、政府引导基金、政府投资平台,撬动社会投资,支持高精尖产业项目建设,重点打造专精特新产业集群。(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