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健康城市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1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首份城市健康大数据报告出炉 过半城市指数低于相对均值

城市健康度有了衡量标尺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文图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1月11日   第 17 版)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评估指标体系框架第一、二级指标。

  伴随着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城市在面临“城市病”难题的同时,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状态及慢性病、精神性疾病等问题的大幅攀升。而近年来各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又对城市建设和治理提出了新挑战。

  眼下,健康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城市是否健康,又该如何评估?

  一直以来,由于城市健康影响要素纷繁复杂、区域发展不均衡、各个主体对此的理解和需求差异巨大、整体和细分的准确数据难以获取等原因,国内缺乏一套覆盖全国且可横向比较的客观评估城市健康水平的标准。

  近日,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联合研究编写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发布,构建提供了一把衡量城市健康度的标尺。

  “健康城市是动态过程,

  而非最终结果”

  讨论起健康城市的成长轨迹,要将时光倒回到1984年。那一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健康城市这一概念;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

  纵观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发展史,1989年,我国启动卫生城市创建,5年后,开始健康城市项目试点。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提出要“建成一批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示范市和示范村镇”。

  记者了解到,“清华城市健康指数”评估范围覆盖全国80个主要城市,含27个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是指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和53个一般地级市。

  评价结果采取“分级别”方式而非常见的“排名榜单”进行呈现,并从区域位置、人口规模、经济水平等多个角度开展解读和研判。

  “健康城市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最终结果,所以我们的评价标尺也是动态调整的。”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向记者表示,“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将通过长期并持续更新的评估监测,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引导城市建设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锻长板。

  深杭宁北沪并列引领型

  但均存在短板

  从评价结果来看,全国80个主要城市分为引领型、优质型、平均型、发展型、追赶型五个级别。

  位于引领型的城市为:深圳市、杭州市、南京市、北京市、上海市。

  记者注意到,引领型城市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类型城市,其中健康服务和健康行为的领先程度最突出,也就是说,其在卫健系统资源投入上相比其他城市具有优势。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五个城市名列前茅,但其自身均存在短板:深圳市在居民健康支出、健康水平和慢性病防治方面排名第1,但污染控制方面排名第55;杭州市在居民生活习惯、核心健康设施配置排名第1,但居民经费保障排名第47;南京市在经费保障、健康支撑设施方面排名第1,居民生活习惯排名第68;北京市在健康产业、植被绿化方面排名第1,居民生活习惯排名第53;上海市医疗服务、居民健康意识排名第2,核心健康设施排名第65。

  而优质型城市各项指标均属次优,在设施、环境和效用指标上与引领型城市较为接近。

  优质型城市中,一般地级市有8个,比中心城市多两个——广州市、成都市、宁波市、昆明市、厦门市和武汉市在中心城市中表现良好,均有部分指标成绩优异。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市,广东省珠海市,浙江省金华、台州和嘉兴市,山东省威海市,在53个一般地级市中健康水平表现突出,并优于其余的16个中心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金华市、常州市、台州市和嘉兴市这四个城市并非健康城市试点城市,但通过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专家:养老和体育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是建设重点

  从地区结果来看,东部地区在各方面均处于领先,尤其是健康效用、环境和设施方面优势突出,但健康服务水平与西部地区持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西部地区次之,健康服务和健康环境情况良好,健康行为与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但高于中部地区,在健康设施和健康效用方面亟待提高。

  中部地区总分落后,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尤其是健康服务、健康环境方面落差较大,仅在健康效用方面高于西部地区。

  需要留意的是,除引领型和优质型城市外,平均型城市26个,包括12个中心城市和14个一般地级市;发展型城市26个,包括4个中心城市和22个一般地级市;追赶型城市9个,均为一般地级市。

  “我国平均型及以下城市占比达76%,表明大部分城市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卫生城市转型升级健康城市亟待加速。”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向记者表示,各城市的养老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相对薄弱,是未来重点推进建设的内容。中心城市需重点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并提高社区医疗设施使用率;一般地级市则需在医疗设施、心理咨询机构等方面加强建设。

  此外,李栋特别提醒,从健康行为一项来看,北方地区需要关注成人体重肥胖人数问题,南方城市需关注人群不良睡眠问题,西南地区人群需加强控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