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悦目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1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装台雕塑昂首踏浪的平民群像

■卞芸璐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1月11日   第 22 版)

  电视连续剧《装台》宣传海报。

  半个城中村,一群装台人,几度喜乐哀愁。花插着几场大戏,电视连续剧《装台》迎来了大结局。

  三十多集看下来,似乎没什么生猛情节发生。但就是靠着对一群西北“装台人”粗粝生活的刻写,靠着对刁顺子、蔡素芬这对半路夫妻的情感细描,以及对西安城中村众生相的拿捏点画,《装台》点燃了观众的追剧热情。

  它让不少人又找回了看都市剧时,那种油然而生的生活认同感,那种对世俗人生的片刻顿悟。

  对很多剧迷来说,上一次获得类似的观剧体验,还要追溯到本世纪初《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浪漫的事》等一批抖擞平民姿态、张扬日常美学的都市剧涌现之时。

  在如今快速流变分化的都市生活中,普通人对自身生活的意义和世俗平等精神越来越需要确认,《装台》的出现恰逢其时。

  

  平民登场:

  边缘“装台人”成了主角

  对于一般百姓来说,“装台”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行当。

  装台人架起的台、装上的灯光、搭出的景,我们看过不少。但每当台上好戏登场时,装台人就已经功成身退,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舞台上的“角儿”。

  不过,就像刁顺子的口头禅“人就是你给我装台,我给你装台”所言,为人装台,也是一种人生表演。

  在人生的舞台上,这群负重而行、活得敞亮的装台人,就成了主角。《装台》的故事,就围绕着一群跟着秦腔团讨生活的装台人展开。

  西京城里人刁顺子是队伍中的“主心骨”。人到中年的他装台多年,行事专业、通达人情,有着爽朗周正的脾性。他热爱自己这份跟艺术有关的工作,也靠着为人包容、按劳分配的作风,聚拢了一帮农民工兄弟。这就有了大雀儿、猴子、墩墩、油饼、麻刀、转转、三皮……这一组装台人的群像。

  这群平凡却生命力旺盛的“打工人”,有着不少共性:他们都为了养家糊口来到城市,都有着揉不烂、压不塌的耐造脾性,在面对尖利现实时,又都有着与之共处的民间智慧。

  但这群人又各不相同,在具备典型性的同时又自成一体。

  有家有口的油饼和麻刀,是吃苦耐劳的中生代农民工的代表。但他们不是呆板的木头人,工友之间闲时相处,他们是逗趣起哄的主力,偶尔懒劲上身,也有贪小躲滑的时候。

  年纪稍轻的猴子和转转,是皮实中带着精明的一类工友。他们对手中的活计颇为尊敬,但也向往着世故和老练。

  大雀儿和墩墩则形成了有趣的对照关系。大雀儿是人群中最忠厚的一个,也是最执拗的一个。经过生活锤炼,能吃能干是他的标志。墩墩则是个秉性还未磨定的急躁娃娃。他出来装台有着更明确的动机——娶媳妇。但是年年打工攒钱,年年彩礼涨价,几番折腾下来,他的动作开始慢慢“变形”。

  兀自出现的三皮,则跟顺子的个人生活绞在了一起。这就不得不说说刁顺子烦心也喜乐的家事。

  人到中年的刁顺子经历过两次婚姻。因为贫穷和疾病,两段婚姻都没能善终,倒是留下了两个女儿囫囵塞进了他的人生。快到50岁的年纪,他屋里又添了个自己用三轮车埻回来的新媳妇素芬。半路夫妻,难得合拍,但生活却被脾气乖张的女儿菊搞得鸡飞狗跳。素芬的到来,还带来了自己的“影子”——曾经暗恋她的学生三皮。而三皮则道出了素芬是杀人犯妻子的惊天秘闻。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说刁顺子是个不幸的人,几十年人生被无常和贫病被动重组着,几无还手之力。但他又是一个真诚、有韧劲和耐力的人。他时刻遵循着自己的人生准则——做个好人、存点好心、行些好事。面对被命运带到自己身边的女性,他总是施于最大的温情和爱意;在自己的伙计中间,他也总是担着最大的责任和风险。

  对于刁顺子这个角色,原著作者陈彦曾写道,他“不因自己生命渺小,而放弃对其他生命的温暖、托举与责任”。这就是刁顺子的庄重和可爱之处。也是凭着这点,他站稳了《装台》的舞台中央。

  都市为景:

