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北京市市民迎来了一波“垃圾如何分类、为何分类垃圾”学习热潮。据悉,多数小区试行垃圾分类十余天后,小区居民迅速养成了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但也有少数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行速度较慢,垃圾分类设施不足、垃圾分类混乱等不尽人意的现象随处可见。
因地制宜,社区措施各不相同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胡安华 马 源
垃圾分类成“口号响亮、行动变样”的形式主义?
虽然北京市大多数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一些小区出现的硬件缺失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成为当地居民议论的焦点和批评的对象。
在东城区某高档小区内,符先生向记者表达了对小区物业垃圾分类工作滞后的不满。“北京市实施垃圾分类新规已经十余天了,我们小区垃圾桶完全没更换,很多居民在家分好类别,下楼后又得把垃圾合在一起丢弃。”他颇为气愤地说,“最可笑的是不远处就挂着垃圾分类的标语,和实际场景一对比简直就是讽刺!”
记者走访该小区发现,由于地处建国门寸土寸金地段,早期为了便于居民倒垃圾,开发商在每层设置了直通地下室的管道垃圾投放点,而院内仅给垃圾桶留有较小位置,管理方即使想置放分类垃圾桶空间也不够。
“完全可以更换垃圾桶放置地点,办法总比困难多。”符先生称,如果物业长时间没有举动,居民可能过了一段时间后热情消退,又恢复之前的状态。
除了该小区,在朝阳区另一小区内,有居民向记者反映,位于小区东门附近的垃圾放置点,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厨余垃圾袋、快递袋、纸箱子、破损的花盆等都堆积在同一个垃圾桶内或旁边。“新规施行以来,大家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似乎只停留在口号上,至于具体怎么分很多人都不清楚。”不少居民担心,夏天已经到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行动,窗外臭烘烘的味道可能更难消散。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家住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的退休老干部陈立军有自己的观点。“应该参考过去八十年代北京市政府的举措!”他回忆称,那时候各街道经常可见带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对随地乱丢垃圾、乱吐口水等不文明行为实施监督罚款。“虽然只罚一元两元,但效果很好。”陈立军认为,奖惩规章制度一定要配以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否则就是一纸空文,“仅靠大家自觉是不行的,总有一些人为了自己方便而不顾大家做出的努力,所以良好的监督机制很重要。”他说。
多社区举办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并非没做工作,只是垃圾分类需要一些时间来过渡和磨合。”有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硬件等配套设施正在协调,很快就可以安装使用。“现在会配合社区提前做好相关宣传工作。”他说。
记者采访时发现,不少社区正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朝阳区万象新天一区的门卫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向进出小区的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门卫表示,这份宣传单是一份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已经连续发放了好几天,希望此次宣传活动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有趣的是,在垃圾放置点不远处设有一台新颖的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五个柜列上有详细的图标和文字说明,主要分为纸类回收、纸类回收1、金属回收、塑料回收和纺织物回收,最中间的屏幕上不断弹出“垃圾换钱、每天发放”“投递垃圾返现金,投的越多返的越多”等标语,据了解,不少居民出于好奇也过来尝试。
5月13日下午,该小区环卫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摆放垃圾桶,据他们介绍,这几天要把三种颜色的垃圾桶摆放好,马上要投入使用。“可回收物桶、厨余垃圾桶、其它垃圾桶的颜色分别为蓝色、绿色和灰色。我们要做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环卫工人说。
除此外,在“万象新天社区”的公众号平台和每个单元楼内的告示栏都有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记者了解到,不少小区居民也纷纷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中,在垃圾站边经常可以看到有居民志愿者从事值守宣传工作。
在丰台区首威社区,冯女士报名成为了一位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在值守当天上午的7点到9点,她都会戴上口罩,在离垃圾站不远处为小区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知识和指导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冯女士说:“小区是我家,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是为了大家有个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据悉,像冯女士这样的志愿者在该社区数量不少,且每名志愿者每周都会参与一次值守。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当前这段时期主要是号召每个家庭做好自己家的分类,志愿者只是给大家做宣传,不用亲自动手去分类,分拣的工作由保洁员做。”
因地制宜搞好垃圾分类
除了加大宣传力度,不少社区也各出妙招,组织居民投入到垃圾分类的相关活动中。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柳荫街社区近日便筹划了“垃圾分类我引领、美好生活新时尚”活动。
据悉,该社区居民可以自愿搜罗家中的可回收废弃物,按照社区给出的兑换范围和兑换标准置换花卉绿植。记者在该社区走访发现,社区与工作人员将兑换范围和标准全部以手绘海报的形式公示“上墙”,同时还配备了称重器以便进行重量核算。
除了兑换花卉绿植外,一些少年儿童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垃圾分类趣味竞投小游戏中来。“每个人提前抽取一套‘垃圾题板’,每套题中共8块印有不同‘垃圾’的板子,比如蛋壳、烟头、大骨头、塑料瓶等等,把垃圾分别投入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只要投对六次就可获得奖励。”小朋友洋洋边玩边说。
在西城区广内街道,一种“智能设施+基本模式”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也引起记者注意,据该街道工作人员李燕妮介绍,第三方专业分类指导公司受政府委托,将负责辖区69个楼房区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工作,涉及覆盖居民2万余户,每80-120户居民配备2名垃圾分类指导员。
据了解,广内街道启动了感化三号院、西便门内79号院29号楼智能分类项目,通过智能分类设备的计量称重功能,及时掌握小区内每户分类情况,既为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后期指导员跟踪指导提供了帮助。
