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高校党建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8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立足“双区”背景 以高质量党建助推一流大学创建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 刘洪一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8月10日   第 23 版)

  2017年7月4日,深圳大学数名优秀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赴西藏工作。

  2019年9月2日,深圳大学3万师生雨中升国旗唱国歌“点亮”中国。当天央视新闻该微博话题阅读量达9501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与深圳经济特区赋予深圳大学的历史使命。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背景下,深圳大学以特区大学长子的担当,不断以高质量党建推进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的创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科学谋划建设路线图

  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对此,深圳大学始终把握党管办学方向的坚定立场以及党管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的根本原则,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路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新形势,精心做好顶层设计,科学把握新机遇,认真部署具体举措。学校以党建工作为推动方式,以思政工作为贯通手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及顶天立地的科研育人体系,为创建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8年,深圳大学召开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了“文化引领、创新驱动、内涵发展”的“三个发展新理念”,明确了“努力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特区大学”的使命担当,提出建设“有灵魂、有担当、有卓越贡献力、有广泛美誉度的”的“四有大学”具体内涵,以及在“推动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需求、促进大学文化创新发展、对标国际先进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五个方面走在全国高校前列的实践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三个发展新理念”中,坚持文化引领体现了深圳大学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大学文化内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创新驱动,需要学校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水平,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服务“双区”建设探索新模式、创造新经验;坚持内涵发展,则对学校在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上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9年,深圳“双区”利好叠加,对深圳高等教育及深圳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要求。学校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础上,出台了《深圳大学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作方案》。该方案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内涵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学校未来五年是“以质量内涵为导向的跨越发展阶段”,推动学校从“深大速度”向“深大模式”全面转型,跻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建成与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

  突出立德树人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圳大学坚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地处“两个前沿”,学生思想活跃,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港澳台学生多、少数民族学生多、国际留学生多、外籍教师多、海归教师多的“五多”特点。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深圳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特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着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形势下,深圳大学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2017年,学校牵头特区13所高校成立“深圳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中心”,为特区高校搭建思政工作协同研究平台。该中心整合特区高校思想政治研究资源,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交流,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与能力,引领特区高校思政工作创新。

  此外,学校党委出台《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推出立德树人工程,从培育核心价值、创新思政教学、推进素质教育、进行全方位育人等方面入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

  深圳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持续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学校坚持“全员育人”,举办如“思政第一课”“书记下午茶”“荔事话你知”“学生顾问团”等党群沟通系列活动,将思政工作融入到校园管理、学生生活中;坚持“全程育人”,实施“荔园树人”工程、“青马”工程,开展双休日社会实践与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建设“志愿者之校”,打造深大志愿品牌;坚持“全方位育人”,把思政教育工作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举办“深大论坛”“饶宗颐文化论坛”等高端学术论坛、名家名师讲坛,创办各类文化节,营造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校园文化生活。

  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同时,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校37载,深圳大学培养了腾讯马化腾团队、巨人公司董事长史玉柱、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型杰出校友。在2018年校友会中国最具财富创造力大学排行榜中,深圳大学校友总财富近6000亿,位居榜首。此外,马化腾、李书福、周海江、周群飞等4位校友入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马化腾、李书福2位校友入选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名单。

  学校探索“分层分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优秀新生实行“拔尖创新人才培优计划”,优秀新生最高可获新生奖学金10万元人民币,最高可获国际交流资助10万美元,国内外知名院士可担任其学业导师。同时学校成立高等研究院,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援建深圳技术大学,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做到“因材施教”,建设特色班和创新班,为学生提供更切合发展的培养方案,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发现特长、发挥优势,并年投入超1000万元支持学生创新创业。

  近年来,深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受到广泛关注,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和“深圳市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强化科研理念

  以硬核实力创建一流大学

  深圳大学一直倡导树立顶天立地育人的科研导向,提出科学研究要关注原创性成果、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要做真学问、做有用的研究。学校党委出台《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要求重点推进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为宗旨、突出源头创新、强化经世致用、注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顶天立地育人的大学学术文化工程。深圳大学第五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提升科学研究质量,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确创新服务导向,强化科学科研顶天立地育人的目标要求;积极扩大科研资源,优化科研工作机制。

  在顶层设计之下,深圳大学为优化科研理念,提高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度,先从修订科研奖励办法、加大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力度着手,形成正向激励;随后又在新进教师资格设定、职称评聘、任期考核等层面加大高层次科研成果的权重,形成倒逼机制。此外,学校还在“3+1”荔园人才遴选、院系绩效核定等方面明确科研要求,最终形成全校重视科研、投入科研、崇尚科研的浓厚氛围。

  从核心科研数据变化来看,学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从2012年的107项增至2019年的367项,位列全国高校第16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8年立项数增加到33项,位列全国高校第36位;学校自然指数的国内排名从2013年的第118位提升到2019年的第36位。在最新的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深圳大学共有22个学科上榜,其中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7个学科排名进入世界前100。

  此外,深圳大学加大智库建设投入力度,提升咨政服务水平。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学校成立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等机构,在经济特区研究、“一带一路”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领域发挥重要而独特的智库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圳大学始终坚持办学正确的政治方向,秉承着“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精神,抢抓“双区”驱动的重要发展契机,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推动学校加速驶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快车道。(图片由深圳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