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基层治理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7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柳荫街社区:

党建引领强实效 社区治理解民忧

■中国城市报记者 马 源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7月13日   第 22 版)

  2019年10月8日,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到柳荫街社区调研,与社区居民和驻区部队战士一起包饺子、拉家常。

  柳荫街社区党委开展“不忘初心守忠诚 践行使命战疫情”在职党员双提升活动。

  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柳荫街社区党委以“红墙意识”为抓手,引导党员在基层社区治理工作中发挥“群雁”作用。以群众需求为核心,社区党委完善“进千门走万户”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柳荫街社区党委落实民主协商和民意立项,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推进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工作不断完善,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

  组织便民互助

  搭建先锋服务平台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柳荫街社区党委注重发挥在职党员双报到作用,通过“收集需求、党建引领、社区融合、服务居民”四步曲,激发在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和工作特点,与社区党员群众融为一体。

  目前,柳荫街社区已全面实现“居民点单—社区党组织下单—党员接单”的在职党员服务模式,形成为群众服务无缝隙、对在职党员管理全覆盖、解决群众诉求全响应的机制。

  在柳荫街社区党委的引领下,还活跃着一支成立10余年的便民服务队。这支队伍不论寒冬酷暑,十余年如一日地开展志愿服务,将帮扶社区孤寡老人、困难群体视为责任。柳荫街便民服务队搭建起先锋服务平台,让社区党员能够脚踏实地为居民办好事、解难事。针对社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现状,便民服务队不仅帮助孤寡、空巢老人解决生活困难,还会定期开展精神慰藉,采用探视走访、解决实际困难的方式让特殊群体感受到家庭温暖。“遇到老人家里燃气、暖气损坏这些紧急情况,我们队员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社区第三党支部委员董毓兰说。

  在柳荫街社区,谁家的电器损坏无法使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社区维修能人刘晓东。这位年逾古稀的社区便民服务队骨干成员,利用自己精通机电知识的特长,为街坊邻居义务维修家用电器。刘晓东的老伴对他义务服务社区居民非常支持,每月还会专门拿出一部分退休金支持他的事业。

  柳荫街便民服务队成立之初,确定了以社区空巢、孤老、残疾等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规定了小钳电、小土木、小水暖、小拆洗的“四小”服务内容和项目。“换灯泡、修理水龙头、安装门把手都是我们的服务内容。”董毓兰说。每年采暖季到来前,便民服务队的志愿者都会主动到居民家中调试设备,保证居民正常取暖。

  在柳荫街社区,邻里互助已经成为“柳荫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有居民需要帮助,便民服务队的志愿者就会马上赶到。“有位老人家里的地砖松动了,我们得到消息后立刻组织了几名志愿者前去维修,当时就修好了。”社区党委委员马铮说。

  2007年至今,柳荫街便民服务队能够持续开展便民服务,社区党委的大力支持是重要的原因。“便民服务队缺少物资,社区党委就会马上申请资金予以支持。”董毓兰说。

  目前,在社区党委的鼓励和服务队员的感召下,柳荫街便民服务队仍在不断发展壮大。这支队伍凝聚起维修、剪发等各类技术人才,他们既是便民服务的提供者,也是便民服务的接受者,邻里守望相助让柳荫街更有人情味儿。

  推进共治共享

  提升社区治理品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柳荫街社区党委着力推进社区共治、居民共商,通过优化改善生活环境,聚焦文化生活建设,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共治共建,提升社区治理品质。

  柳荫街社区党委针对辖区内西煤厂胡同违章建筑拆除后的环境提升工作,组织居民召开环境整治征求意见会,将多元参与和协商共治有效结合,将违章建筑挤占的公共空间改建成迷你花园,让居民享受到环境提升改造成效。

  居住环境美化后,社区党委还在优化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下足功夫。今年,柳荫街社区第六届“康乐杯”书画摄影展在疫情期间如期开展。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届“康乐杯”书画摄影展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特殊方式举办。柳荫街居民以“艺”战“疫”,一幅幅彰显着柳荫街居民对幸福生活展望和同心战“疫”的书画作品丹青吐彩、翰墨飘香。

  “我们还在线上组织了‘抗疫有我、为爱诵读’朗诵会,不仅宣传了正能量,也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马铮谈道。此外,社区党委组织居民制作美食,并且以照片或视频的形式发到网上互相交流,减轻居民长时间居家的焦虑情绪。

  近年来,柳荫街社区党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引进日昌餐馆、护国寺小吃的厨师为居民现场教学,让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真正地用之于民、服务于民。“我们从护国寺小吃店的师傅那里学习到麻辣凉面的做法,做好后给孤寡、空巢老人们送去,很受欢迎。”社区党委委员耿慧敏说。

  特殊时期,改变的是党组织活动形式,不变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疫情期间,柳荫街社区党员便民服务持续开展,党员始终是防控一线的中坚力量。“社区党委将党组织活动改为线上举办,坚持在党员中开展廉洁教育,刚刚过去的“七一”建党节,我们在线上开展了庆祝建党九十九周年活动,组织党员在明信片上写下向党诉说的心里话。”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宁说。

  加强党建引领

  破解社区治理顽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柳荫街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精准施策,着力破解城市社区治理顽疾。

  地处什刹海湖畔的柳荫街社区是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辖区内公共空间紧缺。“辖区既是居民区,也是知名景区,停车位非常紧张。”社区党委书记范丽丽告诉记者。

  柳荫街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走访后发现,有半数以上的社区居民认为车辆的无序停放已经影响胡同的整体环境,同时带来很大的消防隐患。范丽丽走访了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恭王府等辖区单位,听取驻社区单位对停车管理的建议,尽最大可能为辖区居民争取停车资源。

  经过充分走访调研后,柳荫街社区党委强化党建引领,推动成立由社区党委委员担任主任的停车自治委员会。柳荫街南口东西两岔施划出69个停车位,在统筹社区车位资源的情况下,将有停车需求的居民按照房屋产权、户籍所在地等标准划分优先顺序,优先满足本社区居民租赁车位,避免了外来车辆长期占据车位的现象。

  此外,停车自治委员会将符合停车条件的居民按期公示,从制度制定的源头确保和谐有序。同时,柳荫街社区合理兼顾驻社区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停车需求,实现职工与居民错峰停车。

  柳荫街社区党委注重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实现公共事务和居民参与的良性互动。“居民在不断参与自治的过程中,强化了社区责任意识。”范丽丽说。(图片由柳荫街社区党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