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5月04日 星期一

黑龙江穆棱:释放城市党建效应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穆棱市委书记 王 铁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5月04日   第 17 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被列为黑龙江省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系列要求部署,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激发居民自治活力,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问题难点,切实在县级城市探索出了一条抓党建、优服务、强民生的城市基层治理发展之路。

  全面构建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体系

  面对城市基层党建这个创新课题,穆棱市把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先决条件,坚持打好体制机制建设组合拳。

  一是强化责任联结,下活党建一盘棋。穆棱市坚持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重点项目,制定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和责任清单。我们以“组织力提升行动”实施意见和穆棱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实施方案为核心,先后制定出台了15个配套指导性文件,构建了“2+15”制度体系,从整体框架、运行机制、品牌创建等方面,对穆棱的城市党建工作进行科学规划、整体布局。

  二是强化网格管理,找准工作发力点。我们创新实施“4+4”联动工作体系,发挥市委引领、街道统筹、社区联动和网格兜底四级党建联席会议作用,构建从街道到楼道的四级组织架构,建立“街道+社区”大网格,织密“社区+小区”中网格,做细“小区+楼道”小网格,全面延伸城市基层党建服务半径。

  三是强化基础保障,储备发展新动能。我们坚持市财政、党费和党建经费为主,驻区共建单位倾斜扶持和社会赞助支持的多元经费保障机制,投入近3000万元,改扩建3个千平方米精品社区,重点打造集教育培训、党群服务、居民活动于一体的千平方米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置30余处党群服务驿站、便民小市场、便民服务点等服务场所。

  全面推进

  城市基层党建资源融合

  为打破城市基层党建“各自为战”的被动格局,我市建立了以“需求清单”精准对接为基础、以“资源清单”统筹共享为重点、以“项目清单”共建联建为目标,纳入全年目标管理考核、年底由上级党组织实施考核的“三单联考”机制,实现驻区单位由被动旁观向主动参与有效转变。

  一是坚持下沉服务,把群众需求摸清楚。穆棱市建立市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在全市215个网格设立“党建为民”服务社区工作站,将街区干部、社区工作者和服务社区工作站成员全部纳入社区网格治理体系当中。

  二是打破条块束缚,把驻区资源统起来。穆棱市制定基层党建共驻共建“三清单”管理考核办法,厘清需求、资源、项目“三单”要素,坚持每月联席,不断强化共建双方有机联结,实现资源“众筹”;通过整合市政市容、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税收管理、便民服务、场地阵地、“两新”组织等方面的数据,不断充实调整“资源清单”。

  三是围绕需求立项,把民生实事解决好。穆棱市建立“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共驻共建单位认领”的工作模式,健全信息研判、即时指挥、问题流转、综合巡查的规范化工作机制;通过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共建单位开展“微服务”、群团组织联办“微公益”,解决社区居民反映最集中、矛盾最突出的问题2000余件。

  全面融合

  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穆棱市不断强化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领导作用地位,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上重拳出击,实现琐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一是织密“一张网”,把治理延伸到群众身边。我们坚持街道下沉到社区,社区延伸到小区,小区治理到楼道的“分层运行、分级解决”网格事件解决的原则,把驻区单位、街道干部下派到社区,让社区工作者下沉到小区,党员群众参与到楼道管理,层层织密治理网络。

  二是融成“一家人”,把治理延伸到大众前沿。我们坚持“党员群众在哪里,支部就建在哪里”,发挥民间文化团体作用,在全市广场舞、书法、绘画等百余支民间文化团体中成立功能型党组织49个,有效覆盖群众近万人,先后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书画作品展等活动近百次。

  三是畅通“一段路”,把治理延伸至社会末梢。我们围绕推进社区居民“微治理”,重点实施“五小五早”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依托并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和社区老党员作用,在社区设立“舆情工作室”“一米阳光调解室”“党员智囊团”等,围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隐患、小纠纷、小诉求、小信访、小案件,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介入、早受理、早解决。

  面向未来,我们将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探索“城区吹号、部门报到”工作模式,健全完善服务群众快速响应机制,推动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全力打造枫桥经验的“穆棱样板”。

黑龙江穆棱:释放城市党建效应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福建厦门湖里区殿前街道嘉福社区: 爱心之“嘉” 迎新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