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6月01日 星期一

深耕细作练内功 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6月01日   第 06 版)

  城市治理搞得好,社会秩序才能更稳定,经济发展才能更高效,群众生活才会更幸福安康。然而,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城市病”及城市治理问题被暴露出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治理工作。他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如何解决城市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顽疾?一些专家认为,要针对性地树立公共治理理念,实现城市基本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城市治理问题受到代表委员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城市治理问题凸显

  解决难题步履不停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然过去了将近42个年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前的不足20%,增至如今的超60%。实际上,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也给城市治理提出了许多挑战。

  上世纪80年代,南下打工成为许多农村青年的首选,尤其是浙江、广东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每年的外来人口数都呈直线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农村,聚集城市,既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也深受各种“城市病”的困扰。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广东省深圳市在发展速度和质量上一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但回过头看,这座如今的国际大都市,在基层党建、行政改革、法治建设、城管执法、流动人口管理、城中村治理、公共卫生治理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则更为集中和突出。

  5月24日,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民法典草案时说:“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民法有效保障了城市在各个领域中的秩序,对治理城市顽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陈如桂表示,深圳将推动民法典全面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从法治角度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每座城市的发展轨迹都有共通相似之处。与深圳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广州,在发展初期均以其有利的先天条件及后天累积的资源不断产生巨大向心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口和一波又一波的资源聚集靠拢。

  过去,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过度集中的人口、资源和产业会让城市显得臃肿不堪、问题重重。但记者注意到,随着今天各级政府对城市治理的重视,人口负担过重、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特别是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施行,慢慢缓解了一些“大城市病”,北上广深等地的城市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细化精化社区治理

  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

  除了宏观规划与把控外,城市治理还需建立在“精、细、智”三个方面。中国城市品牌研究院副院长刘正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在基层社区培养造就现代化精干管理队伍,在人员流动管控、食品药品进出、疫情防控等方面制定精准化管理方案,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现代化、智能化、常态化管理。

  社区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础单元,也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当下,社区及社区工作者已成为城市及社会全面治理的一线力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的社区工作者不辞辛劳、不畏艰险,为疫情防控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为我国抗击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彰显了城市治理中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这说明,城市治理的基础在于社区治理,而社区治理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会副主委王晓萍对记者说,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社区建设的重视和投入,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总体上结构有所改善、工作水平有所提高、工作者的社会价值感也有所增强。

  “但从进一步来看,当前社区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王晓萍分析认为,如专业化程度、选拔晋升机制、职业认同与待遇等都制约了基层社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社区治理可持续发展,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并作出相应改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提到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孔怡表示,今年她提的一个建议就与打造社区服务升级版相关。

  “打造社区服务升级版,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竞争力、营造‘双招双引’环境以及推动新旧动能快速转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孔怡说,各城市应加强规划落地、推动部门联动,创新规划管理方式,对社区公共空间建设标准做到事前、事后监管。“同时,相关部门应通过协调、引导和鼓励等方式,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健身、物业等机构向社区延伸,探索搭建社区精神文化家园新业态,让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打通。”

  新理念、新技术加持

  有效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汉这座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城时提到:“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记者注意到,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城市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运用于城市治理,进行了有效探索与尝试。

  战“疫”期间,一些城市在推出健康码后,还建立了区域联动和相互认证机制,打通了疫情防控全线通道。同时,很多城市施行口罩网上预约购买政策,先向各个药店设定调配口罩数量,再通知预约的市民在指定的时间段分散购买,这样既能防止出现扎堆情况,又能保证市民都能买到口罩,使城市应急期间的治理更加高效。这些都为更好理解“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以及将其应用到城市治理提供了现实参考。

  随着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在城市综合治理中,多地政府逐渐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入进来,并取得显著成效。这种通过理念创新带动管理模式创新的举措,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今,“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的概念,对人们而言已经不是新鲜事物,通过互联互通的数字信息化手段来提升交通、文旅、卫健等方面的治理水平,正得到越来越多城市管理者的青睐。

  此外,治理城市,眼光不能局限在某一座城市、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角落,要有城市群的概念和部署。据了解,越来越多的城市正从城市群的联动角度来健全城市治理制度,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陕西省西安市就是这么一座城市。“应加快关中城际铁路网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建设,打造轨道交通上的都市圈,着力推动关中城市群协同治理与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副市长徐明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将加快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这意味着,未来重点城市群、大中小城市之间和小城镇将可持续协调发展,并有效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徐明非说。

深耕细作练内功 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
热议
图片报道
数字治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