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承载了我国大部分科技企业和先进制造业总部,并拥有大量创新载体和先进产业集群。疫情之后,业内认为园区将有望成为“新基建”浪潮中的排头兵。
但目前,产业地产和园区的规模仍然较小。5月13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产业新城运营商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产业新城运营商的整体资产规模集中在500亿元以下,仅个别运营商规模超千亿元水平;多数产业新城运营企业2019年总资产增速不足10%,总收入多数集中在200亿元以下。
从盈利规模看,2019年多数产业新城运营商的净利润规模维持在10亿元左右,只有招商蛇口和华夏幸福的净利润超过百亿元;从盈利质量来看,产业新城运营商2019年净利润率在16%左右,较往年略有上升;而资产负债率则较稳定,多数在40%至70%之间。
好消息是,在政策加持下,园区融资获突破。2019年12月20日,中新集团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出台后,国内首个上市的国家级经开区开发运营主体,也为其他国家级开发区上市融资带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大部分规模靠前的运营商在进行城市布局时,更看重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以及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中西部核心二线城市。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2019年TOP10运营商新拓项目分布在15个城市,这些城市大多数为城市群内重点城市。从城市选取标准来看,对城市的人口、经济以及交通等指标最为看重。
随着“新基建”风口到来,记者注意到,大多数运营商在经历了前期的规模扩张后,开始更多布局新兴产业,紧跟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如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及装备、医学健康、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都被列入重点发展方向。
“新基建被寄予厚望,可以毫不犹豫地指出,以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数字基建,将为产城融合发展以及数字新城的建设注入新动力。”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认为,产城融合需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转型的作用。
他表示,近年来,一批产业新城、科技园区、特色小镇依靠具有较高成长性的导入产业取得了快速成长,成为产城融合的范例、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但也有一些地方缺乏持续产业支撑,最终沦为空城死城。
面对海量数据,朱宏任建议这时要特别注意一张蓝图画到底,在数字基建准备阶段就要进行总体架构设计,对不同环节以统一标准和规范推进工作,打通并解决数据融合、数据共享、数据安全等堵点难点问题,最终形成产业建设、运营和城市综合治理之间全维度的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