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9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走近文化创业者、传播者:

让传统文化成吸粉网红,要跨几道坎?

■中国城市报记者 冯雅君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9月28日   第 12 版)

  北京南锣鼓巷的国潮文化店铺。冯雅君摄

  汉服店铺掌柜阑之(丁冲冲)参加华裳九州的汉服走秀。受访者供图

  陈楠在进行甲骨文创意设计。
  受访者供图

  9月19日,江苏扬州马可波罗花世界“国潮韵·世界风”——国潮文化旅游季开幕,国风、国潮、国心、国货、国食是旅游季活动的五大板块;在8月的第32届深圳国际玩具展上,旗袍娃娃、多宝盒积木等国潮风格玩具成为整个展览热议的亮点;在北京,从南锣鼓巷南口牌坊一路向北延至鼓楼东大街,也聚集着非遗技艺、京扇子、养生中草药、糖人糖画等数量众多的国潮文化店铺,虽没有旅游季、展览等的特色活动和游览期限,但整个区域每天仍游人如织、热度不减。

  其中一间文创T恤店刚创立不久,橱窗玻璃上打出“原创国潮”四个大字,屋里墙上写着一句话:“以设计复兴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对任何一个矢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业者来说,这句话都可谓是奋斗的终极目标,但前行之路却道阻且长。

  “希望汉服文化可以突破爱好者的小圈子”

  2019年5月,杨梦开在北京鼓楼东大街的汉服体验馆开始试营业。就算不是周末,每天也有不少汉服爱好者挤进这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店铺,在一排排精美服饰间穿梭忘返。除了租、卖汉服,体验馆还提供妆造和拍照服务。

  在华服笑靥背后,杨梦清楚选择这条路的艰难和迫切。

  与汉服结缘前,杨梦每到一个国家,都喜欢体验当地传统的民族服饰。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印度、斯里兰卡有沙丽,越南有奥黛……但当她思考中国的传统服饰时,却一时不知该如何定义。

  通过查阅文献对比,杨梦发现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在几千年的对外文化交往中不断影响着周边国家的衣冠制式。

  “既然我们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应该把它找回。”2018年夏天,杨梦萌生了创业想法。在随后9个月的时间里,她先后谈了不下100个投资人,大多数人并不理解看好。“一盆又一盆冷水迎头浇下去,甚至有人觉得传承汉服文化就是在做穿越梦。”杨梦对记者说。

  在杨梦产生创业想法的同年,阑之与朋友在杭州合开了一间汉服实体店。

  阑之本名丁冲冲,“阑之”是他在汉服圈的代称。汉服爱好者之间又互称“同袍”,取自《诗经·秦风·无衣》里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014年,央视播放的纪录片《新青年》新一集“矢志青春”讲述了汉服爱好者雪飞筹备射礼仪式的故事。彼时正读高三的丁冲冲在电视机前看得目不转睛。“从那开始,我疯狂迷上了汉服。”他说。

  2018年丁冲冲大学毕业,父亲资助了他2万元,他第一个念头就是从事汉服相关工作。“我们汉服圈有个群体叫‘古墓派汉服党’,就是依据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来复原服装。”丁冲冲说,“汉服是祖先留下的文化,我们不能改动基本样式,但可以在色彩和纹样上做一些创新。”

  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中汉服文化传承人楚艳说:“我们不是要回到古代,而是要找回中国的审美精神和文化自信。”而杨梦和丁冲冲当下最大的愿望,是汉服文化可以突破爱好者的小圈子,被更多人接受和了解。

  纪录片“矢志青春”的最后一幕,雪飞身着明代射礼服走在北京川流不息的街上,回头对镜头说:“如果有一天我走在街上,人们不会用奇怪的眼光看我,也不会问我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这就够了”。

  “想把甲骨文请下神坛”

  9月22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开始在个人工作室的公众号里发布手稿本里的绘画,题目为“本上涂鸦”。除了绘画图案,陈楠的手稿本里还保留着大量笔画弯曲的甲骨文字形,每个字旁配以详细的设计说明。

