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产经

中国城市报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

兔儿跳人欢笑,脱贫致富有诀窍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文 全亚军图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11月16日   第 16 版)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肖庄镇小高村兔文化博物馆外形采取了仿生学设计,格外引人注目。

  兔文化博览馆采用展板文字、图片、标本展品与零距离喂养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兔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11月中旬,鲁西大地气候逐渐转凉,但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肖庄镇小高村许多养殖户心里都暖烘烘的。当地养殖户李玉喜一边给兔子添加饲料,一边仔细察看兔子的生长状况。“这250只兔子可是俺家的宝贝啊!一只兔子赚5元,一年养8茬,算下来一年能赚上万元钱呢!”李玉喜高兴地说。

  小高村曾是茌平区34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全村近300人,其中一半是贫困户。上世纪90年代,村里土地贫瘠、农业设施落后,村民们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用地排车拉水,一瓢一瓢地给玉米苗浇水,那时候是真难啊!”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的苦日子,小高村党支部书记高化金眼睛湿润了。

  2015年7月,茌平区财政局扶贫工作队的到来,让小高村看到了希望。工作队帮村里引进了山东汇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起了肉兔养殖基地。在山东汇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小高村的肉兔养殖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小高村也在茌平区率先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贫困户变身“兔管家”

  如今的茌平区,除了小高村外,许多地方都能见到全家养兔的情景。有趣的是,许多兔子根据种类安置在不同的兔笼中,而每个兔笼中生活的也都是兔宝一家。

  “家养几只兔,不愁衣鞋布;家养百只兔,走上致富路。”在茌平区养殖户韩秀军眼中,这句话不仅是顺口溜,更是她新生活的写照。

  “上一窝兔子刚卖走,这一窝再过40天就能卖钱喽!”干净的兔舍,现代化的兔笼,韩秀军随手抓起一只白兔说,“瞧它长得多好。”

  韩秀军今年37岁,肢体二级残疾,由于行动不便,过去她只能在家里做手工零活,一天仅赚10元。今年3月,肖庄镇政府协调资金,联合当地肉兔养殖企业,用了一周时间,把她家中废弃的猪圈改造成兔舍。

  “企业送我200只种兔,免费教我养兔,还给我饲料。兔子养好后,他们再以每只5元的价钱回购。”韩秀军高兴地说,“第一窝兔子卖了950元呐,一年能养8窝兔子,努努力今年能挣1万元。”

  前几天,韩秀军特意从网上买了件新衣裳,庆祝自己开启“养兔生涯”。

  养兔投入少、成活率高、收入可观,且不需要费太多体力。在茌平区,像韩秀军一样与企业签回购协议,足不出户就能挣钱的还有20多户。

  重点发展养兔产业是茌平区政府及当地畜牧业龙头企业多年前对全国兔市场进行大量调查后作出的决定。“当时我们发现,该产业发展普遍落后,无论是从养殖模式还是营养观念,比猪、鸡饲养至少要落后十年。”区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还发现,川渝地区消费掉了全国近1/2的兔子,但当时却因缺乏技术养兔子的人很少。可以说过去兔养殖产业有规模企业但没规模效益,养殖技术和经营模式非常落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建立兔养殖基地,带动当地贫困户参与到兔子养殖产业中,成为政府及企业的共识。

  2016年大年初二,茌平区政协在一次下乡调研过程中发现,山东汇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茌平县胡屯镇建的一处基地经营效益显著,随后便将该项目上报至区财政局。当时被列为省定贫困村的小高村正愁无项目引进,便与区财政局协商,在政策支持下新建了养殖基地。

  回忆当时建设基地的场景,有老人表示,第一批新生兔的生活环境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连兔箱铺设材料都经过了严格筛选,以便为兔宝宝生长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

  数年来的产城融合发展使茌平区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小高村一地,做得较好的养兔专业合作社一年就能挣20多万元。

  可以说,“兔子军团”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小高村地瘠人穷的命运,原本靠天吃饭的贫困户变成了“收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兔管家”。

  产业带头人

  当起了“兔司令”

  “村民替我们养兔子,我们再把兔子卖出去,村民挣大头,我们挣小头。”山东汇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守岭道出了自己的生意经。

  山东汇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自2016年4月被茌平区财政局引进后,企业以每亩千余元的价格,流转了小高村40多亩土地,建设了年产40万只商品兔的标准化肉兔养殖场,形成了一条从育种、养殖、屠宰到生产兔粪有机肥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了周边近百名村民就业。

  接受记者采访时韩守岭笑称,当地老百姓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兔司令”。

  “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从事畜牧行业,至今已有30年。”韩守岭回忆起自己的经历,不无感慨。最初10年,韩守岭在茌平县畜牧局工作,1999年从畜牧局调至该局下属一具有事业单位属性的饲料企业当负责人。“起初接手时,企业效益可以说一直处于低迷不振状态,后来通过与同事反复研究查找原因,企业渐渐有了起色。”韩守岭说,大约在2007年,企业迎来扭亏为盈局面,发展也一度呈现向好态势。但后来由于事转企改制中出现一些问题,致使某些产业因此暂停。

  记者梳理资料时发现,90年代初,我国饲料加工产业中发展最出色的当属蛋鸡饲料,特别是在山东省济南市靠西地区一度成为该行业发展的佼佼者。后来许多企业见状纷纷加入进来,并采取降价手段进行市场竞争,企业利润十分微薄。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多元种类的养殖与屠宰,其中也包括山东汇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关注的肉食兔类。

  截至目前,山东汇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第二大体量肉兔基地,形成了一条从育种、养殖、饲料、屠宰、有机肥完整产业链。韩守岭表示,借助大量市场调研及养殖实践经验,该公司在茌平区的兔养殖产业已成功找到一套适合当地环境的养殖模式。

  文旅融合

  延伸了“兔链条”

  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发现,在茌平区小高村东北方向,一座仿生设计建筑格外吸睛——红眼圈、长耳朵,胖嘟嘟的身材,这是一座建成于2018年的中国兔文化博览馆。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这个博览馆再次成为“网红打卡地”。来自茌平区和周边县市的众多游客来到这里,欣赏萌宠,尽情游乐,体验乡村旅游的舒适与惬意。

  “博览馆不仅延伸了小高村兔产业链条,还为全镇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中国兔文化博览馆负责人韩行说,去年国庆节期间,博览馆日均接待游客达1万人次,成为继中国圆铃大枣生态园之后,肖庄镇又一个火爆的旅游景点。

  提及兔博览馆建设,韩守岭很高兴,他说茌平县财政局对兔养殖以及博览馆项目的建设支持力度很大,仅2016年一年,该局局长117次来到小高村,帮着出谋划策,跑手续。

  据了解,兔文化博览馆建设经过了精心选址,该馆周围旅游发展潜力较大,等周边设施发展起来后,就会形成以兔为主题的旅游扶贫项目,届时不仅可以带动小高村、肖庄镇的发展,乃至整个山东西部地区旅游也会因此活跃起来,真正实现务工就在家门口、赚钱养家两不误的目标。

  对于兔产业未来发展方向,韩守岭说,目前兔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下一步打算通过与各大研究院所携手,继续加大对兔产业的研发力度,争取形成以兔养殖为中心,包含旅游文化在内的多产业链条协同发展,切实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兴产业、送岗位、促振兴,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接二连三地给小高村“送礼”,帮助小高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