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5月18日 星期一

四级联动 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中国城市报记者 杜英姿 郭文治 郑新钰 马 源 冯雅君 综合报道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5月18日   第 08 版)

  内蒙古赤峰:“开门党建”聚焦一体共赢

  ■赤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李 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能不能打赢打好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也是各级组织部门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三线同时开战,如何让机关党组织走在前、作表率,充分释放出外溢效应,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临的必答题。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依托全市融合党建大引领、大发展、大共赢工作载体,探索“开门党建”新模式,推动机关党组织沉入一线、担使命、有作为。

  强化四级联动

  以上带下激活“动力主轴”

  赤峰市把市、旗县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四级党组织有效联动作为上下贯通的“动力主轴”,以系统思维和方法逐级明确职责任务,推动条条围着块块转、机关围着基层转、上级围着下级转。

  纵向上,我们发挥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作用,定期听取和研究党建引领基层发展情况,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强化旗县区一线指挥部功能,重点抓好工作整体布局和指挥协调,推动政策资金、项目资源有效整合集中和捆绑打包下放;做强苏木乡镇(街道)党(工)委“龙头”,承接和调动下沉资源发挥聚合效应;做实嘎查村、社区战斗堡垒,实施“四创建四提升”项目,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战斗力,带动各级党组织有效参与基层治理和服务。

  横向上,我们发挥市、旗县区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强化统筹调度和具体指导,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党组织走出大院、围墙,融入基层发展大家庭、大平台,变相互分离为相融共生。

  叫响第一身份

  党员服务助力一线攻坚

  赤峰市把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作为“开门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第一身份是党员干部、基层发展是份内事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一盘棋导向。

  全市深化结对共建、双报到、包村联户活动,实行“基层点单、机关接单”“基层吹哨、党员报到”机制。全市1100个机关党组织与2560个嘎查村、社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子,推动2.3万名机关党员每年至少到结对帮扶点开展2次志愿服务。

  在疫情防控最吃紧、企业复工复产最困难时期,赤峰市让党旗飘扬第一线,实行领导包片、干部驻点、党员联户“一线攻坚”工作法。全市动员近1.8万名机关党员严守村街巷口,分批轮值担任防控政策宣讲者、交通要道守路人、轮流值守看班员、物资协调保障兵,协助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3万项。

  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赤峰市组建310支党员服务小分队进企开展防疫联络、惠企政策宣传、政企信息沟通服务等工作,帮助企业打通复工堵点。

  阿鲁科尔沁旗将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情况与党员“十星级”评定相结合,开展“六带头”活动,派出1533名党员在网格内开展服务。

  畅通协议密码

  党建联合聚焦一体共赢

  赤峰市把“党员不分你我”“党的组织是一家”作为“开门党建”的通信协议密码,采取“政村结对”“政企结盟”“政社联建”等方式,推动农牧、水利、扶贫、工信、市场监管、税务、金融、文化等业务机关党组织向基层发展链条上集结,打包开展集成服务,一揽子解决实际问题。全市建立机关党建联合体54个,机关参与基层党建联建覆盖率达到97%以上。

  林西县立足做强统部镇“赤北锡南最大肉牛交易市场”,县农牧、市场监管、交通运输、银行等系统党组织与统部镇党委结盟成体,构建起稳固的金融保障、市场营销、技术服务、养殖发展体系。

  喀喇沁旗聚焦“新什南”京蒙协作扶贫党建联合体6大产业链需求,推动扶贫、环保、林草等13个涉农机关党组织主动对接,定期开展双向挂职、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实现脱贫和发展双丰收。

  翁牛特旗按下园区复工复产快进键,推动发改、住建、安监、卫健等机关党组织进企入园现场办公,审批环节程序减少80%,实现园内企业全部复产达效。

  推动重心下移

  党建资源转为发展动能

  赤峰市把资源整合、精准投放作为“开门党建”发生“化学反应”的促进剂,实行需求、资源、项目“清单制”管理,推动机关党组织资金项目、干部人才、场所设施、信息技术点对点向下倾斜。

  赤峰市先后向各类农牧业产业联合体嵌入业务机关党组织730个,招录近千名优秀大学生定向服务村级治理,投入8000多万元推动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农牧业发展区域党建联合体实行活动、服务、资源“三联动”机制,推动200多名机关党员和48名“羊先生”“田秀才”在种植链、生产链上开展“菜单式、保姆式”服务,累计降低农户生产成本425万元、节约生产生活性支出300万元。

