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各地实践

中国城市报 2020年11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党建引领“近邻”情 党群共建幸福城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黄晓东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11月09日   第 20 版)

  德化县组织党员到社区、居住小区报到,开展移风易俗普及宣传活动。
  德化县委组织部供图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是千年古瓷都,城区及周边陶瓷产业高度聚集,全县72%的农村党员群众进城务工经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6%。面对城镇化带来的组织碎片化、邻里陌生化、群众自治难等新情况新问题,德化县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邻”理念,通过建强组织、合力提升、邻里自治,有效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统筹上更有广度、引领上更有力度、服务上更有温度”的“近邻”党建工作模式,营造小城有大爱的良好社会风尚,让群众在城市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体推进,

  构建城镇化大党建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德化县委立足“大城关”发展实际,变社区党建为城市全域党建,变依靠基层社区“单兵作战”为各级党组织“协同推进”,以全域规划、全域整合、全域引领增强近邻整体效应。

  完善组织架构,变“薄弱点”为“新亮点”。按照“邻里划分到哪里,组织就跟进到哪里”,对符合条件的居民小区、城市商圈、产业园区,组建建制性或兼合式邻里党支部51个,推选党员街巷长、党员楼长201名,构建“社区‘大党委’—社区党支部—邻里党组织(居民小区党组织)—党员街巷长、党员楼长”四级组织体系,着力消除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薄弱点”。通过层层划分党员责任区,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治理的“末梢神经”、每家每户。同时发挥党组织作为党的肌体细胞功能,在疫情防控、文明创城中,组织党员带头垂范、冲锋在前,在一线发光发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近邻”党建新亮点。

  推动双网融合,变“两家人”为“一家人”。整合城市基层党群工作者和网格员两支队伍力量,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和党群工作者业务熟等优势,做到基础信息“一次采集、多次使用、一家采集、多家使用”。开发建设集应急指挥中心、智慧信息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综治中心为一体的社会治理联动中心,建立全要素基础数据资源库,推行“所有服务管理事项入网、所有服务管理人员进格”模式,通过网格履行党员管理、综治平安、法院执行、食品药品监管、环保监管、调解等职能,提升党员直接服务群众信息化管理水平。今年来,通过平安小喇叭、社区微信公众号、小区业主居民交流群推送防疫知识、便民服务等信息2.7万余条次,通过线上结转处理群众诉求5000余件,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8000多人次。

  多方联动共治,变“多头管”为“共同管”。把握“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和内在活力”这个关键,把社区、驻区单位、文明片区挂钩理事单位、非公和社会组织、流入社区党员联动起来,打破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局面,完善联建共建机制,组建22个社区“大党委”,推行“三联三共三双三保”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模式,以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抓、和谐共建,组织优势得到充分彰显。吉祥社区“大党委”联合辖区学校共同设立的“四点半”学校,不仅让学生们可以免费学习新知识,培养爱好兴趣,还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分类施策,

  凝聚城市基层治理合力

  坚持从基层治理的角度来思考“近邻”党建,以群众的视角来补齐政策上的短板,聚焦居民小区、商圈、工业园区等不同领域重点问题,因地制宜出实招,打通淤点堵点,让“近邻”文化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

  延伸到居民家门口,打造宜居生活圈。立足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作,细分开放式和封闭式小区,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多元化模式。对开放式小区,深挖“近邻”文化脉络,发挥老邻居、老朋友情感上的熟络关系,建立信息收集、首问负责、表扬激励等机制,激发201名党员街巷长、党员楼长、网格员经常深入自己的“责任田”,联系服务群众,实现“坐等群众上门”到“主动服务群众”的转变。龙东社区景苑花园小区针对小区楼道无人清扫、业主停车难、停车混乱等问题,11名党员楼长挨家挨户做工作,发动业主集资聘请清洁工人打扫楼道、统一规划停车位和设置智慧停车系统等方式,推动小区邻里关系和小区治理的有效提升。对封闭小区,加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依托物业用房或闲置公房,建立“近邻驿站”作为党支部的活动场所和服务网格居民的重要阵地,设置会议、活动、办事、培训等多样化功能,打造开放、集约、共享的社区邻里“一刻钟服务圈”,让支部建在小区里,工作做在邻居里,活动办在大门里。

