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关闭、电影撤档,继今年1月23日起停摆百余天后,电影行业终于迎来了回暖信号。
5月8日,国务院发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提出可以采取预约等方式开放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场所,这被视为影剧院重燃活力、进入复工倒计时的征兆。
5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再次发布《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提出各地应按照“属地原则”,有序开放、预约限流。但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不得超过剧院座位数的30%,且要间隔,保持1米以上距离。
2019年,我国电影总票房再创新高,达642.66亿元,同比增长5.4%。然而谈及疫情对电影业的冲击,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日前表示,目前估算全年票房损失将超过300亿元。
作为疫情下最晚复工的行业之一,电影产业是否还有机会逆势翻盘?是否有可能迎报复性消费?中国城市报记者跟踪报道。
实体影院仍未有复工迹象 影视人转行做了微商
即使官方释放了重启信号,5月14日,记者在北京走访发现,几大商圈主流影院依然大门紧闭,尚未有复工迹象。
而在院线自有APP以及第三方订票平台,也都显示“该影院暂无排期”。
此前,新疆、江苏、杭州、上海、广州等地的影院曾短暂开业,但3月27日晚间,国家电影局紧急喊停,全国影院再次全线停业,具体复业时间“等通知”。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影院重启与建设工地复工类似,需按照属地原则向当地政府报备,得到审批通过后,才能恢复观影。
自电影业被按下暂停键,至今已有百余天。面对寒冬,不少影视人选择离开。
“对制作公司来说,如果在这段时间有计划上映的电影,影响就很大。因为上不了院线,就没有票房收入,就没有回款,资金链就转不起来。”影视制作公司从业者朴姝妍告诉记者,如果公司资金链断了,必然面临减薪、裁员。
疫情同时还导致拍摄中或还在后期制作中的影片意外中断,成本激增。“事实上很多公司已经开始裁员了。”朴姝妍说。
但生活还要继续。记者注意到,有的编剧、影评人甚至发挥文案特长,“下海”做起了微商:“大家都知道王家卫让梁朝伟吃了27次啤梨,但是大家绝对不知道梁朝伟吃的是比利时进口啤梨!1盒22个,120元22个包邮,咱家太划算了。”
“巩俐吃了火鸡面和螺蛳粉才有力气上路!秋菊打官司同款上线,螺蛳粉10元1包,2包起包邮!”一位前影评人这样在朋友圈描述代理商品。
另外一些出走的从业者,有的瞄准了直播、短视频风口,杀入了带货大军;有的在打折出售爆米花、可乐外,还把影院出租给了婚纱摄影。
8000余家影视公司注销 万达等巨头业绩也遭膝斩
热潮退去、资本远离,2019年曾被影视业内人士称作“寒冬期”。但他们没有想到,原本盼望着的“回春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直接冰冻。
4月17日,天津万象城橙天嘉禾银河影城宣布永久闭店,成为天津市区第一家关闭的影城。在过去的3个多月内,实体院线票房零收入,与橙天嘉禾银河影城类似的中小影院,也许很难捱到复工。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初截至5月8日,我国影视相关企业吊销注销量为8698家;其中2月、3月的吊销注销量都约为2400家。
“不排除疫情期间无法注销公司的情况,实际关停的公司可能会超过这个数量。”企查查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面对寒冬,即使是上市公司的影视巨头也深感这是更难熬的一年。以万达电影为例。2019年12月30日,全国第600家万达影城在广州开业,标志着万达电影进入600+时代,覆盖全国22个省230个城市。
但年报显示,2019年万达电影营收共154.35亿元,同比减少5.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2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24.87%——这也是自2015年上市以来,万达电影首次出现亏损。
进入2020年,亏损还在继续。今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万达电影营收12.55亿元,同比下降70.1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到6亿元,同比下降249.75%。
业绩大幅下滑背后,万达电影认为与影视行业的整体低迷有关。其在业绩报中提到,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为22.46亿元,同比减少87.94%,观影人次为6005.75万,同比减少 87.51%。
而从2019年的收入构成看,观影收入仍是万达电影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营收的59.10%。展望2020年,万达电影总裁曾茂军在5月9日的业绩会上也坦陈,电影项目恢复到正常水平尚需一定时间,万达影视2020年仍存在业绩承诺无法完成的风险。
除万达电影外,据今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华谊兄弟、中国电影、金逸影视、横店影视、幸福蓝海等上市公司的亏损都预计在1—3亿元之间。
复工倒计时
片源是一大问题
重启倒计时的信号,如今有望成为激活影视行业的一潭春水。当下影院复工复产,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曾茂军表示,一是目前疫情防控政策的整体安排,二是要有优秀的片源保障。
片源,被认作观众在近期愿意重新迈入影院的关键因素。
“目前疫情整体稳定了,防控措施到位的情况下,我非常愿意去电影院,毕竟压抑了这么久,但前提是有好电影。”白领王先生对记者这样说。
如何平衡上座率、片源之间的双向矛盾,仍是复工后行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影院播放的电影由片方决定,前期观众不多,有号召力的影片多不愿意此时上映,观众又怎么会来?