  聚焦缓解企业复工复产资金压力,市医疗保障、社会保险部门及时推出援企稳岗返还、阶段性减征政策,每月减轻企业保险近亿元。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基层党组织是主力军,是决战决胜的关键。赤峰市努力在系统化谋划、制度化规范、标准化建设、项目化推进、信息化支撑方面聚力用劲,推进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整体提升。

  同时,赤峰市进一步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大力健全完善网格化治理体系,着力从设置机制、管理制度、组织架构、队伍选拔、日常管理等方面细化举措、健全机制,确保网格设置到位、人员配备到位、待遇保障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实体运行到位。

  此外,赤峰市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推进各层级、各行业、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把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筑牢群防群治坚固防线。

  吉林松原:“党建+”打造城市基层治理2.0版

  ■松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于海波

  近年来,吉林省松原市以解决当前城市基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用好用活“党建+”模式,全力构建党建引领、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实现城市基层党建与城市基层治理同向发力、相得益彰。

  “党建+管理”

  建强核心力量

  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松原市坚持以做强街道“龙头”、做实社区“堡垒”为切入点,以加强城市管理为突破口,不断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使其真正成为联接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坚强“轴心”。

  立足为街道赋权扩能,全面深化街道体制改革。松原市制定出台《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方案》和《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4+X”模式统筹设置街道机构,严格落实街道“五项权力”,实行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职责准入制度,取消与街道社区职能无关的证明事项和相关职能部门擅自转移给街道社区的工作任务,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心转移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

  着眼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加强社区“网格化”建设。松原市根据社区所辖范围、楼栋分布、人口数量及居住集散程度等情况,调整优化社区网格设置;结合街道改革扩编,采取街道干部选派一批、社区干部调配一批、“社工岗”招录一批等方式,建立完备的网格员队伍;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楼栋中,建立网格党支部785个、楼栋党小组2982个,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实现城区基层党组织全覆盖、无死角。

  致力解决基层人员力量薄弱问题,全面推行“社工岗”管理模式。全市789名社区“两委”成员全部转为社工岗。我们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新录用40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工岗”48名,实行动态薪酬保障及考核激励机制,想方设法为基层干部强保障、提待遇、卸压力,真正让基层工作有激情、服务有能力、治理有力量。

  “党建+自治”

  激发内生动力

  基层党组织是居民自治的主心骨。松原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和能力引领功能,积极引导居民群众、物业企业员工和在职党员等群体共同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推动形成了基层治理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基础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楼栋长”制。松原市按照居民自荐、群众举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在老党员、老干部和热心居民中推选8872名楼栋长,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做好政策宣讲、疫情防控、舆情搜集、纠纷调解等工作,并从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中列支20%作为楼栋长工作补贴,真正让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

  强化党建引领物业服务,深入开展“红心物业”行动。松原市出台《关于在全市开展“红心物业”行动的实施方案》,建立社区党组织牵头,物业企业与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共同参加的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物业企业主动参与城市基层治理。首批成立物业企业党支部38个,积极开展“十大金牌红心物业”评选活动,培育“红色头雁”,激活“红色细胞”,建设“红色阵地”,着力让城市每个角落遍布“红色管家”。

  坚持党员下沉一线,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回归社区”活动。我们将在职党员编入居住地网格党支部,加入网格微信群,完善“在职党员服务日志”“社区优秀在职党员评选”等制度,开展“党员便民日”“创卫我先行”等活动,使“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成为新常态。全市在职党员回归社区人数达23554人,占全市城区在职党员95%。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市1100多名在职党员干部职工长期驻守73个小区以及138个单体楼,带领退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热心群众,常态开展疫情管控、消毒消杀等义务服务,让鲜红的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党建+资源”

  汇聚整体合力

  突出整体建设是抓好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关键所在。松原市秉承“一盘棋”思想,深入推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不断强化资源整合,使各领域党组织形成了“握指成拳”的基层治理合力。

  围绕区域统筹,深入开展城市基层“党建联盟”建设。全市各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街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城市各领域党组织签订协议、共守盟约,共同开展基层治理和服务居民工作。目前,全市22个街道和镇辖社区全部组建“党建联盟”,涵盖各类组织810多个。松原城市基层“党建联盟”做法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

  立足领导带头,实施“书记项目”计划。我们以突出项目化思维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围绕公益事业、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10方面内容,结合全市“四城联创”等重点工作,至少认领抓实1个城市基层治理“书记项目”,全力推动项目落实落地。目前,市直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书记累计认领项目96个。

  坚持资源共享,打造“社区共享家园”。全市城市各领域党组织立足自身优势,主动开放场所阵地,统筹配给服务力量,共同服务居民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全市22个街道和102个城市社区党组织将活动场所、服务设施面向社会开放。322家市直机关单位采取多种方式,将所属党建工作阵地、文体活动场所等资源面向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免费开放,建设“社区共享家园”,惠及居民群众27.8万人。