  从2017年开始,陈楠陆续推出基于微信设计的8套原创甲骨文表情包,涵盖生肖、问候语、成语、流行语等多个主题,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比如成语“火冒三丈”运用动态动画形式,四个原本形态正常的甲骨文文字突然线条向上拉伸,像是爆发了争吵抗议;流行语“怎么可以吃兔兔”从憨态可掬的小白兔口中喊出,其中“兔兔”两个字还原了甲骨文字形……

  陈楠对甲骨文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他刚进入高校教书不久,在参与一个关于艺术与科学的研究课题时选了甲骨文作为研究对象。在陈楠看来,汉字的使用是中国文明从未间断的见证和记录。“但如果我随便拉住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问‘楷书、草书、隶书的关系是什么’,这个学生多半会懵住。”陈楠说。

  “我有个法国汉学家朋友,他说现在的中国教育里缺乏对汉字形、音、义的学习。”陈楠对记者说,“其实回想我们从小到大的课本,会发现真是这样,但在古代,语言文字学被称为‘小学’,是打基础的学问。可见,推动汉字相关知识在年轻人中的传播和普及还任重道远。”

  “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宾先生曾在书中表达过这样的看法:如果甲骨文书法要用甲骨文文字学来指摘的话,就会变成少人关注的高深的东西。这带给了陈楠启发,他想把甲骨文请下所谓“高深学问”的神坛,引发更多人的兴趣。

  他开始尝试通过数学网格展现甲骨文的美感,果真发现甲骨文中充满了贴合网格的各种线条。他又进一步探索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甲骨文传播——人们根据图画在屏幕上写出自己认为的甲骨文,如果与实际字形接近,人工智能就能识别并转化成交互设计动画片的一部分。

  “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进行古文字的设计和学习。”陈楠说,“中国设计师再也不会在任何图纸上都加几个英文字母,相反很多国外品牌开始运用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创意。”

  “完成嗅觉维度上的文化输出”

  一周时间内,王斯文跑了两趟南锣鼓巷,为的是寻香。

  她想找一款木调香水,用气味还原儿时记忆里的场景:坐在祖父旧书房高高的榆木凳上,伴着桌上的笔墨纸砚一人安静地翻动书页。为此,王斯文几乎闻遍了国外大牌,但总觉得味道怪怪的,直到在香遇沙龙香水店里闻到那款“书香墨檀”。

  “嗅觉在那一瞬间还原了记忆,连带着情感也一下被击中了。”王斯文说,她兴奋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状态,介绍自己和这个源自上海的香水品牌因香而遇的经历,店中香气被她描述为“独特的中国香”。

  “‘书香墨檀’香水的创意来自一个经常用中国风信纸给我们写信的顾客。”香遇沙龙香水品牌创始人李婧介绍说,“她觉得现代化的沟通方式无法传达笔、墨、纸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希望找到沉浸在书墨文化氛围中的香气。”

  王斯文第二趟进店,是带朋友来寻最爱的青梅香气。“青梅煮雨”这款香水满足了她们对青梅酸甜清香气味的场景设想——国风少女默默吟诵“香满袖。叶间梅子青如豆”。

  在李婧看来,一方面,香水是艺术性和文化性的载体,国内香水品牌根植于中国文化,使用主体是中国人,因此能准确传达中国的文化态度、找到中国人心中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国内品牌重视也更便于倾听国内消费者的需求,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年轻消费者普遍愿意和品牌一起创作、一起成长。

  李婧记得自己初学调香的时候,老师在课上提问最能代表中国的花是什么,很多同学说是牡丹,雍容华贵,但老师却说是桂花。“开始不理解,后来到上海生活久了,一闻到桂花香,就知道临近中秋了,成了记忆中的味道。”也因此,品牌中多了一款香水,名为“一捧桂花”。

  “我们已在全国15个城市开设了25家门店,其中很多都开在景区、商业区,吸引很多外国人进来体验。当他们喜欢并带走这份中国传统味道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完成了嗅觉维度上的文化输出。”李婧说,“中国文化包罗万象,我们只需要把自己能够传达的一部分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