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产经

中国城市报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

为企送上满意电 让民用上暖心电

■中国城市报记者 冯雅君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11月30日   第 16 版)

  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鑫品佳园小区充电桩进行“体检”。

  如皋市鑫品佳园小区居民使用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对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来说,“流程审批繁、部门跑不完”曾是贯穿项目进程各个环节的难事、愁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江苏省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文件精神,今年5月,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联合如皋市行政审批局推出“电力接入工程项目审批一件事”服务在江苏政务服务网上线,成为江苏省首个上线政务服务网的用电专项“一件事”项目。

  部门联办、数据共享、流程优化……截至目前,如皋市“电力接入工程项目审批一件事”已从“获得电力”环节助力全市多个工程建设顺利提速,极大提振了城市经济发展活力。

  “我周一在网上提交了电力接入申请资料,周五所有审批就全办结了,现在项目审批效率真是太高了。”接到供电部门通知的如皋市中医院电力增容项目负责人葛仁斌对此深感惊喜。

  打通部门壁垒,

  用电审批从“到处跑”

  到“一件事”

  如果没有“电力接入工程项目审批一件事”服务,如皋市中医院新建的内科病房综合楼要接上电至少还要等上10天。

  “类似中医院项目这类在城区实施的电力线路新建和改造相对比较困难。”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纪斌斌向记者介绍电力接入工程所牵涉的相关方面,“大多数电力线路的铺设引入都会经过城市道路、绿化带甚至树木、桥梁,这就需要市政、园林、交通、公安等多个部门对线路方案和用地出具审批许可。”

  这也意味着电力接入申请人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跑功”——“拿着材料一个部门接一个部门跑,材料拿错了得重新跑。要是跑错了顺序或者不知道该往哪儿跑,时间也就会被一天天耽误了。”葛仁斌说,得益于“电力接入工程项目审批一件事”服务上线,他无需体验“人在囧途”。

  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如皋市“电力接入工程项目审批一件事”页面,记者看到整个申请流程被划分为申报须知、申报信息、上传材料、申报告知四个步骤。“事项选择”栏下列出了包括线路方案设计审查、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审批等电力接入可能涉及的8个事项,客户可按需勾选审批事项,并根据“受理条件”和“申报材料”说明在网上完成材料提交。

  据了解,客户提交材料后,“一件事”统一受理审批平台会实时更新数据,各相关部门将在最短时间内同步完成申报事项的审批。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进一步打通各系统信息数据的共享通道,将客户办电所需的营业执照、项目批复(备案)文件、建设用地(工程)规划许可等证照信息向市大数据中心集成、共享。

  “审批流程从串联改为并联,提前了客户的用电时间。”纪斌斌表示,“客户只需要提交申请,后续流程由电力公司负责完成,保证全部审批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给客户明确答复。”

  为满足无法线上提交审批申请的客户需求,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电力接入一件事”服务专窗,客户无需前往各部门申办,只需在窗口一次性填报表单并提交相关材料。“一件事”窗口工作人员现场确认材料后将其流转至各部门快速办理。

  据葛仁斌介绍,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还会为客户安排一名客户经理全程指导,提升了用电项目的建设速度和用电客户的获得感、幸福感。“我们不用再跑,他们把服务送到了身边。”葛仁斌对享受到的全方位服务赞不绝口。

  定位于城市发展的服务者和建设者,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不断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不仅通过推动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优化了电力营商环境,还持续探索完善城市生活场景,将便捷服务设施带到小区居民的家门口。

  根植社会责任,

  小区充电桩从没处找

  到便利充

  “新能源汽车清洁环保、性能好,就是充电桩不好找。”2016年,如皋市鑫品佳园小区居民周建军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谁知小区物业不让安装充电桩,“没办法,我自己从二楼拖了一根电线到楼下充电,一楼的邻居不干了,说有安全隐患,去找物业投诉,此后我只能到外面找共享充电桩给汽车充电。”

  随着我国推进交通能源战略转型和低碳绿色发展,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如皋市居民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已实现“城区每个小区均有新能源汽车”。目前,如皋市集聚了6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成为江苏省内最大的整车制造基地,产业和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不仅在如皋市,全国范围内都普遍存在着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特别是在充电需求大但停车位紧张的居民小区,其中又以老旧小区的供需矛盾最为突出,周建军所居住的鑫品佳园小区即为一例。

  充电难影响了城市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购车热情,制约了城市新能源汽车企业以及整个产业的发展后劲。在国家及省市相关政策精神指引下,2019年12月,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与国网江苏省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鑫品佳园小区的物业方江苏正大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鑫品佳园小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协议》签订后,鑫品佳园小区在3个汽车停车位处建设安装了1台快充充电桩和2台交流充电桩。目前,小区充电桩每天可服务新能源汽车8辆次。“供电公司和物业推进充电桩进小区,征求居民意见,我第一个签字同意。”周建军说,“现在我在小区里就能给车充电,方便多了!”

  在此基础上,今年3月,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承接实施了“小事一‘桩’,大有可为——社会责任根植电动汽车生态圈构建”项目,以服务居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为根本目标,探索创建小区公用电动车充电站建设运维新模式。

  难题变经验,

  探索小区充电桩

  共建共赢新模式

  “让充电桩顺利进入小区服务居民,这个过程其实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我们一直在探索尝试解决办法。”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社会责任根植项目总负责人李勇告诉记者。

  在鑫品佳园小区决定安装充电桩前,小区所属的正大物业公司经理蔡芬芳曾存在疑虑:一是担心充电桩施工需要挖开路面,影响居民出行;二是不了解充电桩的运营方式,害怕运营不好,小区居民会投诉或拒缴物业费;三是担心充电服务费的分配影响收益;四是不了解充电桩技术,担心物业不能胜任维护责任。

  除了物业经理提到的问题,据李勇介绍,如皋地区2017年以前建设的居民小区地下车库配电网设计没有将充电桩配电容量需求考虑在内,另外大部分老旧小区更是没有地下车库,地面也没有预留车位。“这就需要小区开发商、物业公司、新能源汽车企业、设备供应商、供电公司等相关方提前规划好充电桩建设区域,才不会出现房子卖完了、车卖完了再去找充电桩的情况。”李勇说。

  针对蔡芬芳存在的疑虑,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营配部新能源专职夏继平与国网江苏省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客户经理陈建军多次上门解答,明确物业公司责任和利益。签订《协议》后,三方建立起例会机制,即每月召开一次工作协调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会,及时解决充电桩运营中遇到的问题。

  在李勇看来,如何说服小区充电桩安装各相关方有足够意愿达成合作协议,是社会责任根植项目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和难点。为此,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开展广泛调研,明确各方资源优势和利益诉求,以共赢为前提推进牵头对接,并提供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今年6月,在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实施项目的推动下,国网南通供电公司联合南通市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南通市贯彻落实<江苏省电力条例>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新建居住区应按不低于总车位30%的比例配建充电设施,同时对未建设充电设施的车位应预留充电设施建设条件”。

  “希望通过努力早日在如皋市形成多方共建电动汽车充电桩新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典型经验。”李勇表示。(图片由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