对于平房区等不好管理的区域,该街道正试行“垃圾不落地+基本模式”。“平房区垃圾不落地‘四步管理法’就是按照一户一编码、定时专人收、积分回馈实、集中分拣快这四步来进行垃圾处理,管理法基本实现了平房区7200多户居民垃圾不落地,75%户居民实现垃圾分类。”李燕妮称:“平房区空间条件通常较为有限,我们的工作人员定期向居民发放带有编号的垃圾袋,每户有固定编码,向居民告知回收时间安排,由垃圾分拣员按照规定时段进行上门收取。”
下一步,该街道计划在广安胡同垃圾清运点建设具备环保除臭功能的厨余垃圾集中分拣点,减少垃圾集中回收所产生的异味,使平房区厨余垃圾回收得到有效存放管理。
“我们将定时上门回收改为预约制回收。”李燕妮告诉记者:“一方面,我们组织街道综合执法队积极开展违规废品回收商贩清理行动;另一方面参照‘一刻钟生活服务圈’要求,安排辖区街巷物业采取‘定时定点’和‘特约上门’两种方式,为居民提供垃圾回收服务。
通过这些方式,广内街道辖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秩序规范有序,辖区居民享受便利服务的同时,社区生活垃圾与再生资源也得到较好地处理。
垃圾分类立法与实施
城市餐厨垃圾将何去何从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刁静严 马 源
根据天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等研究机构联合发布的《国内外餐厨垃圾处理状况概述》数据,我国餐厨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比重约为37%-62%。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餐饮的结构和数量也将更为丰富,业内人士认为,餐厨垃圾还将继续增长。居民和企业如何处理餐厨垃圾?城市餐厨垃圾何去何从?记者走访各餐厅与餐饮企业展开报道。
餐厨垃圾回收
已成公共问题
为了减少餐厨垃圾的产生,记者注意到,分类垃圾桶和厨房垃圾处理器十分热销。北京市民谢先生告诉记者,当垃圾分类条例正式实施之后,餐厨垃圾分类让他很崩溃,有时周末没有下来扔垃圾,厨房就有了难闻的气味,“看到网上有卖垃圾处理器的,赶紧下单,餐厨垃圾可以直接磨碎处理,省去了厨余垃圾这一项分类工作,厨房也没有异味了。”谢先生说。
在安徽天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行健看来,餐厨废弃物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涉及民生和生态环境的公共问题。
餐厨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经处理直接将餐厨垃圾用来饲喂动物或者直接将废弃食用油脂回流到餐桌,将对饲喂的动物及食用这些动物肉品或油品的人群产生巨大的危害。并且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不规范还会影响环境卫生,破坏生态环境。
“餐厨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合理布局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孟行健告诉记者。
“按需烹饪”
从源头减少食物浪费
5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指出,餐饮行业协会应当在厨余垃圾减量化工作中发挥行业自律和服务作用,引导企业行为,推广先进技术,督促落实本市厨余垃圾管理的有关规定。
“厨余垃圾通过油水分离等处理环节后更加环保,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北京不少餐饮企业在菜品制作环节通过提高食材出成率和利用率来减少厨余垃圾量,从源头减轻垃圾处理压力。
早在2019年下半年,北京新川面馆、惠丰酒家等餐饮企业就陆续引进厨余垃圾处理设备。记者在新川面馆看到,叶子、果皮、残食等垃圾经过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处理后,变成了榨干水分的食物残渣。据悉,正常经营情况下,该店每日产生约240升厨余垃圾,经过设备处理后的厨余垃圾残渣不到40升,减量约80%。此外,使用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时,油水和残渣会自动分离,厨余垃圾变成残渣,油水顺着管道流进隔油池,能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而火锅类餐饮品类由于汤水过多,厨余垃圾处理存在一定难度。北京惠丰涮肉馆对此引进了一台隔油出渣机,运用科技手段助力垃圾分类处理,将火锅汤水导入该设备后可轻松实现油水分离,没有汤水的残渣更方便分拣,既有利于垃圾分类,也实现了废水环保达标排放。
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按需烹饪”则是更加环保的做法。在每次用餐高峰接近尾声时,华天公司旗下餐饮企业工作人员会大致计算出到闭餐时间的客流量,按照用餐需求进行烹饪。这样不仅能保证顾客有最佳的用餐体验,同时避免了大量食材的浪费。
同时,华天公司所属餐饮企业后厨各部门还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有相应的垃圾盒。例如,华天凯丰团餐的面点间有4个垃圾盒,分别是瓶罐、塑料、废纸、厨余,由于每个部门产生的垃圾不尽相同,按需配置的垃圾盒数量和分类也不同。普通垃圾桶体积大,且不易清洁到勾缝位置,店里特意选择了不占地方又线条简单的白色食盒做垃圾盒,并要求垃圾盒每日多次倾倒和洗刷,为垃圾分类处理提供便利。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共开展了5批共100个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城市,其中发改委资金支持达20多亿元。试点城市覆盖了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部分一二线城市,总体布局基本完成。此前,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加快提高与前端分类相匹配的处理能力,加快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相匹配的分类处理系统,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采取长期布局和过渡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统筹解决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垃圾等易腐垃圾处理问题,严禁餐厨垃圾直接饲喂生猪。地方层面,上海、广东、天津等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政策。
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餐厨垃圾资源化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建涛表示,对于餐厨垃圾处理这样的新生市场,民营企业应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企业需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开放资源,精准扶持,建立经验分享平台,让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更快落地开花。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也是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新冠肺炎给人类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公众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王建涛说,以前差异化环境政策实施中“放水”的老路将被彻底截断。保证环境质量不下降将会成为硬指标。“希望地方政府合理加强环境监管,企业转型升级生产方式,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充分发挥环境治理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共同加速餐厨垃圾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