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版:全域党建·广州市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1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花都区:

坚持全域党建引领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1月18日   第 28 版)

  花都区新华街京华社区党委召集街道建设办、物业公司、造价评估单位、小区居民代表举行党建联席会议。

  花都区党建服务品牌“清华姐姐”开设“五点学堂”辅导小学生。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认真贯彻落实广州市委关于深化“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工作部署,以发挥“三个作用”、完善“三项机制”、用好“三个路径”为抓手,不断提升全域党建组织体系、工作机制、方式方法,以党建工作的整体效应引领探索特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模式。

  发挥“三个作用”

  构建全域党建组织体系

  发挥区委“一线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花都区建立健全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次召开专题会议,筹划部署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党建“堡垒先锋”、社区党建“和美家园”、“两新”组织党建“红色引擎”和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风清气正”四大党建工程,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强化“一把手”工程,压实区委主要领导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先后40次主持召开常委会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带头开展谈话提醒21人次,坚持以上带下、以下促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发挥街道党工委“龙头”作用。花都区强化街道“动力主轴”,以镇(街)体制改革为契机,优化基层机构和职能配置,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将内设科室由“向上对口”转变为“向下对应”,设立党建工作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等“七办一队一中心”,推行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主动下沉行政执法专项编制329名,稳步推进区级764项行政执法职权事项下放工作,推动基层机构职能体系更趋优化协同高效;建立4个街道大党工委和47个社区大党委,采取兼职委员制,吸纳各级“两代表一委员”、驻区单位党组织成员、居民(业主委员会)党员代表、物业公司党员代表、社区党员骨干等担任大党委兼职委员,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中心,社区党组织为载体,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花都区以支部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达标创优,率先在区直机关单位完成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规范设置177个村(社区)党组织,在农村网格(经济社)、社区网格建立党组织1461个,全面构建农村“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城市“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架构,深化“支部建在网格上、党旗飘在楼栋间”,有效织密建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基层组织体系;积极推动党组织体系向小区延伸,有序推进物业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党组织,深化小区党组织共驻共建,构建以小区党组织为统领,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各类社会组织和全体业主共同参与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新模式。

  完善“三项机制”

  优化全域党建工作格局

  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花都区健全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区委成员兼任街道党建联席会议负责人,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社区党委(党组)负责人兼任联席会议成员,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社区党建向城市全域党建有效转变;持续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广泛开展“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行动,组织25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一帮一”精准结对;区委领导挂钩联系4个街道和23个社区基层联系点,牵头驻区职能单位,整合各类资源,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等方式,联合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设岗定责、评星定级等活动,推动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促进区域协同共治;深化开展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组织1768个基层党组织、29913名党员、1000支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投身战“疫”,织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完善“红联共建”(即“红色引领、联动共建”)工作机制。花都区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共振双赢,创新开展非公企业“红联共建”机制、“1+G+N”模式试点,大力推进花都融创万达小区文旅文化、花都奥园红色物业小区、花山小镇特色文化、红谷皮革皮具文化等“红联共建”示范点建设,有效整合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村(社区)、“两新”组织等五个领域党建力量,实现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抓,打造花都“5F”“红联共建”连锁品牌,以党建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社区各级党组织引领作用,广泛构建社区居委—小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红色物业”,推动防控责任延伸到小区、防治知识宣传进小区、防控措施落实到小区,切实筑牢社区疫情防控“桥头堡”。

  完善多元主体共治机制。花都区开展社区服务综合体试点建设,以政企、政社、社企多类型合作方式,引导各类主体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推进“三社联动”示范点建设,整合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日间托老中心、居家养老服务部等资源,建立健全“周五街坊主题服务日”制度,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治理水平;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老乡共治”基层治理途径,发动流动党员迁转组织关系建立本地基层党组织,以及与流出地共建流动党员党组织等灵活方式,引导外来人口参与村居管理、文明创建、社区服务等,实现外来人口与花都本地居民共融发展;打造“秀全大妈”“狮岭一家人”基层党建品牌,建立健全外来人口参与本地社会治理的组织机构和体制机制,推动外来人员融入本地社会治理“同城共治”,获2020年“广州街坊十大品牌队伍”称号。

  用好“三个路径”

  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

  优化“党建+平台”,畅通一体化基层治理管网。花都区依托数字广州(花都)基础应用平台(DHS平台),全面建成“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综合设置花都党建、多网融合、一键呼叫、企业有呼、应急管理、防疫平台、数据中心、群众服务、治水管理、党建地图等10个功能模块,有效融合市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12345政府热线、数字城管系统、来穗管理系统和区数据中心平台、政务服务系统等六大系统,积极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推进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整合全区27个部门14亿条数据,建立统一受理、调度派遣、协调处置、跟踪督办、评价结案“五步闭环”机制,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基层治理体系,截至目前平台流转事件8400余宗,总体办结率超99%,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通管”。

  深化“党建+网格”,推动协同高效精准治理。花都区优化网格设置,按照“规模适度、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优化调整网格体系,以行政区划代码为依据,将全区划分为1401个基础网格,其中社区基础网格791个,农村基础网格610个;梳理网格事项,各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兼容基础网格的专业综合网格,在推动数字花都基础应用平台109项基础事项入格的基础上,将党建、政务服务、社会服务、城市管理、平安建设、“两违”查控、污染防治、治水等重点事项纳入,形成13类36项启动“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工作机制的情形和标准,扩大网格事项覆盖面,真正把党委政府的管理服务延伸至整个社会的最末梢,推动网格管理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

  强化“党建+阵地”格局,贯通联系服务群众脉络。花都区高标准打造基层党建活动阵地,积极推动10个镇(街)、252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升级,加大力度整合公共服务平台、“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基层党校(分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功能,打造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党群服务体系;坚持“共建共享”理念,推动花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华街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建设,有效整合党政部门、街道社区、企业院校的资源、需求、服务,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不断创新内容载体、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实行统一“派单”、按责“领单”、序时“消单”,实现精细化对接、精准化服务,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凝聚党心人心的作用;“清华姐姐”党建服务品牌聚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市民学堂、社区学堂、青少年德育中心、青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等20种功能阵地,有效吸附和整合驻区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爱心人士等资源,找准政府服务与民生需求“供需平衡”支点,持续开展“五点钟学堂”“寒暑假快乐营公益课程”“心伴星行”“爱心饭盒”等专项服务,不断提升全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切实做到“民有所呼、党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