以3月22日复工的首个周末为例,影院播放的基本为“旧片源”。灯塔数据显示,全国有529家影院开业,观影人次1344人,平均每场观影人数不足1人,而且很快就因疫情防控形势被紧急喊停。
在朴姝妍看来,影院重启后可能会有报复性消费,但预计最少要在院线开业一个月以后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上座率一定是非常缓慢增长的过程”。
片源方面,她预计复工可能会先试水一些今年计划上映的、中小成本的国产片,以及已在国外影院上映的片源,还有一部分是以前评分较高的经典电影。但原本今年春节档计划上映的几部电影大片,可能还会等市场恢复后。
互联网冲击院线?前4月新增1.6万家网络视频企业
谈到疫情对电影业的影响以及对今年的展望时,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在4月29日召开的电影系统应对疫情工作视频会议上认为,从短期看,的确直接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全国电影院暂停营业,制片和宣发基本停滞,目前估算全年票房损失将超过300亿元。
他预计,2020年全年票房会在700亿元上下。如果目前已经损失超300亿元,那么至少还要损失近400亿元。
影院能否逆势翻盘?这尚未可知。但会议特别提到,我国电影发展长期向好条件和环境没有改变,同时要探索院线重组做大做强的有效方式,鼓励跨地区兼并重组。
另一方面,巨头们似乎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缩减发展规模。
如万达电影就表示,今年将继续关闭10—20家影城,但同时将新建影院50—70家;横店影视、幸福蓝海、金逸影视分别在年报中明确2020年将新开影院60家、27家、25家,扩张步伐基本与2019年新增影院数量持平。
万达电影执行总裁刘晓彬在日前认为,本次疫情加重了院线行业的整体经营压力,客观上加速了低票房低效益尾部影院的出清,将会促使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单银幕拐点的到来。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视频也在抓紧分割传统院线的蛋糕。
继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接连上线《囧妈》《大赢家》等院线电影之后,快手也开始入局影视业。5月10日,电影《空巢》在快手放映厅独家上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50亿,占网民整体的94.1%,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
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嗅到这个风口。企查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4月,我国网络视频相关的企业一共新增16049家。其中4月是新增量最多的一个月,共新增8183家,环比增长67.8%。
截至2020年5月12日,我国网络视频应用开发/服务相关的企业数量已达19.9万家。从各城市分布来看,深圳市以1.9万家企业注册量位居第一,其次是广州、西安。此外,北京、上海、重庆3个直辖市皆入围前十名之列。
“影院复工后,虽会有一定的反弹热潮,但长久看,电影产业根本还是要拓展收入渠道,摆脱门票经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记者表示。
他认为,我国电影市场高度依赖票房收入,相关产业链尚未成熟。未来还是要驱动电影产业链围绕IP构建生态圈,最终完成IP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
眼下,影视行业的多重利好还在接连释放。5月14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国家电影局宣布联合下发税费减免及专项资金支持政策,为影视企业减负。
而在朴姝妍看来,行业的真正自救还在于“少拍烂片”:“ 不管影院上座率、票房多少,永远是好故事的作品才能赚钱赚吆喝。电影人多做接地气、让观众认同共鸣的中国好故事,这样才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