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9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人才下沉基层助力城市治理升级

■张全林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9月28日   第 02 版)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显示了年轻人才开放、多元的职业选择。但不久前,关于高学历毕业生入职街道办的新闻再次引发网友热议。

  “优秀人才下沉街道”引发网络热议,说明人们对人才供需变化还缺乏认知。名校生入职街道办,说到底还是供需的契合。街道办是名副其实的基层,在省级市规格为处级单位,地级市为乡科级单位。无论规格高低,街道办要干的事都是一样的,主要承担辖区内城市管理和服务,内容大致涉及一百多项。如今,街道办所涵盖的工作内容、管理方向、服务方式都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所需求的人才结构和层次与往日大为不同。尤其在数字化社会治理的语境下,很多工作专业性强,亟须更多高学历广博知识人才的支撑。街道办职能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相应的专业人才到了基层,岗位需求与专业技能相匹配,所学完全用得上。街道需要优秀人才,人才乐意到街道去,这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宽了视野,提供了新的选择。

  街道延揽研究生不算“高攀”,研究生到街道就业也并非“低就”。名校毕业生需要到基层历练,用所学服务社会,基层也需要引进名校生提升工作水平,这同样属于供需对接。街道愿意给出优厚条件,名校生愿意去,“你情我愿”,顺理成章。长期以来,基层事多人少,一人多岗、一人多职的现象十分普遍。街道一级的职能权力有名无实,条件简陋、待遇低、进步空间小,导致很多基层干部不愿意留在基层发展。加之监督检查频繁,常常是看的比干活的多,“数豆子的比种豆子的多”,这种现象正是基层治理的短板。近年来,政府在政策层面向基层倾斜的力度比较大,待遇提高不少,对名校毕业生也产生了吸引力。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是优化“中国之治”的必然需要。

  从实际需要看,优秀人才到基层去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像杭州市余杭区的很多街道,以及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等,高新技术企业密集,这些中国“最牛街道”,吸引名校生当然不难。但更多的城市街道,也同样需要优秀人才。如何吸引优秀人才,让他们“政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干头、生活上有甜头”,来得了、留得住,为基层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才是更值得政府关注的治理命题。乡镇基层一线的工作主力和业务骨干,很多是事业编制人员,是真正挑大梁的人,但由于政策体制原因,他们缺乏出路出口,几乎没有晋升空间,存在“天花板”问题。让这些基层业务骨干流动起来,让他们更有晋升的盼头,优秀人才干事创业才会更有热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开始选择去西部和基层就业。2018届北京地区高校、科研院所毕业生,赴西部就业共14827人,在已就业人员中占9.2%;赴基层就业共24663人,占比15.3%。江苏2018年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33.8万人,占就业总数高达62.1%。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实现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知,在职业取向上更加务实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使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国家政策也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从社会需要出发,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人尽其才,就业也不再难了。

  街道办一级单位,已成为更高水平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操盘手”,对有专业积淀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不折不扣的刚需。可以说,高学历人才的下沉,将是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既是需要,也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