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43年的香港海洋公园恐怕很难熬过因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旅游“寒冬”。
正当上海迪士尼乐园重振旗鼓开门迎客时,香港海洋公园却因负债累累可能面临倒闭。作为老牌主题公园,香港海洋公园曾风光无限,一度成为香港旅游业的招牌,如今难以为继的处境也成为国内其他主题乐园发展状况的一面镜子,市场红利是否还在?香港海洋公园又该如何度过这段艰难时光?
多重因素让香港海洋公园步履维艰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击溃了旅游业蒸蒸日上的势头,全球旅游业受损严重,香港也不例外。香港海洋公园自1月底起至今已停业3个多月,客流量、收入纷纷归零,导致财政问题雪上加霜,处境愈加艰难。
5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公开表示,特区政府已向特区立法会申请,拟向香港海洋公园拨款54亿港元,用来扶持海洋公园维持运营(包括继续喂养7500只动物),否则香港海洋公园在6月或将面临倒闭风险。
这是香港海洋公园成立43年来第一次向政府提出申请拨款。如果今年6月没有获得拨款帮助,那么,香港海洋公园将走上倒闭和清盘之路。
事实上,除去本次疫情的“黑天鹅”事件,香港海洋公园的颓势早有预兆。香港海洋公园已经连续4年亏损,上个年度亏损增至5.57亿港元,而园方此前预估2020年度入场人次再暴跌逾40%,全年亏损预计6亿港元左右。此外,从2019年的“修例风波”之后,赴港旅游人数就开始锐减,多重因素加上陈年累积的财务问题,让其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救急之外更需从长计议
1977年成立的香港海洋公园是老牌主题乐园。2005年,香港海洋公园曾耗资55亿港元,把原来的景点和机动游戏由35个扩增至80个,并成功跻身全球最受欢迎、最多入场人次的主题公园之一。2012年,香港海洋公园还获全球最佳主题公园大奖。
数据显示,迄今为止,香港海洋公园接待游客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次。曾经的海洋公园堪称香港旅游“必打卡”胜地之一,其本身就自带流量。然而,随着内地如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等诸多大型主题乐园的建立,香港海洋公园的吸睛力已大不如从前。
香港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思荣更是直言,内地游客对海洋公园的新鲜感渐渐下降,来年业绩会更差。
据了解,如果54亿港元拨款能够顺利发放,将用作资助香港海洋公园未来1年的营运,其中约30亿港元用于偿还商业贷款以及清缴大树湾发展项目费用,而原定计划发展七个园区的建设则将会暂时搁置。
那么,这笔巨额拨款能否让香港海洋公园“起死回生”的同时也走出低谷?
“有政府的资金扶持必然能够帮助香港海洋公园暂时度过这段艰难时期,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香港海洋公园一旦倒闭,对香港、对香港旅游业而言是一大损失。“起死回生”之路很漫长,若想让其长久经营下去,应当对园区的定位、功能设置、运营方式等进行重新规划。
并不意味主题公园衰落
近年来,我国主题公园产业迅速发展,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然而,关于中国主题公园是否盈利一直是业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此前,业界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中国的主题公园70%都在亏损,只有10%能够盈利。
疫情笼罩之下,国内各大主题公园今年第一季度的经营状况基本以惨淡收场。如今,香港海洋公园也再难独立支撑,不得不向政府求助。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主题公园已经开始进入“唱衰”的节奏?
对此,林焕杰给予了非常明确的答案:“中国大陆的主题公园市场仍旧值得期待。”他表示,香港海洋公园的处境与香港整个旅游业式微不无关系,而新冠肺炎疫情则令其雪上加霜。大陆的主题公园虽然也受到了疫情的重创,但仍然有上升空间。不仅如此,外国资本纷纷进驻中国市场,布局主题公园,就是看中了中国市场的潜力,而称中国70%的主题公园都亏损的数据是混淆了主题公园概念而得出的,其测算结果并不准确。
实际上,根据《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关于主题公园的定义,以营利为目的兴建的,占地、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实行封闭管理,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定文化旅游主题,为游客有偿提供休闲体验、文化娱乐产品或服务的园区,才称得上是主题公园。以此测算,中国大陆共有主题公园339座,其中25%亏损、22%持平、53%盈利。
就目前形势来看,疫情为主题公园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在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看来,受当前防疫形势所限,国内主题公园无法全面、如常地向社会开放,因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相关企业的收入、业绩仍将受影响。
为了让各家主题公园度过当前的艰难时光,林焕杰建议,可以在降价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客户粘性,并邀请第三方防疫部门对园区进行防疫评估,以此消除游客的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