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6月22日 星期一

构建城市更新体系 补足转型升级短板

—访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国家智库》总编于今

■中国城市报记者 宋 浩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6月22日   第 08 版)

  位于上海市巨鹿路758号的原上海仪电厂旧址,近年已完成改造,成为集文化、创新、生活为一体的全新文创园区。取名“JULU758”的园区已入驻了包括独立设计师店、买手店、咖啡馆、生活方式概念店等众多主打文创的品牌。曾经的老厂房华丽变身为时尚新地标,这也是上海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重新复苏社区机能,使建筑和场所重获生机的成果之一。
  中新社发 王 冈摄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近年来在城市更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区在老城改造过程中,对历史建筑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复原,建成了富有当地特色的大盛魁文创园。如今,该园已成为深受青城居民及游客欢迎的娱乐休闲文旅街区。
  宋 浩摄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如今40多年过去了,城市发展开始由城镇高速扩展的“上半场”进入精细化运作的“下半场”,城市更新成为主流。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城市已不单单承载着群众的居住空间,更承担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命题。因此,城市更新的重点已经开始由建筑改造转向城市品味的提升,这不仅包含了城市活化、城市再生、城市复兴、城市双修等概念,也涵盖了重构城市空间、调整产业结构、补齐城市功能短板等内容。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国家智库》总编于今从2002年起便致力于中国城市更新研究,主持出版了《城市更新:城市发展的新里程》一书。近日,于今就当前中国城市发展中城市更新的历史溯源、存在的短板、未来出路等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国城市报记者专访。

  

  中国城市报:近年来,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城市更新的相关政策,城市更新开始陆续为人们所关注。请您谈谈我国在城市更新领域研究的一些基本情况。

  于 今:城市更新最早在国外形成。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著名规划师陈占祥先生基于西方城市更新的历史经验,把城市更新主要定义为城市“新陈代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新途径涉及多方面,既有推倒重来的重建,也有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及对旧建筑的修复等。

  城市的发展往往是拆旧立新,而旧的当中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很多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符号,需要保护并加以合理利用。但对于城市建设而言,推倒重来是最省事的办法,这也就是国内许多城市过去总想通过大拆大建获得城市改变的症结所在。这种行为导致大量特色历史街区与地方文化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快速消失。新建的城市很好看,但没有灵魂。

  1990年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从城市的保护与发展角度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的概念,让人们意识到城市更新是一个科学体系,而不是对城市建筑简单地拆除或保留。

  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们开始注重城市建设的综合性与整体性,对城市更新注入了新的理解。例如,中国科学院教授张平宇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出发,提出“城市再生”的概念。他认为,“城市再生”是伴随城市化升级,针对现代城市问题制定相应的城市政策,并加以系统地实施和管理的过程。北京建筑专家吴晨的“城市复兴”概念则强调整体观及改善结果的持续性。

  在我看来,城市更新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的过程。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客观存在实体(建筑物等硬件)的改造;二是对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包括邻里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定势、情感依恋等软环境的延续与更新。

  中国城市报: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城市更新领域相关研究,您认为当前国内城市在城市更新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于 今:当前国内城市在城市更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普遍追求“高大上”的形象工程是个突出问题。根据住建部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前中国600多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1/5的城镇建设存在打造形象工程现象。这些形象工程不仅耗费了大量政府财力,对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亦十分有限。

  城市更新意味着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巨大变动和重新构建。在城市的大拆大建下,大量的古建筑、古街区荡然无存,致使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特色消失。

  在当前,很多城市进行城市更新只是单一追求城市面貌改变,导致城市功能缺乏整体统一规划,居住、工作、休闲、购物等生活功能完全被割裂。“睡城”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单一功能区过于集中,造成城市局部资源紧张,整体运转亦十分低效。

  同时,我国城市更新还存在相关法制建设不完善、规划设计滞后、理论研究缺乏的情况。如此以来,城市更新往往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容易走向极端。

  中国城市报:习近平总书记在定义现代化城市时,给出了三个定语: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在您看来,如何才能科学把握中国城市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全力推动城市更新及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

  于 今: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建与开发,反映的是一种大工业时代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但是,这种单一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会极大限度地耗费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有限资源,导致环境恶化,促使社会道德标准产生混乱。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当前中国城市更新的脉络十分清晰,就是要建立城市更新研究体系,从综合工程、科学规划的角度出发,构建新的城市发展生态系统,实现城市各部分在时空上的有机统一。具体做法是:

  首先要对城市环境、城市历史、空间特征等宏观因素进行研究,确立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经济产业结构、文化延续性、自然景观等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复合、分步实现的城市更新目标体系,指导城市有序更新。

  其次是要避免城市过度房地产化,要加强产业保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城市是一个功能综合体,产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在城市更新中保护产业发展空间,特别是注重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智库产业、总部基地等业态对传统工业区的置换和升级,提升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房地产开发的全盘接收。

  再者,要建立一套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城市更新体系,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更新改造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应该是统筹者、协调者、服务者,应以宽松灵活的政策推动形成政府、市场资本、民间团体多方参与的开放格局。同时,各主体在操作项目时,也要多从公共利益出发,从整体全局来考虑问题,共同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宜居性和竞争力,促进城市繁荣发展。

构建城市更新体系 补足转型升级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