  拓展到街区“商铺旁”,打造营商服务圈。聚焦商居混合社区,探索友邻善治模式,通过资源共享、治理联做、服务联动,构建商圈党建综合体,破解商铺和居民摩擦冲突、商家之间针锋相对、商家与社区隔阂等老大难问题。针对商户噪音油烟扰民、经营环境差等现象,由政府出资升级改造农贸市场、老旧商圈,党员商户带头落实门前三包制度,部门联合有序拆除各类违法建筑,城市环境更加整洁,城市秩序更加规范,呈现出心齐、气顺、劲足的发展局面。健全完善共商共治的对话机制,搭建协商平台,开展圆桌自治会等,推出居民和商家之间双向服务,有效解决商居之间的矛盾,促进居民安居、商家乐业、共享繁华。兴南社区探索“小区党支部+小区居民+商户”共建模式,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居民完成指定的服务内容进行评星定级,党支部引导商户给予居民、星级户消费折扣等优惠福利,实现商家和住户的良性互动、打造温情的邻里关系。

  布局到企业心坎里,打造就业创业工作圈。将“近邻”党建工作理念延伸到工业园区,创新建设产业链党建联盟,把产业链上的企业团结起来共同发展。由涉企部门选派党建指导员到企业报到,发挥党建联盟“内联外通”的协调联动优势,为园区企业排忧解难,引领园区产业链上的企业互帮互助。指导东顺企业联合党支部创新“双联工作机制”党建模式,针对党支部所覆盖的24家片区企业因生产淡旺季不一造成的产能不均问题,采取企业间二次“发单”、我们调剂员工到邻近企业“帮工”等措施,有效调节企业订单,让企业有钱赚、员工有活干,促进片区企业协同发展。

  “四邻”共建,

  提升基层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推行“近邻党建”模式,就是要最大程度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位居民知晓,让每户居民参与,从“众口难调”中找出“最大公约数”。通过将红色元素融入邻里自治,从“近邻帮、近邻乐、近邻宣、近邻议”四个方面入手,推动“近邻有形覆盖、服务有效落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近邻帮凝聚服务力。我们开展以“瓷名天下、爱满德化”为主题的爱心幸福城创建活动,募捐爱心专款及物资2300多万元,持续举办爱心厨房、爱心理发、爱心义诊、爱心电工等系列爱心公益活动,推动爱心志愿服务、弘扬我们爱心文化、涵养爱心公益新风。吸纳小区内的医生、教师、在职党员等爱心志愿者组建近邻帮帮团,常态化开展“党徽在邻里闪光”“志愿服务进邻里”等主题党日活动,示范带动小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到邻里互帮互助中来。今年来共开展爱心厨房等帮扶活动500多场次,3.8万人次参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弘扬小城大爱的瓷都新风。

  近邻乐凝聚向心力。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思路,推行“文明称号携手创、弱势群体携手帮、文体活动携手办、优化环境携手管、阳光义教携手做”的“五携手”共建模式,利用元旦、端午、中秋等节日开展包粽子、博饼、四点半学校等邻里文化活动吸引居民群众走出家门,参与社区邻里文化的创建。我们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充分调动各小区文艺团体的积极性,用南音、广场舞、木偶戏等文化形式,将党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等内容融入文艺作品,用百姓话讲述百姓事,让邻里活动真正融入群众、根植群众。同时,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邻里守望·幸福家园”等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近邻宣凝聚带动力。积极做好近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宣传文章,通过社区公众号、小区商圈街巷微信群、宣传栏和集中宣讲、入户走访等形式,深入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项惠民政策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街巷、进家庭。我们依托党员中心户、邻里互助之星,以弘扬传统优良家风家训为契机,发挥党组织牵头作用,组织1.3万多名党员即时承诺,带头传承勤俭节约美德。龙井社区坚持“一月一主题”,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和商业街区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商户和市民落实“公筷公勺”公约,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有效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商户和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共鸣。

  近邻议凝聚和谐力。搭建近邻共商共评共监督平台,我们建立“诉求联通”机制;以群众需求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导向,从定期面对面走访听取意见、发放需求问卷逐步拓展到支部书记微信群即时互动了解,实现线上线下有效互动,形成有效议题;对群众内部能解决的问题,由党支部定期召集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商议解决;对内部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或居民诉求,由党支部提交社区“大党委”党建联席会商议解决;对问题的处理结果进行公示并接受群众的评议。驻区单位、文明片区挂钩理事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为居民群众服务情况,除接受社区“大党委”考评外,同时参加组织关系所在单位考评,促进驻区党组织、在职党员主动作为、履职尽责。东埔社区百德小区探索“进门问事、线上论事、联席议事、齐心办事、群众评事”的五步工作法,收集和协调解决社区居民矛盾35件,办结率达100%,实现小事不出区、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