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悦读

中国城市报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体悟博爱的人生情怀

——读季羡林散文集《我爱天下一切狗》

■李庆林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11月30日   第 19 版)

  “黄昏时分,我形单影只从村内走回家来,屋子里摆着母亲的棺材,门口卧着这一只失去了主人的狗,泪眼汪汪地望着我这个失去了慈母的孩子,有气无力地摇摆着尾巴,嗅我的脚。茫茫宇宙,好像只剩下这只狗和我。”这是季羡林先生《加德满都的狗》一文中的片段,不由得令人细品“伤怀”二字。

  季羡林六岁时被过继给叔父当儿子,从此离开了母亲。一直到他成年后,对母亲也只有过三次探望。而他母亲直到离世,身边也只有那条老狗不离不弃地陪伴。彼时的季羡林在与老狗道别时,看到它摇着尾巴舔他的脚,瞬间泪流满面。他要继续去国外求学,无法带走这条维系着母亲情感纽带的老狗,只得与之告别。季羡林也估计到了这条老狗流浪街头、寂寞离世的结局,从此开始深爱、关怀普天下所有的狗,他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弥补不能陪伴母亲的缺憾。后来,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时光的流逝,他更为宽阔地理解到,万事万物都要满怀慈悲地去爱、去真挚关怀,唯有这样,才能平复自己内心的诸多痛楚和诸多伤感。

  爱世间一切有情众生,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主题。

  《我爱天下一切狗》精选了季羡林先生从1934年到2003年间的42篇散文。这些文章中,季老给花草树木、猫狗鸟兔以及身边那些平凡生命皆赋予深情爱意,且字里行间生机勃勃。无论是宏大耀眼之物,还是生活琐碎之物,季老委实爱尽一切。他博古通今、学术专著等身,却喜欢闲暇时用平静真挚的小散文,直抵生活本质,拉近与人们沟通的距离。德学双馨的季老用生命体验告诉我们:唯爱能化解一切,使悲欢皆宁。

  我们从本书的很多选文中能深切领略到季羡林先生慈悲为怀的心灵脉络。他写道:“人间毕竟是温暖的,生活毕竟是美丽的。”他的文字总是春风化雨,不疾不徐:“前方是什么呢?老翁看到的是坟墓,小女孩看到的是野百合花……”“我真觉得,大自然特别可爱,生命特别可爱,人类特别可爱,一切有生无生之物特别可爱,祖国特别可爱,宇宙万物无有不可爱者……”季羡林先生依毕生学识,体悟和实践博爱的人生情怀,用爱动物、爱植物、爱人生、爱一切的心态对待世界,实为人生至高境界。

  爱天下一切狗,爱花草,爱生命,爱世界……季老的人生信条里,恐怕不止这些。“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品读季老的文字、品味他的人生态度之后,我想,这种力量也会在我们的心中愈发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