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静音车厢”值得推广吗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02 版)

  背景:

  今年年底前,京沪高铁将推出“静音车厢”,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通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购票时可自行选择。12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将正式实施,其中新增了针对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车厢喧哗、“熊孩子”哭闹和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行为被曝光,车厢噪音不断引发争议和矛盾。因此,这些新举措一经推出就在网络上引发大量关注与讨论,网友纷纷表示:“非常期待,建议全国推广。”

  @陈雷:“静音车厢”只是试点,如何落地做实,还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搞“一刀切”,要注意将人性化的追求贯穿始终。服务层面要更加精细化,考虑更多人的正当需求,即使相关需求是有差异的、个性的、多元的。比如,在恪守公共文明底线的前提下,为带孩子的乘客提供相应的空间。

  @李喆:设置“静音车厢”,不意味着在其他车厢可以肆无忌惮地制造噪音。选择“静音车厢”相当于订立了一份契约,相关部门升级服务的同时,公众也要以相应的公德标准要求自己。作为旅客,既然选择“静音车厢”就要遵守相关规定,不管是在什么车厢,只要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要遵守乘车规则、遵守社会公德,进而推动自律升级。

  @顾骏:公共场合尽量不要打扰别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准,在公共场合安静是非常合理的诉求。未来可能落地的“静音车厢”不应该成为“特区”,而是应该起到示范性作用。

  @高卉辰: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推行“静音车厢”还需解决好可能存在的衍生问题,如“静音车厢”的位置和票价等该如何设立、如何制定“静音”标准、怎么处理不文明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