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版:全域党建·深圳市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2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龙华区:深化党建带群建 创建和谐人文社区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2月22日   第 28 版)

  深圳市龙华区北站社区举行“深爱您,圳能量”北站社区党组织联席会合唱赛。

  龙华区是广东省深圳市的人口和产业大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达330万,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外来人口占比超过80%,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承压较重。在深圳市委组织部精心指导下,龙华区立足辖区人口构成和后疫情时期特点,以党建带群建、共建人文社区为抓手,在青工众多的环富士康片区,打造特色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形成奋斗文化圈,努力让城市的贡献者、奉献者都能安心安身安业。

  2020年9月29日,全市“深化党建带群建 共建人文社区”现场会在龙华区召开,龙华区章阁社区被确定为“深圳市党群共建人文社区示范点”。同年11月3日,龙华区在试点基础上,出台《龙华区关于深化党建带群建共建人文社区的工作方案(2020—2021)》,全面启动奋斗、良序、智慧、安心、仁爱型人文社区创建。

  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一街道一特色社区”的创建格局,试点的章阁社区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近3个月接待省内外各类学习考察团体47批次、700余人次,相关做法得到《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等主流媒体的持续深入报道,居民群众对人文社区创建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打造“奋斗型”社区,

  持续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龙华区从思想引领、担当带动、事业助推等角度入手,激发社区居民的向上动力、奋斗活力。

  思想上引领。龙华区在全区社区党委“第一议题”中创新开展一读原文原著、二看榜样力量、三讲心得体会和落实举措的“三步学习法”,举办“战疫·致敬”特别党课和“三代人共忆初心”红色老电影展映等活动,引领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凝聚共识、振奋精神。龙华区还在全区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党建书吧设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专区,设置“智慧书架”,录制并发放有声读物,让党员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担当中带动。龙华区突出正向激励,出台“两令两信一书”办法,建立即时奖励机制,在专班专项工作中嵌入式开展跟案考核,及时通报表扬表现优秀的干部并优先安排参加学养活动等,切实做到“让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龙华区还倡导党员干部当好奋斗引领者,2020年共推动118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到疫情防控、5G建设、创文、治水、土地整备、应急处置等急难险重工作中。

  事业上助推。龙华区制定实施加强人才政治引领系列措施,建设全国首条弘扬“攀登”文化的人才绿道;在各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众创空间13个;推出“龙小智”人才掌中宝,实现人才服务掌上一码通行、一屏通览、一网通办、一键直达。龙华区开办工匠学堂,创新线上线下同步学习模式,提供技能类、创业类等培训课程18门,惠及青年近10万人。

  打造“良序型”社区,

  激发多元共治的内生动力

  龙华区是产业、人口大区,外来人口多,如何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是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龙华区探索以共建为根本动力,以共治为重要方式,以共享为最终目的,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等相融合,最大限度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党建引领促自治。龙华区大力推进红色网格、红色物业建设,全区6个街道组建712支党建网格团队,80%以上的物业小区单独组建党组织,实现组织全覆盖、服务网格化。龙华区坚持组织搭台子、居民唱主角,探索在基层社区建立居民代表议事会、社区专家参事会、党员群众共享会“一社三会”机制,推动社区治理由“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变。

  丰富形式促法治。龙华区建成全国首家民法主题公园,大力推进“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建设,探索在工业园区、住宅小区、建筑工地等人流密集场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加快打造“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

  注重传承促德治。龙华区持续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开展龙华“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评选活动,深化“志愿龙华”品牌建设,持续开展“义工生活节”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深圳北站“U”彩爱心服务等全国知名志愿服务品牌。

  打造“智慧型”社区,

  推动精准精细化服务

  龙华区以5G智慧之城及“数字龙华”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5G智慧党建,打造智慧社区,让居民更加便捷高效地获取公共产品、更加舒心地享受宜居生活。“党建+科技+治理”龙华模式被广东省列为2020年数字政府改革典型推广案例。

  “人海战”变“科技战”,推动社区治理智慧化。龙华区强化“一屏指挥”,建设社区智慧指挥中心,打造社区大脑,加大电动车入户、垃圾溢出等AI智能识别覆盖面,优化“一键轮巡”功能,实现基层治理减员增效。同时,龙华区强化“一网统管”,聚焦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痛点,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城中村“六治”模式试点(一核多元、规范管理、良序治理、精细服务、优质宜居、科技赋能),推动专业物业管理全覆盖,创新建立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城中村治理水平。此外,龙华区强化“一码溯源”,开展“区块链+精准防疫”,研发“溯冻链”平台,有效解决“物传人”流调难题。

