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艺术

本版新闻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1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长江溯源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1月25日   第 15 版)

  2019年,姜坤(右一)年近80,重游西藏。

  《穿越沼泽地》

  《江源人家》

  《静穆》

  《长江之源·各拉丹冬》

  姜坤,生于1940年,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画院专职画家,湖南省文史馆馆员。    姜坤是湖湘文化和这里的三湘四水孕育培养出来的水墨画大家。在他的三大创作课题《湘黔行旅》《长江溯源》《木屋春秋》及木屋人体画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表现符号和艺术语言。其绘画作品已超越了一般的乡土风情,呈现出人和大自然融合之大美,其水墨写意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姜坤的学术著作有:《论中国画的水墨写意》《名山画稿》《国画人体艺术》《中国当代美术家画库·姜坤卷》《姜坤作品系列·湘黔行旅》《姜坤作品系列·长江溯源》《姜坤作品系列·花鸟写意》《山外山的艺术——姜坤·郑小娟的绘画》等。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孕育中华文明的生命之河。1985年,著名画家姜坤开始赴长江上游考察写生。1996年7月,为收集更多创作素材,姜坤赴青海考察长江源头。古往今来,直追长江源头的画家和作品稀少,他独特的视角与生动的描绘充分展现出大河之源的恢弘气势与绝美风光。在国家倡导重视生态文明的今天,姜坤画作更能唤起社会的普遍关切和重视。几十年来,姜坤满腔热忱钟情于长江系列绘画的创作,并不局限于对中国山水画形式和技法的探索与研究,更以全部的激情倾注于对生命之河的深刻感悟与赞颂。

  涉江探源 上下求索

  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  滕小松

  就精神指向而言,姜坤画绘长江恰如黄宾虹所言:“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

  姜坤很喜欢沈从文关于水的妙语:“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因此,姜坤对长江源生命情状的精巧和精简的抒写,实现了山水画山野之气与人性之情的相接,自然之象与文人之性的相通。这是姜坤把握山水画中人物与背景关系的成功经验,也是他画绘长江的精神旨归所在。

  长江送走了历史,还将迎接未来。涉江探源,归根结底就是对生命的探寻。对于一个画家来说,他的生命总是维系着他所热爱的艺术。艺海泛舟,上下求索,构成了自己的艺术河流,也流进到中华艺术的“长江水系”,最后汇入艺术的海洋。姜坤艰辛而又快乐地涉江行旅,恰似行走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他为表现长江所企求的笔墨技法、空间理念和精神品格,即是艺术海洋上的美丽浪花。

  创作心路

  长江之源系列的创作,对于我来说是非常艰难的。辽阔无垠的高原、低谷,浩瀚无际的蓝天、白云,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冲击。青藏高原的风物人情,唐古拉山的雪线冰山,可可西里的千里荒原,很难找到可依承的借镜。回首创作的过程,除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道,更得力于民族文化中绵延不绝的优秀传统的血脉,以及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影响。

  时代是酿造新醪的大师。当代各种视觉艺术的蓬勃发展,给中国绘画注入了新的血液,画家在“山水”“写意”“水墨”中不断开拓自己的领域。笔墨表现画家心象的空间在扩大,画家心中意象的变异使其水墨的表现力得到加强,其山水的概念也得到空前的拓展。民族的宽容、开放的心胸使人们审美的心理更为健康地发展,因之,画家有了更大的自由创作空间。

  苏轼有言:“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长江溯源的创作,如果从1996年算起,前后历经16年。现将画作结集成册,算是我学习绘画和艺术人生的一份答卷。

  摘自姜坤的创作谈《涉江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