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文化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7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纪录片导演王杨:

用镜头铭刻变化 让城市自己“说话”

■中国城市报记者 胡安华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7月06日   第 13 版)

  《中国门》(2011)

  《纺织城》(2017)

  他是同时获得世界三大纪录片基金支持的中国导演,也是业界公认的中国新生代纪录片导演代表人物之一,他就是王杨。

  一直以来,王杨导演的纪录片作品因细腻展现城市的点点滴滴而多被贴上“城市纪录片”的标签。王杨一次次用镜头向观众展现出了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城与人之间的牵绊。对于他而言,镜头中的城市,就是一个空旷且深邃的舞台。

  

  用镜头记录变迁

  铺展当代生活长卷

  一路见证中国城市化进程,一路感受中国城市空间的改变,对于王杨来说,纪录片创作的素材正来源于周遭不断变化的环境。

  “‘城市空间’是我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惯有视角。”王杨说,“《地上-空间》是我创作的第一部纪录片,拍摄时间是2007年,当时临近北京奥运会,我的镜头也瞄准了很多城市中的变化。在我看来,2008年是中国城市化的一个节点,而另一个节点是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王杨认为,2001年至2008年是如今中国城市景观的重要生成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最大变化的不是城市核心区,而是城乡接合部。“此阶段中,城市中心正向外不断延伸,而《地上-空间》记录的就是西安这座城市的发展面貌,表现了西安城市边缘所发生的巨变。”王杨说。

  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使各种高层建筑、大型超市在城乡接合部拔地而起,房地产的高速发展让城乡连接处出现了现代化住宅区,新的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城乡接合部居民的原有生活……这些都是《地上-空间》的叙述主体和落脚点。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中大量记录性、非干扰性的时空镜头真实客观地表现了城市及周边乡镇的变化,客观又不失温度地探讨了人与环境共生的问题。“在《地上-空间》中,我开始尝试抛弃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叙事手法,没有以主观的视角去讲一个或几个故事,而是希望利用摄影机回到最初单纯的动机——记录本身。当然,选取独特的观察点也让简单的‘记录’获得了反思的基点,从而成为一种‘纪录’。”王杨说。

  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王杨擅长用长镜头来表现时间、记录空间,为视觉营造真实感。比如,在拍摄大型超市里长达百米的收银台时,他通过缓慢平移摄影机,将更多的视角集中在超市空间本身,构建出一个真实且有戏剧冲突的场景关系。“超市的一天、广场上的人群、工地脚手架上的身影、刚开业的KTV以及即将拆迁的村庄中最后一次的麦收劳作……在我看来,这些场景徐徐展开,就像当代生活的长幅画卷,好比城市化的‘清明上河图’。”王杨说。

  《中国门》彰显生存张力

  “如果说《地上-空间》记录了城市的变迁,是一幅表现当代城乡空间的长卷;那么,从乡村到城市、从西部到东部、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聚焦社会不同群体的《中国门》,则是表现当代生活的一个窗口。”王杨说。

  纪录片《中国门》也是王杨的代表作,该片虽以教育为切入点,但并非是一部单纯的教育纪录片。2010年,一则关于高考状元县——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的报道勾起了王杨的好奇心,于是他便展开了一次旅程,走访并用镜头展现了会宁县的学生以及那些来自农村、准备留在北京求发展的高校毕业生等,希望用教育这把钥匙,打开探寻时代的窗口。

  “在会宁县城,我们的拍摄对象主要是学校。此外,在拍摄前我还反复观察了县城的周边环境、人们的生活以及生活运转的场景。”王杨说,一所学校乃至一座县城是如何周而复始地运作着?这其中依旧存在一种生存张力。

  然而,在会宁的旅程并不能完全解答王杨的疑问,比如,这些走出会宁的孩子们,来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将会面对怎样的现实?城市空间发生着改变,游走其间的人,生活状态又有什么不同?

  “因此,我们又来到北京跟拍他们的生活。我们在唐家岭城中村看到‘蚁族’的坚韧、在天安门广场升旗观众中看到年轻人的朝气……他们随着列车遁入城市的地下空间,地铁里的人生百态也一并勾连。”王杨说,自己边拍摄边思索,后来又辗转来到上海。站在黄浦江边看浦东的高楼大厦,王杨觉得它们就像城市的“山脉”,这些“山脉”让他想起了会宁县的大山。

  谁在这些大楼里?他们是否有相同的心境?焦虑或是充满希望?“《中国门》抛出了这些问题,这也可以看作是人们对城市景观的另一种审视。”王杨说。

  7年成就《纺织城》

  探索城市空间人文内涵

  “老西安人对纺织城都是有感情的,你现在跟他们聊纺织城,他们还能说出很多有趣的记忆。”王杨说,相较之前纪录片的拍摄,2017年面世的《纺织城》更是直面城市发展与人的变化,进入了城市的“细胞”。王杨及其团队经过7年的走访、拍摄,记录了两个陕西西安纺织城老工人家庭的故事。同时,该片亦还原了西安东郊纺织城老工业区的拆迁改造过程。

  “建于1953年的西安纺织城是一个老工业区,这里承载了很多老西安人的人生和回忆,所以影片难免会体现出一种留恋和怀旧情绪。面对纺织城的拆迁,人们表现出了伤感与彷徨,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将随之发生改变,传统家庭的关系也会经历调整,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会受到冲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的关系虽然经历着重组,但是,变化有时也意味着转机,重组之后会有很多可能性。”王杨说。

  2017年5月1日,《纺织城》在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首映。放映结束后,有很多当地老人排着队跟王杨握手交谈,许多观众说影片中关于中国家庭的生活状态也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他们也在不断遭遇着变化。很多外国观众认为王杨及其团队所呈现的中国故事,具有普世性。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在新老空间里命运的变化,是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共同话题之一。”王杨说,经历很多创作过程后,他也一直在思索城市的未来,琢磨其中的“乡愁”。

  王杨是在城市里出生与长大的,并没有很多乡村生活经历,钢筋混凝土之中的城市生活是他主要的思索源泉。他说:“对于我而言,城市生活构成的记忆和经验,也是一种‘乡愁’。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在创作的时候,我需要面对当代城市生活的核心命题——城市对人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与城市相处共生?如何应对变化,找到新的可能安放我们的地方?解答这些难题,既是我的任务也是我的目标。”

  谈及新作品,王杨说:“我正在制作一部名叫《寻城记—长安》的新片。如果说我之前的作品都是在记录、思索当代城市与人的关系,那么《寻城记—长安》就是在大维度上站位,讲述1300年前的唐代长安的故事。我想以此为起点,逐次打开中国古城的探寻之旅。同时,我希望通过多种角度的尝试,继续让城市自己‘说话’,并借由‘城’的概念不断表达当代纪录片人的深度思考。”(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