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公共服务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3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舌尖上的养老”难在哪

■中国城市报记者 马 源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3月01日   第 13 版)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塔院社区养老驿站食堂内,老人正在享用午餐。

  “一旦上了岁数,很多老人连日常买菜做饭都变得越来越费劲,特别对于高龄、独居、空巢和失能半失能老人,简单的一日三餐成了他们的头等大事。”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副秘书长朱慧对记者说。

  根据《北京养老产业蓝皮书(2018)》显示,91.5%的老人平时自己或老伴做饭,5.2%由子女做饭。但在被访者中,58%的老人更愿意接受社区老年餐。近年来在城市社区中出现的“老年餐桌”就解决了很多老人的燃眉之急。但记者日前在走访中发现,“老年餐桌”的推广和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舌尖上的养老”难在哪?

  服务一键启动,

  辐射周边社区

  日前,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消夏东里5号楼东侧的塔院社区养老驿站,驿站总面积480平方米,主要为社区周边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或长期托老照料,同时也为就近辖区内居家老人提供24小时托老照护服务或短时(定时)专业护理服务。

  记者观察到,养老驿站的大门上贴着当日三餐的菜单,走进驿站,用餐大厅里整齐地摆放着配套的桌椅。这里的早餐价格是8元,午餐和晚餐分别是15元和12元。

  中午11点开始,老人们陆续到食堂吃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到这里就餐的老人比运营之初少了很多。午餐有两荤两素,主食丰富,除了米饭还有饺子、葱油饼和豆包等,另配有各类汤和粗粮小吃。

  在食堂就餐的王老先生对记者说,他一天三餐都来这里用餐,家里基本不用开火,儿女也不用来回奔波。如果有什么改进口味的要求,都能和驿站工作人员及时沟通并进行调整。

  塔院社区养老驿站负责人霍宏阳对记者介绍说,养老驿站的老年餐桌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运营,开始时主要为驿站内居住的17位老人提供餐食,现在还辐射周边社区老人。“塔院社区内老人不多,附近北医三院社区的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就有近500人,他们不愿意走太远,更希望有人送餐,但因为多种原因我们目前无法提供送餐服务。”霍宏阳说。

  近几年,北京市政府积极倡导老年服务,要求养老驿站里的6大功能区必须包括助餐服务。政府给社区提供公益用房和前期投入,后期则由专业公司负责管理运营。记者了解到,2018年开始,北京养老驿站的服务纳入流量补贴。针对老年餐桌,相关部门会给予驿站每餐50%的补贴。

  送餐服务困难重重

  持续发展面临局限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马甸路月季园南门的月季园第二社区养老驿站成立于2020年3月,驿站主要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家政、理发、老年餐等服务。“驿站成立之初,街道给予很大帮助,出面协调解决了场所问题。并且还对有用餐需求的老人进行了摸排和调研。”月季园第二社区养老驿站站长张斌对记者说。

  “驿站相对较小,总面积只有100平方米,还同时设有好几个功能区,所以驿站无法提供堂食服务,只能让周边老人过来取餐,或者我们送餐。”张斌介绍说,从餐食制作、口味调整再到清真餐的配备,老年餐桌在运营中一直在不断改进。

  对于月季园第二社区养老驿站来说,老年餐桌面临的问题是场地困难,而对于塔院社区养老驿站,人员不足则是限制条件。

  “塔院社区附近社区有些年纪大的老人住得比较分散,距离驿站也比较远,他们更愿意接受送餐服务,但驿站人力有限,因此我们无法提供送餐服务。”霍宏阳对记者说。目前,塔院社区养老驿站可以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上门做饭服务,但对于数量众多的老年群体,这项服务仍然是杯水车薪。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还发现,老年餐桌所面临的尴尬并不止于人员不足或场地不够。“北京市有一部分养老驿站因为没有房产证,不能获得制作食品的资质,如果社区附近有养老院,可以由养老院做好餐之后送到养老驿站,但并不是所有驿站都有这样的条件。相关部门也表示,养老机构的食堂只能对内、不能对外,食堂营业执照上面写的是内部食堂,对外送餐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违规的,必须要有食品流通许可证。从这一层面来看,老年人就近吃饭还存在困难。”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赛我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颖秀告诉记者。

  因此,很多养老驿站只能堂食,即便驿站具备配送餐的资质,由于缺乏人力,也无法实现这一服务。“部分养老驿站尝试联系互联网平台,却无法达成合作,平台认为养老驿站需求量较少,利润较低。”施颖秀说。

  记者了解到,部分盈利性餐饮机构设有老年餐桌,但餐食价格偏高,且老年人用餐时间比较长,赶上用餐高峰时,影响这些机构正常的翻台率,所以有的餐饮机构设立的老年餐桌形同虚设,甚至无法长期运营。

  问题多、运营难,

  老年餐桌该如何持续

  对于老年餐桌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施颖秀建议,应放开养老机构食堂对内对外的服务权限,此外,将就餐人员限定为养老照料中心辐射范围内的社区居家老人,倡导养老机构食堂根据老年人的身体体征,结合专业营养学科知识,为老年人研究制作老年营养餐。

  “倡导‘互联网+送餐’服务向老年人倾斜,或扶持一批半成品再加工企业,根据老年人需求定制产品并与驿站一起开展售卖服务,也是不错的选择。”施颖秀对记者说,“很多老年人在饮食烹饪过程中,对于洗菜、切菜、调味品用量等环节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可以尝试制作成半成品,或由附近餐饮公司将餐饮成品集中在驿站配送。”

  施颖秀表示,相关部门为有条件的驿站审批食品加工和送餐资质或备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她还建议鼓励盈利性餐饮机构主动和驿站对接,了解驿站老年人需求,由餐饮企业定制菜单,集中送餐到驿站,同时,奖励提供配送老年餐给驿站的餐饮企业,根据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按照实际服务量领取补贴。“可以建立一个市级或区级配餐中心,统一将餐送到辖区养老驿站,由驿站分发,同时给驿站一部分管理费,因为驿站要做宣传,还要负责发放、登记、刷卡等服务。”施颖秀说。

  据了解,为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天津市政府计划建立市级老年人助餐服务信息平台。各区可通过老年人助餐卡(实体卡或电子卡)、指纹检索、面部识别等方式,加强老年人助餐服务及补贴管理。同时,天津市还鼓励企业开发助餐服务应用程序(APP),实现网上点餐、手机点餐、电话点餐等多种点餐方式。

  “只有政府出台更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以扶持,激发餐饮企业积极加入到老年餐桌的运营和发展中,才能让老年餐桌持续运行下去,让助老敬老的阳光照进现实,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就餐不再难。”朱慧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