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1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第一学历偏好会加剧就业不公吗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1月25日   第 02 版)

  背景:

  日前,有学者在媒体发文提出,劳动力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以第一学历毕业院校是否属于“双一流”高校或传统的985、211高校作为筛选门槛,限制第一学历为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应聘求职,导致普通高校毕业生与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差距拉大,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焦虑。

  @张成刚:过分强调第一学历,不考虑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是用人单位基于买方市场的强势所采取的破坏社会公平的行为,是以标签化的管理方式代替对人才真诚的理解与关怀。程序不公平最后可能导致实质不公,影响整个社会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影响社会的人才评价和人才使用,影响当前中国国情下人才开发实践与创新国家的建设,进而影响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推进与实现。

  @莫莫:当今社会环境中,企业真的无法做到“英雄不问出处”。作为用人单位,一般会从教育背景与工作背景两方面综合考量应聘人员。第一学历的确可以作为参考项,让用人单位花最少的精力成本去挑选到可能合适的人。这对企业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精神小伙:为什么企业如此看重本科学历?这是因为很多非第一学历的文凭有不少可操作的空间。例如海外硕士含金量太低,在国外有不少院校申请难度不是很高,拿到国外学校的硕士学位是有可操作空间的。在企业看来某些硕士学历的含金量并没有大学学历的含金量高,所以很多企业更认同大学学历。

  @张宏涛:第一学历偏好,强化了本来就不太公平也不太客观的“一考定终身”。很多学子来自广大农村地区、教育不发达地区或高校资源很少的省份,这些已经导致了不公平情况的存在。比如在高考大省河南,考生多、竞争激烈,本地高校资源少,一些学生无法考上心仪的大学,但你能说他们就不优秀吗?

  @伊非:第一学历与求职就业原本没有矛盾,造成矛盾的是社会行业主体而已。用人单位过分把第一学历作为筛选门槛,较少考虑岗位内容与用人能力的匹配度,耽误和遗漏人才无论是对用人单位还是对求职者而言都是损失。同时,来自用人行业集体的名校情结,不公平的聘用观念严重影响到人才使用,更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于己于人都是得不偿失。莫让学历偏见影响人才招聘,实干兴业才是用才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