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东城职大作为社区学院的龙头作用,不断探索和提升社区教育文教助理队伍职业化水平,为学习型东城建设助力。”在近期举办的北京市2020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东城区文教助理教育培训”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东城区职工大学校长、东城社区学院院长景宝龙分享了项目经验,回顾了东城区文教助理队伍建设的历史。
东城区文教助理派遣制度始于1998年,由区教委从全区各中小学选拔优秀教师下沉管辖街道或社区,充实各街道、社区文教事务的组织和培训力量。2010年新东城区合并组建后,进一步强化文教助理在发展社区教育中的作用,逐步形成覆盖全区17个街道的文教助理服务网。
在社区教育中,文教助理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既是设计者,也是实施者。东华门街道智德社区文教助理组长邓春然主抓社区文教事务,同时也是社区书画班的授课老师。“学员都是退休之后来社区继续学习的老人,他们热情特别高,每天坚持练习,生活幸福感也增强了,”邓春然对记者说,“这对我也是激励。”
2003年,张立斌从东城区永生小学(现培新小学)教师岗转到体育馆路街道做文教助理,组织居民参加街道开展的各类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和竞赛。2010年,张立斌开始负责街道参与北京市级“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的评选上报工作。
在张立斌看来,社区中的学习榜样不仅才能出众,还能在街道学习型社区创建中发挥巨大作用。被评为2011年“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的张俊显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技艺传承人,在体育馆路街道开设的非遗项目普及班上,张俊显为辖区居民讲授面塑知识,并对居民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认证,极大激发了居民的学习热情。
“终身学习是我们引领社区居民逐步形成的生活方式,更是我们每位文教助理必须认真践行的重要职责。”邓春然表示,“只有拥有过硬本领,才能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相比学校,社区教育面对的社会生态环境更复杂、需求更多样。东城区职工大学以问题为导向,从师德修养、社区教育基础理论、工作技能与实务、教育科研能力、人文综合素质五方面对文教助理实施继续教育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开展新闻通讯员教育培训、组织参观社区教育基地等方式,提升文教助理履职能力。
同时,东城区进一步完善文教助理选拔使用的机制标准,吸引选拔多学科人才进入社区教育领域。自2005年开始,连续15年鼓励引导担任文教助理的老师撰写“社区教育工作案例”,提升了文教助理专业化水平,为社区教育后继者提供了学习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