  西京的腔调和滋味

  我们常说,奔行在现代化轨道上的都市,味道都变得相似,模样都变得一致了。但在看完《装台》后,我想很多人对这句话会多一层反思。

  奔忙的都市中,相似的、一致的是那些被现代化改造得很彻底的部分,有区别、有岁月感的则是藏在城市褶皱里的部分——是平民聚居的城中村,是味道不改的那碗面,是西北人烈烈耿直的性情密码。

  生活舒畅了叫“美”,没有问题叫没“麻达”,遇到耍心眼的小坏蛋会嗔怪一声“哈怂”,日常说话总是下意识地加声“呢”、多个“嘛”……《装台》作为一部落地西安的电视连续剧,首先做到了腔调上的地道。

  裤带面、臊子面、肉丸糊辣汤、腊牛肉夹馍……就像小津安二郎的日本市民电影那样,吃饭在《装台》中也成为了一件重要的事。这并不是对“舌尖文化”的妥协,而是因为“民以食为天”,在平民日常生活中,吃本就是头等大事。

  再细究起来,吃的食材不同、方法不同,也蕴含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理想。

  比如,剧里城中村的第一个万元户“黑总”,言谈都是大领导口气,但却把自建房全租出去,自己住在车里。他的出场戏就是煮面,在车的引擎盖下煮面。对他来说,早晨吃个炸盒子,都要忆苦思甜。这是搏生活、逃苦难的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再比如,顺子和唱昆曲的窦老师的一场对手戏中,俩人坐在路边吃粉汤羊血。顺子谈起自己最羡慕的人生——到点拿钱享清闲的退休干部。窦老师却宽慰他别看过去,别望将来,现在就最美,嘴里吃着的“辣子蒜羊血泡馍就最美”。

  这是“活在当下”的哲思翻译成西安平民语言后的又一种说法。羊血泡馍这种平民食物,便也成了圆融自得的世俗理念的载体。

  除了语言、美食,对城中村环境的真实复原,也是《装台》地域文化工夫的集中体现。

  为了营造城中村杂乱、热乎的烟火氛围,剧组搭出了一整条街。这条街狭窄、拥挤,两面支着各种摊位,头上吊着密麻的电线,还有红底黄白字的简陋招牌,以及水泥砖头裸露的楼面……

  刁顺子家的小院就挤在这条街上。这是一处空间设计极有意味的小院:女儿菊的屋子在二楼,顺子和素芬住在一楼带厨房的居室,院子对面就是三皮租下的能看清全院的单间。剧中,镜头在院子中游走调度、攀高进深,经常几乎不用一句台词,几人一触即发的紧张关系便不言而喻了。

  秦腔为光:

  台上的哀愁喜乐

  普通人的生活总是与行业、时代的律动节奏相关。作为一部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大剧,《装台》妙就妙在,于地道的西北风味和细入微尘的平民书写之余,还勾连起了秦腔艺术的沉浮及西安城的经济发展与变迁。

  文娱浪潮代迭,秦腔乃至整个陕西的地方戏曲都遭遇了时代冲击,成为了边缘艺术。

  虽然老一辈秦腔人有振兴地方戏曲、挽救民族文化遗产的心愿,但现实总不尽如人意。戏票难卖、工资难发、人才流失,乃至练功房的暖气都装不起,这就是秦腔团的生存困境。

  困顿之中,秦腔团的“能人”们开始自寻出路。虽然人心难齐,但这些人身上都还保有着对舞台和秦腔的眷恋。

  剧中,搞灯光的丁大师虽然派头大,但给团里的新戏调起灯来并不含糊;戏曲演员“二代”和“丹麦人”别的理想没有,就是想登台唱回主角;拉业务的铁扣主任虽然嘴里说着这“烂烂地方戏”,但对妻子“丹麦人”进茶馆唱秦腔的决定,还是满怀幽怨……

  更重要是,秦腔的艺术感染力并没有过时。

  当秦腔团新戏《人面桃花》上演时,本是被迫去“演”观众的城中村租客,却意外被感动得泪光闪闪,更不用说死心塌地为秦腔“装台”的顺子。有他们在,秦腔的复兴便有火种也有燃料。

  如果说秦腔团的兴衰是处于背景中的金线,那么西部经济发展的浪潮则被《装台》用诸多闲笔点化了出来。从黑总口中说的网红城市,到嬉皮餐馆、豪华酒店的建成,再到刁大哥感慨的大雁塔周边的变迁,当代西部的转型发展既有平地起楼的“惊艳”,也影响着普通百姓的日常。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百姓的生活也不会原地踏步。能在荧屏上看到那些坦荡善良的装台人踏浪而行,活成昂扬的平民英雄,美得很!(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