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7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每天休闲2.42小时 大家都在忙些啥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7月13日   第 10 版)

  现在的国人越来越忙了吗?近日,《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2020)》(以下简称《大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每天的平均休闲时间是2.42小时,每天休闲时间在1-3小时的人最多,占四成,紧随其后的是休闲时间在3-5小时的人。

  时间都去哪儿了?

  “休闲时间是指除去工作、家务劳动和生理时间之外的时间。”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最早没有设置休息日,建国初期规定了每周休息1天的单休工作制,到了1995年,才正式建立了双休工作制并沿用至今。

  记者注意到,过去一年中,中国人每天的平均休闲时间相较于2018—2019年少了9分钟,比2017—2018年少了25分钟。

  大家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在王琪延的研究中,他发现导致休闲时间减少的主要原因,并非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是由于个人生理时间在增加。

  “前些年大家睡眠时间都不足,这几年个人睡眠时间和个人卫生时间都在延长,从而压缩了休闲时间。”王琪延说。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除工作外,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占用了民众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根据《大调查》提供的数据,2019年,有61.08%的中国人努力工作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剩下排名较高的两项,分别是养儿育女和赡养老人,各自的数据是58.77%和43.76%。

  企业应注重提升

  内部劳动生产效率

  事实上,2.42小时取得是平均值,在不同行业工作的人,休闲时间可能存在较大差距。

  王琪延表示,很大一部分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劳动者群体,以牺牲自己休闲时间来推动社会生产率提升。

  “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这一群体各有迥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金融家、本世纪初的程序员,一直到今天的‘互联网+’业界的精英,他们在不均衡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中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工作和劳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进步,成为某一时期表现突出的创新者和弄潮儿。”王琪延说。

  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孟先生告诉记者,单位正常下班时间就是晚上9点,凌晨到家是常态,回家之后基本就是“洗洗就睡”。“虽然拥有双休日,但由于工作日过于疲惫,到了周末基本都在补觉,积蓄能量准备开始下一周的‘战斗’。”孟先生说。

  “两年没有出行旅游了。”在天津市某医院急诊科工作的小程告诉记者,职业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来积累经验,而且作为一名在急诊科工作的医务人员,要做到随叫随到,牺牲休闲时间虽然无奈,但也是职责所在。

  当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诉求,劳动者的休息权、幸福感如何与单位发展实现共存?

  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经验已表明,在提高现代社会生产效率方面,科学技术进步和先进管理方式比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更具动能。

  王琪延认为,企业应着眼于提升内部劳动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而不是用制度直接或间接去约束劳动者“自觉”加班。

  王琪延建议,企业应更注重保障劳动者尤其是科研创新人员的身心健康,在给予其标准化“时间服务付费”的同时,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努力提高该群体单位时间内的休闲消费支付能力。

  专家:休闲时间减少

  只是阶段性

  值得一提的是,《大调查》显示,石家庄、郑州、西安、呼和浩特、西宁、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南京和银川是最“忙碌”的十大城市,休闲时间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最忙碌的人群中,“80后”压力最大,其次是“70后”“90后”。

  “城市越小,休闲时间相对越多。不过需注意的是,如果拿单位时间的花费来衡量休闲时间的质量,那么大城市虽然休闲时间少,但休闲质量远高于小城市。”王琪延说。

  在王琪延看来,休闲时间减少只是阶段性的,随着社会平均生产效率的提高,会让更多人从繁忙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更多的时间去休闲。

  “未来人们的休闲时间会增加,休闲产业大有可为。”王琪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