  “线下跑”变“码上办”,推动服务群众智慧化。龙华区开发应用“i社区·码上办”智慧服务平台,设置“码上办、码上享、码上学、码上知”等功能,让群众扫码就能提诉求、办业务、享服务。龙华区还建设党员志愿者线上调度平台,实现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的云端互联、高效对接,协同“战疫先锋”发布任务8000多项,调度4万余人次参与社区服务。

  “现场课”变“云端课”,推动教育培训智慧化。龙华区挂牌成立全市首个基层治理学院,利用5G+VR(AR)技术,建设干部治理能力5G实训室和VR云上课堂,开发“红色教育”系列和隔离点发热人员转运、火情应急处置等场景体验课程,社区群众可沉浸式“云”游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等现场教学基地,不在现场也可以开展实景化、实战化模拟培训。

  打造“安心型”社区,

  推动营造安心安身安业环境

  龙华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常态化疫情防控实际,加强环境改造、心理疏导、暖企助企,让社区居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营造安心环境。龙华区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特点,发挥社区党组织粘合剂、润滑剂作用,大力开展安心行动;聚焦隔离重点关注对象,打造“安心陪伴”隔离关爱模式,收获社会各界感谢信和锦旗3000余封(面);组建“工会干部+律师”专业团队,完善“12+N+1”诉调对接体系,确保劳资纠纷不出园区、社区;重视青少年权益维护,实施“区—街道—专业社会组织”三级辅导模式,建立全市首个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实现“一站式”办案救助。龙华区还结合章阁社区富士康青工密集的特点,加强党建引领青工文化建设,做优青工教育、管理和服务,打造集心理咨询、压力释放等功能为一体的24小时“安心驿站”青工关爱模式,目前“安心驿站”被确定为深圳市委党校心理能力提升中心实训基地。此外,龙华区聚焦青年学生群体,开设安心热线、安心课堂、安心助教等线上服务平台,打造“安心校园”师生关爱模式。

  打造品质社区。龙华区柔性引进社区规划师等专业力量,由党组织搭台引领公众“参与式设计”,探索以规划共议、空间共造、街区共建等方式,共同推进社区“微治理”“微更新”。2020年,龙华区累计实施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1073个,涉及资金1.057亿元,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急、盼、愁问题,其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投入26个防疫项目,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龙华区持续深化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系统性改革,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改善。

  全力暖企助企。龙华区推广“党建+企服”模式,在全市首创线上“两新书记直通车”服务机制,开展惠企政策、产销平台、企业诉求、助企服务、企业家成长“五个直通”,有效打通惠企助企服务“最后一米”,特别是与招商银行合作开展企业家成长直通车培训,组织区内企业先后走进华为、阿里巴巴学习交流,帮助企业主动“触网”,谋划数字转型,化危为机、以变制胜。2020年,龙华区累计开展惠企政策宣讲、网络直播带货等专场活动33场,覆盖企业家4.5万人次,推动900家辖区企业开拓线上业务,带动线上线下成交额增加6000多万元,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央、省委、市委内刊刊载。

  打造“仁爱型”社区,

  持续建设温暖贴心家园

  龙华区坚持用党组织的温度,在社区全力营造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让社区成为人人共享的大家。

  打造人性化社会。龙华区推动党群服务向需求密集、公共服务薄弱的领域延伸,建设“1+N+V”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形成“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同时,龙华区建成16个24小时不打烊党群服务V站,设置“暖心柜”和关心下一代小书库,扫码刷脸即可领取免费食物、保暖衣物和借阅图书等,倡导“因为更近、所以更亲”的理念。

  倡导人情味生活。龙华区大力营造“家”文化,结合传统节日,打造社区“大舞台”“大盘菜”“大家庭”等邻里沟通互动平台,弘扬友善、有爱的邻里关系,构筑良性社会生态。龙华区还结合传统佳节,开展“社区邻里节”“迎新春、送祝福”等活动,让浓浓的人情味充满社区,凝结成深圳味道、龙华气质。

  营造人文气息。龙华区创新丰富更加贴近青工、候鸟人群的党群特色服务项目,依托群团组织等资源,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开展职工合法维权应急小分队、“青春家园”“妇女儿童之家”“智荟爱”家庭教育课堂等特色服务项目,加强来深务工人员及子女、空巢儿童等关爱服务。龙华区还将党建引领与生态人文、乡愁文化、民生幸福相结合,深度挖掘文化名人大营救、观澜版画、时尚小镇等本土文化特色,激发人们对龙华的独特集体记忆,涵养属于龙华人的“安心文化、奋斗文化、乡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