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男子穿闪送制服进商场被要求脱掉制服才能进入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名男子在进入上海某商场时被商场保安拦下,保安表示脱了闪送的制服才能进入商场。对此,该男子怒怼商场保安:“我的职业跟我来买东西有(什么关系)?”
随后,涉事商场发表声明说,为了给顾客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商场为顾客和工作人员分别设立了进出通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商场内所有员工的快递、外卖等不能直接送入商场,需由商场员工自行下楼送件或取件。作为商场,从管理的角度考量,作出适当的“限入”规定有其合理性,这些规定的初衷并不是歧视,而是疫情防控的迫切需要,为的是在便利百姓生活的同时保障安全。但商场保安却混淆了一件事,那就是规定约束的是某种行为,而非针对个人。
作为当事人,只因身着外送制服便被阻拦,便被剥夺了作为消费者的权益,疑似受到歧视。闪送小哥情绪激动地表示,职业不应该被如此区分,自己不需要任何赔偿,只想要一个道歉和对自己所处行业的尊重。商场保安将消费者划分为三六九等,粗暴地将快递员、外卖员拒之门外,这种“一刀切”的行为有违疫情防控的初衷,违背了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
无论是从疫情防控还是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要想取得多赢的结果,必须要多一点人性化思维。人性化的核心要义就是尊重人、尊重实际。约束递送行为变成了限制从业人员,此类事件的发生恐怕不能简单地归因为执行力不够,很可能是在思想上根植着职业歧视的不良思想。正因为认识的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就很难把人性化做到位。
“穿闪送制服进商场被阻拦”并非个案,近年来媒体曝光过不少类似事件,至今还有发生就说明纠偏治偏的强度仍需要提升。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遵守相关规定,本属当然必然,但以遵守防控相关规定为由,干涉、阻碍了一部分人正常的生活,明显与国家的法律、政策有悖。尤其是存在“快递员接触的人员复杂、带‘毒’可能大、要对其进入场所进行限制”思想的人,是典型的自私自利,只愿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务,不愿多一些理解,无端制造出社会矛盾。外送服务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对社会有一定贡献。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外送提供了买菜、送药、外卖等各类生活服务,极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此类事件让隐藏在我们身边的“职业鄙视链”逐渐清晰,也曝出外送小哥并不能时时得到与所付出的劳动相匹配的尊重。
当前,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外送业务覆盖面越来越广,深度嵌入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外送小哥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职业,如何保障这类群体的权益值得各方深入思考。除了平台企业、行业等加强制度性保障外,各方面还要从行业尊重的角度给予思想性保障。毕竟,每个人在社会中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要承担起服务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