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4月27日 星期一

返校复课进行时, 高校学生喜忧参半

■中国城市报记者 冯雅君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4月27日   第 07 版)

  刚过正月初八,山东某高校微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李雨薇就开始惦记自己离校前存放在学校实验室里的300多株菌种。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迟迟无法开学。

  4月1日,山西省教育厅发布“省内高校毕业年级从4月10日、4月15日起错峰分批开学”的通知,李雨薇心里紧了一下,此后每天上网“蹲守”山东高校的返校信息。4月13日,江苏省各高校陆续开学,4月17日至21日,浙江、河南、陕西、安徽等省份也相继公布返校时间。高校返校地图每多点亮一处,她都会安慰自己一句“快了,快了”。

  “目前还没接到任何返校复课通知。”李雨薇说,“我现在最关心的是回学校之后,实验还能不能继续。”

  疫情拉长假期

  学生焦虑不安

  1月17日,李雨薇在收拾行李离开学校前,特意跑了一趟实验室,看望她用一整个学期分离出的200多株真菌和80多株细菌。李雨薇第一学期的实验课题是做真菌新种鉴定,分离出的真菌和细菌被她暂时放置在培养皿里,等待接下来的进一步实验。

  按原定计划,李雨薇2月1日(正月初八)返校。她家离学校不远,包车单程只需要3个半小时。

  疫情的发生让李雨薇和她的同学们感到措手不及,无法预测哪一天才能再回到实验室,每天的生活变成了上网课和看文献。李雨薇上网课时常常走神,“在家学不下去又担心落下太多,每天都很焦虑。”

  让她焦虑的还有留在实验室的300多株菌种。“已经3个多月,培养皿肯定干掉了,而且会有杂菌污染。”李雨薇告诉记者。杂菌通常是霉菌,不仅会污染菌种,还有可能污染整个培养箱甚至实验室,很难彻底清理,这是她最怕看到的景象。

  就在李雨薇焦急等待通知的时候,已经在辽宁大连的家中上了8周网课的赵帆也开始坐立不安。赵帆就读于辽宁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是硕士研究生二年级——用他自己的话说,“正是最关键的一年”。

  由于毕业论文已到攻坚阶段,赵帆1月19日完成阶段性科研任务才离校返家,计划过完年就扎进学校实验室。然而,回家4天后,他接到了学校“不让提前返校”的通知。

  考上研究生的第一天,赵帆定下了毕业后继续读博的目标,而这需要他尽可能多地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理工科论文几乎离不开实验,每个实验的周期又很长。”赵帆说,“我非常想回学校。”

  对于返校后的疫情防控措施,李雨薇和赵帆均表示“信任学校”,“只要学校保证学生在公共场所有隔离、不聚集、定点测量体温,就没问题。”

  高校“疫情防控网”

  让返校学生安心

  孙笑文是山西省教育厅发布“高校错峰分批开学通知”后最早一批返校的学生。4月10日上午,父母开车把她送到太原理工大学专为私家车送学开放的西门外。送学生的家长不能下车停留,父母离开后,她拖着行李箱站在地上标识好的一米间隔线处排队等待入校。

  进入校园,每个学生先要依次通过操场上架起的4个小棚子,顺序是返校身份信息认证、健康码核验、体温检测和物品消杀。“有志愿者给我的行李箱底部和滚轮喷洒消毒液,鞋底也要消毒。”孙笑文告诉记者,她完成整个流程只用了不到5分钟。

  随后在进入学生公寓和食堂前,孙笑文又经历了2次体温检测和鞋底消毒。“学校为保证错峰就餐,把时间改成早7点到晚21点不间断供应。食堂里每桌一人,同向而坐。打饭窗口前划分了一米线,上下楼变成了单向通行。”孙笑文说。

  据了解,从4月10日起,太原理工大学在太原火车站、太原南站和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为毕业年级返校学生设立了专门接站点,太原汽车客运西站也为中北大学毕业年级返校学生提供中途不停车的“点对点”包车服务。同样在4月10日,“无锡客运”微信公众号发布高校直通车启程通知,江苏南通启东汽车客运站推出省内各地大学校园直通车服务。

  4月13日,教育部和国家卫建委联合发布了《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从开学前学校准备、返校途中、开学后日常管理、出现疑似症状应急处置等方面为复课高校制定了详细方案和要求。

  4月初还在盼复课的大四学生叶陆南,如今已在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的画室学习了一周。漫长假期后第一次走进画室,叶陆南就吃了一颗定心丸。为避免学生聚集,学校为毕业生开放了更多画室,原本要坐将近20人的大画室,如今只有4个学生。

  返校首日中午,孙笑文走出食堂,看到对面学生公寓前拉起了大横幅——“亲爱的同学,公寓的叔叔阿姨想你啦!”

返校复课进行时, 高校学生喜忧参半
江苏海安:“好书推介”引领阅读新风尚
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