  上海杨浦区五角场街道:

  三建融合  构建城区基层党建共同体

  ■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书记 李正明

  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辖区治理资源多元,党建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五角场街道在市委、区委坚强领导下,紧密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主旨,服务保障杨浦“三区一基地”建设,推动区域化党建、“两新”党建、睦邻党建“三建融合”,搭建起“街道牵头、党委协商、社区联动、楼道延伸”的四级联动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

  完善组织体系

  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五角场街道党工委落实市委“1+6”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把基层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坚持街道党工委龙头作用。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坚持当好社区治理“掌舵人”,把好基层建设“风向标”,建立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居民区党组织—楼道党小组”为四级网络的党建主体。街道用好针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征得同意权等“五项权力”,推进城管、房办、绿化市容3支下沉队伍执法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了区街协同、部门联动、系统施策、综合治理的新局面。

  发挥社区党委议事功能。街道党工委以实效制度、实转平台、实在项目、实干队伍建设为抓手,层层压实责任。我们通过构建“两委三会四议”社区民主协商机制,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依托社区党委、社区委员会“两委”平台,召开街道党员代表会议、社区代表会议、社区党建工作暨区域化党建联盟街道分会扩大会议“三会”,构建起提议、商议、审议、评议“四议”民主决策闭环。

  建立居民区“大总支”组织架构。着眼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领导居民区党组织建强“大总支”,发挥兼职委员作用,通过创建红色业委会、建立特色功能型党支部等措施,推动行政执法和区域多元力量下沉社区,将更多优质资源为我所用。

  夯实睦邻楼组党建基础。以“睦邻楼组”为撬点突破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米”,探索楼组建设“党建+项目+自治金”组合管理模式。街道从制定楼组建设规范着手,楼组党员牵头带动居民楼组建设热情,形成“立规范,建队伍,促建设”的楼组微治理新格局。

  创新体制机制

  搭建民主协商议事平台

  五角场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适应社会治理转型的议事协商机制,建立起了“机制共商、义务共担、资源共享、实事共办”的工作模式。

  整合区域力量,共绘发展蓝图。街道党工委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推动各类资源下沉基层,增强实力、激发活力。我们在社区委员会下设立创新创业、文化、宜居、公益、商圈发展等五个专业委员会,由区域相关领域权威专家担任主任,定期召开专委会,聚焦专业议题精准议事协商,陆续出台创新创业、睦邻家园、文化社区等7项专项规划。

  深化睦邻党建,共建睦邻家园。在社区,我们精心打造睦邻家园体系,坚持党建带群建促社建,辖区内7个睦邻中心均建成党建服务站,在32个居民区全面覆盖“红色港湾”功能室,在睦邻楼组、社区花园、河道长廊等公共空间引导社会组织与社区群团成立社区规划在地共创小组,共商共议公共空间微更新、社区生态微活化、居民自治微改造,孵化自己心中的“美丽家园”。

  坚持抱团发展,共创睦邻街区。在街区,街道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模式,主导成立大学路街区自我管理委员会,成员由职能部门、小区业主、商户代表、街区物业等不同利益共同体组成,共同商议制定街区管理制度规范,形成“政府—管理方—商户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协商中凝结共识,助力“网红”街区焕发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

  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近年来,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城区更新改造等挑战,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发挥政治功能,推动行政执法和区域多元力量下沉一线,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街道党工委着力加强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建设工作,成立党建联盟街道分会物业和业委会专委会,探索建立“工作指导站”等平台,推动业委会“七步管理闭环”,实现“三驾马车”同频共振。

  街道党工委将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作为民生实事的重点工程,发布全市首张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地图,便于小区业主“按图索骥”;培育全区首家电梯加装社会组织,和居民区一同找好楼道“带头人”,通过自治协商努力解决“最底一层楼”难题。

  街道党工委指导居民区党组织发挥“百脑汇”议事堂民主协商作用,破除高档小区创智坊与老旧小区国定路580弄两个社区之间的围墙,及时响应两个小区及周边群众因上班、就医等需求产生的互通互联呼声,打开居民“心墙”,建成“睦邻门”。“睦邻门”案例入选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佳案例。近期,“睦邻门”实现破墙透绿等升级改造,推动街区间更好地开放融合。

  五角场街道党工委牢牢抓住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组织这个关键,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凸显,民主协商议事机制更加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为建设“魅力五角场 创智新家园”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四级联动 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