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城市党建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2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程连元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2月22日   第 17 版)

  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左一)到五华区大观街道篆塘社区调研居民区党建工作。

  作为云南省的省会,昆明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三圈”交汇点,“一带一路”的前沿枢纽、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重要指示和省委提出的“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火车头”的工作要求,我们确立了“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必须依靠高品质的城市基层党建提供坚实组织保证。近年来,昆明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具有昆明特点、边疆特色、时代特征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昆明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以来,昆明市连续两次荣登央视《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

  建强“指挥链”

  全市统筹上下聚力

  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书记一号工程”,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层层传递责任、传导压力,实现从单向部署向上下互动转变,从局部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从单一主导向共同参与转变,构建全市上下齐抓城市基层党建的工作格局。

  健全领导体制。市委成立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和全面指导,并将17家市委直管部门党委优化调整为7个党工委,在原市直机关工委和“两新”工委的基础上,新设农业农村、社会治理、宣传和社会事业、国有企业、教育等5个党工委,由市委常委或党员副市长兼任书记,按系统、行业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单位行业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单位行业资源服务市域社会治理,形成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整体合力。

  “书记领航”推动。紧盯街道赋权难推进、社区减负难落实、新兴领域党建薄弱等“顽瘴痼疾”,着力实施“书记领航”项目,抓住症结、拿出办法,明确要求、限时整改。2019年以来,实施了《党建引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143个“书记领航”项目,各级党组织书记既“挂帅”又“出征”,瞄准难点痛点堵点发力,一大批影响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效能的深层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坚持“因区施策”。根据各县区的城市发展功能定位,我们把五华区等城市功能核心区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示范区,实行整区推进,着力打造全市“标杆”高地;把晋宁区等城市功能拓展区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延伸区,着力打造一个示范街道,以点带面推动拓展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把东川区等城市生态涵养区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探索区,重点培育一个示范社区,辐射带动涵养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突破。

  打造“同心圆”

  全域推进整体提升

  城市基层党建是全域党建,只有打破各类组织地域、层级、隶属关系壁垒,才能在整体融合中实现内涵式发展、系统性增效。为推动各领域党建联动融合,我们积极探索“责任融合共谋、组织融合共建、资源融合共享”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模式,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融合互动、同频共振,形成大融合大联动大发展的整体推进态势。

  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小区,构建上下联动、一贯到底的“动力主轴”。在街道,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街道全面取消招商引资考核,统一按照“5办7中心”设置内设机构;全市80个街道“党建联盟”共吸纳1950余家联盟单位,建立联盟成员单位定期轮值、议事协商等制度,全面提升了党建引领治理共驻共建水平。在社区,实行“减负增效”,社区承担的工作事项从原来的198项减少到41项,盖章性事项由99条减少到2条;全面建立专职社区工作者岗位与等级相结合的职业体系,社区工作者每月收入最高可达7540元;全市370个城市社区“大党委”共吸收1490余名兼职委员,有力增强了社区整合资源能力。在居民小区,明确居民小区党支部为小区治理的领导核心,赋予小区支部决策权、建议权、人事权、监督权、评议权五项权力,以居民小区为基本单元,推动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一体化,网格员、工作经费、服务资源整合下沉到小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

  推动街道社区与单位、行业、新兴领域党建有机联接,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针对近年来商务楼宇规模持续扩大、效益显著提升、集聚效应显现的态势,依托街道社区全面加强楼宇党的工作,把党建嵌入城市最活跃的区域,一幢幢商务楼宇在党建引领下,聚指成拳,聚势而上,楼宇经济已经成为昆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持续深化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工作,擦亮“万名党员进社区”“关爱滇池,春城志愿者在行动”等党员志愿服务品牌,把机关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推动快递、律师、互联网等行业领域党建从“做起来”逐步走向“活起来”,全面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总体格局。在街道社区探索建立联合工会、联合团工委、联合妇联等区域化群团组织,延伸党的工作手臂,最大限度地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

  解决“烦心事”

  优化服务凝聚人心

  近年来,昆明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镇化率从2014年的69.05%提升到2019年的73.6%。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给昆明城市发展和城市党建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有效统筹工作力量和社会资源,精准管理、精细服务,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

  我们深深感到,各部门管理职责分散、职能交叉,基层治理“条”“块”有机结合不够,一直都是城市治理的痛点和难点。为破解这一问题,我们在借鉴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与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社区吹哨、街道部门报到”“街道吹哨、县区部门报到”“县区吹哨、市级部门报到”三级“吹哨报到”工作体系,推动城管执法中队、市场监督管理所、派驻街道警力3支执法力量常驻街道,其他执法力量采取片区派驻、挂牌进驻等方式下沉街道,在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下,对“吹哨报到”事项进行全流程调度、监督、受理、处置、反馈,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截至目前,全市“县区吹哨、市级部门报到”19次,“街道吹哨、县区部门报到”1303次,社区吹哨、街道部门报到1.59万次,路面漏水整治、僵尸车清理等一批“哨声”换来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我们深深认识到,在昆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旧城老化、服务能力不足的困扰。伴随城市日趋“长高”“长大”,遗留下大量空间品质较低的“城中村”和老旧小区,不少居民区基础设施不配套、人居环境差、物业矛盾纠纷频发。为化解这一难题,我们全面开展党建引领社区物业服务工作,在老旧小区率先引入“红色物业”,通过政府出资新建、依托现有国企重组、引入优质民营企业等模式,实现物业管理对老旧小区的全面托管。在此基础上,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共建成效好、服务质量好、群众反映好”“六好”评价标准,评定出一批市、区两级“红色物业”,推动“红色物业”进一步向商品住宅小区延伸,以“红色物业”的品牌效应全面提升全市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极大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2019年全市物业管理诉讼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1.9%。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红色物业”充分发挥堡垒作用,示范带领全市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做好小区出入登记管理、卫生保洁消杀、防疫监测排查等工作,为网格化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昆明市获评《2020城市应急能力报告》A级城市。(图片由昆明市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