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全域党建·海南

中国城市报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儋州市:为建设品质之城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12月21日   第 24 版)

  儋州市城北社区开展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近两年来,儋州市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海南省委决策部署,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摆在城市建设的突出位置,全力构建区域统筹、资源整合、多方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为建设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美好新儋州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党建引领

  强化组织保障

  儋州是海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濒临北部湾,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的城市。也是北部湾城市群重点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国家确定的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节点城市。面对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儋州市委深刻认识到,要扛起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儋州担当,加快推进城市发展,就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

  市委制定出台《儋州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通过三年时间实施思想政治建设、落细落小、强基提优、服务提标、达标提效、扩面提能、党员先锋、品牌打造、正风肃纪、基础保障等“十大工程”,推动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市委全会明确提出做好海南西部中心城市、全岛“菜篮子”、全省经济发展“壮劳力”、洋浦发展“助攻手”四篇文章,全力打造海南西部教育、医疗、文体、消费、服务“五大中心”,把党建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稳定剂”和“推进器”。在党建的坚强引领下,儋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省前列,城市功品质不断提升,聚集辐射功能不断增强。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儋州市坚持把战斗堡垒建在疫情防控一线,第一时间动员组织4571名机关党员干部、878名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奋战一线,1411支一线防控网格队伍和党员突击队全面加强属地联防联控。特别是积极发挥大社区党委“轴心”引领作用,联合辖区单位党组织和两新物业党组织,对城区那大镇48个住宅商业小区、19个农贸市场、11个超市,设卡设点值守;扎实做好“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的各项工作,一股股红色力量全力筑牢疫情“防火墙”;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抢抓时机复工复产,以超常规的认识、举措和行动,取得了超常规的实效。据有关机构统计,儋州市以271.62%的经济复苏指数(2—4月)领跑全国33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复苏排行榜。

  坚持创新发展 

  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建”。儋州市努力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找准定位、守正创新,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城市基层党建系统整体建设。

  在行政体制机制上守正创新。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儋州整合组建现代服务业和投资促进局(营商环境建设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极简审批”,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推行项目并联审批。整合政务服务职能,全面实施集成审批改革,将一些原本需要企业和群众到多部门、经多环节办理的事项,大幅度整合浓缩为一件事一次办,获得了市民认可的同时也被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关注点赞。申请开办幼儿园的孔女士说,过去需要跑五个部门递交的审批材料,现在只需要在一个窗口集中办理就行,省时省力,非常赞。

  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既事关完善城市功能,又涉及改善市民人居环境。儋州专门设立市土地与房屋征收局(市城市更新局),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六个一”项目推进服务机制,以城市更新的快速推进带动城市品质和民生保障水平的快速提升。

  番园棚户区改造项目是儋州市第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改造项目占地36700平方米,涉及土地面积272亩,共改造户数492户约1700人。儋州把党支部建在项目工地上,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市、镇、社区三级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动员群众,用真心换真情,有序推进番园棚户区改造项目工作,仅用3个半月签约率达到95.1%。那大镇王桐王龙城中村改造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796.87亩,涉及征拆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涉及约452户居民,征收补偿概算约21.68亿元。签约工作启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协议签约数量404户,签约率90.79%,发放补偿款和在办补偿款共10.24亿元,又一次刷新了儋州速度。

  在党建管理体制上守正创新。对规模较大的教育、卫健、农业农村、城市管理等机关党委(党组),配备专职副书记和专职党务干部,强化机关事业单位抓党建工作力量。建立完善“市委两新组织工委牵头抓总、行业党委归口管理、社区党组织属地管理”的三级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建立11个行业党委和5个综合党委,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提高至85%以上。通过设立大社区党委和两新组织行业党委,促进社区、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建融合发展。

  发挥整体效应

  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儋州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区,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在城区中逐渐形成了城中村、社区、国有企业、两新组织、党政机关等相互共存的格局,给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考验。儋州市着力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揪心事得到了有效解决。

  针对没有街道这一层级的实际情况,儋州市在城区那大镇设立东风、大同、城北、西干、东干等5个大社区党委,吸纳辖区单位行业、各领域党组织负责人以及业委会、物业企业中的党员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推行协调议事机制。实施“镇党委—大社区党委—辖区党支部”三级管理体制,从工作职能、人员力量、体制机制、资源配置等各方面,推动各类服务、管理资源向社区、向基层倾斜,赋予社区更大的基层治理权限。

  城北社区有近3.5万人口,总面积约为2.53平方公里,是儋州市人口最为密集的社区。城北大社区党委和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以“七中心、一基地、一热线”(党建服务中心、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残障人士康复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及社会创新实践基地,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社区党建和社区服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一年来服务群众13000人次,成为海南省大社区综合服务示范点和儋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亮丽名片。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机关单位和社区“双联双帮双带”结对共建活动,整顿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3个,市直机关单位47个,两新组织党组织15个,创建社区党建示范点2个,机关党建示范点6个,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5个。

  探索推进“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印发《儋州市关于完善上下联动机制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试点实施方案》,建立镇、村(社区)经常性、规范性协商民主议事平台。

  一天,在那大镇东风社区凯源小区二街,1台挖掘机施工时压坏水沟,造成长约60米的水沟坍塌、堵塞,消防通道污水横流,臭味熏人,环境卫生污染严重,严重影响附近100多户居民的正常生活。经过东风社区基层协商民主议事会民主协商,由那大镇政府出资疏通被堵塞的排污水沟,清理整段水沟污物,加固水沟边坡,重新预制混凝土盖板,对裸露水沟段封盖处理,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儋州市努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儋州的实践,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市组建各类调解组织328个,配备调解员1775名,并发动“乡贤五老”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逐步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852起,妥善处理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积案,

  儋州市以城市建成区范围内23个社区、村、居为基本单元,划分成124个网格责任区,由市镇领导、社区(村、居)网格长及网格员、市包点单位网格员、职能部门和两新组织网格员共同包点包网,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体系。建立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系统,将社区扫黑除恶、河长制、街长制、路长制和戒毒(康复)、互联网+基层警务、互联网+基层防范以及便民服务等统一纳入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系统,同时开设了9+X模块,有效推进了基层综治与服务工作的开展。实现社区“人地物情事”管理信息化,提升了社会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起初大家认为保洁是环卫工人的事,几年来市机关干部和社区干部带头参与劳动,社区变得更加整洁美丽,居民都主动参与美化家园。”社区居民罗女士说。在开展“一创两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中,“小网格”发挥了“大作用”。市委书记袁光平等市领导带头巡街,市直各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与社区干部参与劳动,组建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城乡清洁大扫除”、文明交通劝导、违章建筑拆除整治等行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5%,主次干道硬化率99%,地下水道管网覆盖率95.8%,城市道路装灯率100%、亮灯率97.6%,道路照明设施完好率98%。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13家。“那大镇比以前整齐多了”“街道干净多了”“路面宽敞多了”……城区大街小巷、农贸市场、社区环境等让人感觉焕然一新。城市在变美,不少老干部也由衷地竖起来大拇指为儋州的改变“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