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5月11日 星期一

加码国际合作示范区, 长春能否“长春”

■中国城市报记者 邢 灿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5月11日   第 15 版)

  长春又逢春。酝酿已久的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迎来“官宣”。

  4月2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务院原则同意该总体方案。新光环加身的长春,能否“长春”?东北地区又将如何从中受益?

  为何能落户长春

  据了解,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并非新概念。2016年4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就曾明确指出,“以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为契机,选择适宜地区建设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

  众多东北城市一同竞选示范区“新头衔”,吉林省长春市为何能抢占先机?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崔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长春市位于东北地区天然的地理中心和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此外,长春市与韩国合作基础比较牢固,民间和官方交流往来密切,双方在资金、人才、产业供给上契合度相对较高。

  事实也确如此。公开数据显示,从2016年起,长春对韩贸易连续保持增长态势。2017年,双方贸易额突破2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此前已有国际合作示范区“落户”吉林省。2012年4月,国务院同意在吉林省珲春市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崔健告诉记者,相比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对外合作深度进一步拓展、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开资料显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总面积预计512平方公里。相比之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范围仅约90平方公里,不足新示范区的1/5。

  示范区将促产业升级

  落户长春的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将如何发展?3月19日,在长春高质量发展“四大板块”新闻发布会上,长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路透露,示范区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医药产业、健康食品产业;到2025年,初步建成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开放合作平台。

  “一汽打喷嚏,长春就感冒。”身处东北腹地的长春市素有“车轮上的城市”之称,其单一的产业结构一度受到诟病。数据显示,2017年长春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601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8.1%。

  随着汽车行业发展趋缓,长春城市发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长春市GDP增速排名垫底。

  近年来,长春市为推动产业多元化不断加码。长春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长春市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采取了深入开展“专班抓项目”、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多项举措。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汤吉军认为,对于受困于产业结构单一、部分产能严重过剩的城市而言,扩大开放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有利于形成区域创新高地。

  激活东北振兴“一池春水”

  东北地区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曾在撰文中指出,开放度低、开放进程滞后是东北地区的突出短板。

  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获批,无疑将给东北振兴带来更多憧憬。此前,王路介绍,示范区将定位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引领区、中韩全方位宽领域合作的先行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省目前是东北地区中唯一没有自贸试验区的省份。与之相邻的辽宁省、黑龙江省分别于2017年、2019年入选自由贸易试验区。汤吉军认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成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对外开放的有利抓手,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全链条。

  与此同时,受访专家均认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获批对东北地区而言,既是重大历史机遇,又形成倒逼机制,即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国际贸易规则和相关标准,以突围思维加快改革。

  “类似于同侪效应,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角色,长春市在改善政府营商环境的同时,也会给东北地区其他城市作出样板。”汤吉军解释说。

加码国际合作示范区, 长春能否“长春”
四川成都东部新区挂牌
广西自贸试验区启动半年多新设立企业超6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