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5月25日 星期一

夜听广陵琴

■安 民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5月25日   第 24 版)

  如果说淮扬菜是江苏扬州的一件丝绸外套,那么广陵古琴便是这座千年古城的纯棉衬里。

  月影朦胧,步履轻轻。我行走于扬州城内砖石铺就的幽巷,无意之间,听到低徊悠长的琴音随风而至,或急或缓,似有若无,让人驻足,让人心静,让人回味无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青石板、花格窗、马头墙装点的街巷,与王维笔下的“竹里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伴着婉转的琴声月下独步,踏着稀稀疏疏的花格窗影,我体味着由此而感的点点思绪,此情怀丝毫不逊于“弹琴长啸”的唐人风。

  倘若此刻,有人轻问:如果一生只学一门怡情的技艺,那该学什么?我想,或许古琴是最好的选择。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作为“华夏正声”“元音雅乐”,春秋时期就已盛行。在古代中国的弹拨乐器中,它占据着突出的位置,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居于“琴棋书画”之首的古琴,汇集了众多文人的桀骜独立和超凡脱俗。它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更是一座心灵的驿站。

  作为古琴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广陵琴派在琴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被誉为十大古琴曲之一的《广陵散》,东汉时期在广陵(扬州古称)地区流传甚广,所以又名《广陵止息》。该曲取材于聂政刺韩王的典故,由《聂政刺韩王曲》演化而成,因嵇康临刑前的从容弹奏,使之成为千古绝响。正是这首名曲,让历代的操琴者,更多地记住了广陵。

  如果追根溯源,探寻广陵派的兴起,琴界说法众多。五代异闻小说《云仙杂记》中,有“李龟年至岐王宅,闻琴声,所弹楚声者为扬州薛满”的记叙;唐朝诗人李颀的《琴歌》,首联便是“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有人就此推论,广陵琴派起于初唐兴于五代。基于上述文字,作这样的推论,似乎单薄了一些,但足以说明,从初唐到五代,扬州古琴已有了一定社会基础。翻看史籍中关于扬州琴史的记载,可以充分领略古琴在扬州的接续传承,而且可以确切地说,到了明末清初,广陵琴派已趋于成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古琴申遗报告书中有这样的陈述:“琴坛自明清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是广陵派、虞山派、川派、岭南派、诸城派等流派。”广陵派位列其首,恰与古城扬州深厚的文化积淀相契合。

  广陵琴派历史久远,人们是不是可以好好挖掘与其相关的点滴印记,从中寻回富足的文化养分?比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任扬州太守期间,写过多篇有关古琴的诗文,最著名是《送杨寘序》和《三琴记》。这些文字落笔何处?在什么情境下所写?其中埋藏了哪些故事?铺陈开来,便是扬州古琴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

  “夫音韵者,声之波澜也。”进入新时期,千年古琴焕发了新的生机。在CCTV《经典咏流传》的一期节目中,音乐人陶轩宾带着他的陕西方言,倾情演唱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为他伴奏的,是古琴演奏家赵家珍。当时赵家珍用的是一张800多年前的南宋古琴。琴弦上流淌出的南宋琴音,哀而不衰,浓而不重,托着王维那盛唐离愁绝唱穿越千年。赵家珍弹奏的这首琴曲也曾于2008年搭载嫦娥一号传入太空,中华传统文化的声音在宇宙中回响。

  近年来,全国各地“古琴热”不断升温,扬州更甚。越来越多的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开始学起了古琴。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不仅是在学一件乐器,更是在抒怀育情、传承经典。“琴之品最高,琴之德最优。”深邃苍远、空灵飘逸的古琴,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魅力、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史底蕴,被历代文人尊崇为修身养性的“雅器”。曲为心声,琴曲熔铸着演奏者的人生阅历、审美观念、人格追求,由此撞击人心,让听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学习和欣赏古琴,能让人摆脱焦虑、浮躁,慢下来、静下来,滋养身心,提升气质。学习和欣赏古琴,不求达到情景合一的至高境界,但求生活得更加从容自在。

  扬州有着坚实的古琴土壤,“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出奇古淡,中和疾徐”的广陵派演奏风格,“勾、挑、抹、剔、打、摘、托、劈”八种演奏技法,一定会撒下更多的种子,开出韵味绵长的芝兰。在风轻云淡的月夜,沏一盏清茶,燃一柱檀香,品一段琴音,在七弦十三徽之间,聆听心灵深处的独白;觅一位知音,盈一抹微笑,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最美的风景。

  如果说淮扬菜能让扬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美食之都”,那么广陵琴,是不是也可以为千年古城再添一抹亮色?

夜听广陵琴
月季绚泉城
心中有条“寻躲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