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产城融合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9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获批一周年:

改革“试验田”跑出创新“加速度”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9月07日   第 11 版)

  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全景图。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供图

  南京市江北新区市民中心。王 楠摄

  8月,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的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以下简称南京片区)获批一周年。

  值得关注的是,南京片区是在国家级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机遇下发展壮大的。建区初期,南京市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即对南京片区,也是江北新区的“开荒者”们提出高标准高要求,要按照“人人谋创新”“周周有创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精神谋划片区发展,种好改革“试验田”。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这句话成为南京片区上下共同心声。通过调研,片区管委会制定了建设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的战略定位,通过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努力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开放高地,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增长新模式。

  在“双区”联动机制促进下,南京片区创新潮涌,成效丰厚。一年时间陆续推出200多项体制机制改革举措,形成了60多个体现首创要求的制度创新成果,7条改革经验在江苏全省复制推广。

  如今,片区土地上枝繁叶茂,各类高新企业云集而至,“试在江北”成了一道瞩目标杆。8月28日,中国城市报记者踏上南京这片热土,感受这一年来南京片区的经济建设高潮。

  “两城一中心”

  推动创新发展

  产业兴邦需要金融助推。在南京片区获批后,区管委会把金融创新作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率先开展境内外汇(NRA)账户改革试点,办理江苏自贸区首笔企业错币种跨境融资业务,落地全省首单首笔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业务。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使该区“基金+主导产业”模式逐步成熟。一年来,中行、建行等14家银行落户新区,其中工行、交行、南京银行等8家银行设立自贸区支行。

  此外,在南京片区落户的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共有400多家,认缴规模近5000亿元。

  “新金融中心”迅速崛起,南京片区创新改革试验区也有序推进,区高端产业,全链条、重创新的产业“生态圈”初具规模。

  谈起产业发展的亮点,南京市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表示,重心主要沉淀在“芯片”和“基因”领域。

  为了打造自主可控的“芯片之城”,加快推进江苏省乃至全国芯片产业链发展,南京片区陆续建设了华为鲲鹏产业生态园、龙芯自主创新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创新项目。“芯片的研制与生产涉及多个领域。为了提高对该产业的服务保障,片区依托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南京创新中心,建成全球IPv6测试认证中心南京实验室和超级算力中心,为‘芯片’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陈潺嵋称,今年上半年,该区集成电路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4%。

  在打造“基因之城”方面,南京片区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建成亚洲最大的基因测序中心、质谱分析中心,以及国内最大的生物样本中心和健康数据中心。

  “一段时间来,我们陆续建设了长三角区域医疗中心,大力引进高水平综合医院、国际化专科医院以及各类临床研究中心。”陈潺嵋介绍称,目前全国排名前20的基因检测公司1/3在片区落户,今年上半年,该区生物医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

  “在这里注册,不仅能享受自贸区的政策,还可以按照‘一址多照’模式,自由选择经营场所。”南京百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雍自豪说。眼下,这家位于溧水区的生命健康研发类企业已注册入驻南京片区。

  为了让自贸区带来的开放看得见、摸得着,南京片区在研创园腾飞大厦开辟4000平方米空间的联动创新示范园一期载体,为全市各板块入园企业提供注册地址等便利服务,实现“示范园内注册、南京片区外经营”等功能。

  记者注意到,一些知名房地产企业也应邀在当地兴建公寓大楼,并推出片区从业者凭证享受购房补贴等政策。

  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魅力指数

  对于自贸区、科技园、工业园等产业聚集地而言,为市场主体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是体现管理方执政能力的基本课题。

  去年以来,南京片区管委会在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扎根、加快推进片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举措有效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南京片区一年新增注册企业1.3 万余家,注册资本828亿元,引进外资企业66家,实际利用外资7.9亿美元。在不少创业者看来,江北正成为江苏乃至沿海地区创新创业的首选地。

  在此背景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南京片区GDP依然实现5.9%的快速增长,增速继续领跑全省全市。

  有片区企业家向记者坦言,营商环境可谓南京片区最大优势,这也是吸引他们来此投资创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谈到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经验做法时,当地营商办负责人介绍称:“一年来,我们在‘法治先行、服务为先’基础上,坚持‘系统改革、集成创新’理念,积极推动‘互联网+’和‘信用+承诺’绿色直通审批等模式。”

  在今年4月商务部发布的20个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中,南京片区“搭建生物医药集中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成功入选。借助此平台,生物制品通关效率大大提升,对单克隆抗体、蛋白质药物等生物制品进口环节审批由原来的20—30个工作日缩减为1—3个工作日,大大降低了过长通关周期可能造成生物制品活性受损情况的发生。

  近日,南京大学自贸研究院发布的2020南京片区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及指数报告提到,在营商生态综合创新指数评估方面,通过对人才生态、金融生态、绿色生态、创新生态、法治生态和产业生态等6个指标的综合评估,南京片区营商生态综合创新指数达到110.26,较2018年提高10.26%。其中,创新生态、人才生态、产业生态等3项指标进步明显。

  南京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剑解读时称,南京片区在全国率先推出“行政审批2330改革”,即开办企业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3个工作日内完成、重大产业项目施工许可30个工作日内完成。

  但有当地企业家称,实际上,现在南京片区的行政审批效率可以达到“1220”,甚至有时申请开办只需要0.5天,这在全国也是走在最前列。

  “联动创新”

  引导经济未来走向

  未来,“联动创新”也将成为南京片区独具特色的工作之一,它把改革和自贸的效应放大到全市乃至全国。

  在已经部署和打好的基础上,南京片区不断调整思路,加强内外双联动。江北新区管委会自贸区综合协调局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是希望引进真正有需求的企业走进南京片区,从而形成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加速集聚;另一方面是想走出去,加强与南京市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以及综保区、大通关基地等功能区的联动创新合作,促进高端产业集聚发展、要素资源便捷流动、功能平台联动共享。

  此外,南京片区还率先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签署战略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双方将积极开展制度创新探索、产业地标培育、创新高峰共享、金融服务一体化等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具体合作推进计划,不断提高合作水平,探索新时代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海外交流合作方面,南京片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共建顶尖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南京中心等创新中心。同时,南京片区在美国、瑞典等地建立了5个海外创新中心、2个海外离岸孵化器,通过深化海内外创新合作,推动更多高端创新资源在片区集聚,实现成果转化。

  “展望未来,我们将紧盯改革开放最前沿、创新引领最示范、产业带动最标杆等目标,矢志将南京片区打造成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和创新发展的鲜明旗帜、关键门户和重要节点,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非同一般的‘江北力量’。”罗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