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3月30日 星期一

数字化+立体联动 助力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纾困

■高 晗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3月30日   第 14 版)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设计为核心、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集知识密集和价值导向等特性为一体的新兴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具有创意性强、附加值高、发展可持续等特性。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表现出了强大的经济活力。

  近年来,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出台了一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让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热情不断高涨,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也随之逐年上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19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405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

  相比之下,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比如,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以“世博会”为契机获得“创意之都”的称号;浙江省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建立文化强省的省份并出台了建立文化强省的具体建设规划;江苏南京、苏州等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增幅已经分别超过该市的GDP,一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安徽省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但也于近年建立了省内的皖江经济带集聚带,省内的芜湖市、马鞍山市与江苏省的南京等市建立了跨省际的联结,经济距离远远小于地理距离。目前,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文化创意产业伴随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的建设而逐步融合,沪宁杭之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协同与融合更加紧密。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以杭州、南京、苏州为主体向周围辐射并带动四周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心—外围”格局,促使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跨区域集聚。《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了“共筑文化创意发展高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长三角拥有吴文化创意资源、越文化创意资源、海派文化创意资源和皖风徽韵,不同文化创意交织,不同文化创意圈层连接复合文化创意生态,形成了“和合共生”和“优势互补”。在这片区域内,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长久地积蓄吸收了传统文化创意资源,进而打破了传统与边缘文化创意的界限,促进了区域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文化创意繁荣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形成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关联。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发展使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区之间形成合作,形成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发展,从而赋予了城市巨大的竞争优势。

  促进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带来城市房地产投资、广告、法律和咨询服务业等生产服务业的繁荣,从而在形成产业多样化发展的同时又促使集群和集群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大都市多样化的服务产业关联与发展。

  提升城市内价值创造能力。文化创意产业在长三角区域内形成以生态经济为主的价值创造主体,可以形成新的创意阶层,并形成有效的创意资本。

  改善内需的重要推动力。长期角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时期,扩大有效需求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需求的重点会从生活必需品消费转向精神消费,在消费的过程中更加追求差异化、个性化消费。文化创意产业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关注顾客价值,特别是对文化的认同,通过产品的创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力,引导消费时尚,从而扩大内需。

  然而,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重大冲击,文化创意产业同样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作为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文化旅游按下了“暂停键”。据不完全测算,景区、博物馆等相关场所因疫情停业,将会减少10000亿元以上的收入;此外,会展经济也遭受重创,预计上海2020年全年会展收益减少25%左右;同时,影响文化创意资源的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较大阻碍了文化创意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创意产品设计的产业链受到极大冲击。主要表现在:设计类的企业交流空间受到了限制、文化创意设计分工体系受到影响、文创设计企业的融资渠道受阻、文创设计产品的消费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为摆脱困境,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中各行业部门需要认识危机、直面危机、化解危机,为安全复工、快进生产、开门迎客等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对社会治理能力是一次考验,对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是一次考验。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在疫情过后获得更好的发展,成为长三角一体化中关注的焦点之一。

  大力提高数字经济水平。长三角城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已经开始加快融合。而数字文化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已通过多年的探索,并形成了其独特的发展方式。优质的内容集成以及互联网赋媒体的技术支撑和高效、迅速、环保低碳的市场化优势,让数字文化产业成为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支柱。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背景下,进一步凸显了数字文化产业的优势。

  未来,对于文化产业来说,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数字文化经济动能及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充分了解、顺应客户阅读方式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客户的阅读和使用习惯,进一步培育和拓展数字文化产业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核心的内容竞争力,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建立虚拟数字博物馆。以集聚发展、数字化发展、融合多元发展形式,将博物馆的文化创意活动从“线下”调整至“线上”,借助新媒体传播途径,丰富市民精神文化创意生活。

  建立文创产业纾困基金。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建立应急保障现金、经营性速动资产及可变现的知识产权资产等在内的多级财务储备体系,保证核心文化创意资产在产权与资本之间转换通道的流畅性。

  疫情期间,上影集团率先发起设立10亿纾困基金,帮助长三角地区影院行业复苏。该基金重点聚焦整个长三角地区有需求的影院,通过增资、参股、并购等形式为长三角区域内的影投、影管公司注入运营及发展资金。在其他文化产业扶持中,长三角城市群尽快建立联防联动机制,最大可能满足规模产业及中小企业对扶持资金的需求。比如,设立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协作互助资金;建立突破融资约束的新融资平台;形成共生的文化+模式平台和联盟等。

  建立区域内协同共享机制。长三角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已经进入加速推进阶段,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受此次疫情影响,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共享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比如,共同分享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建立一体化共同利益机制,加快建立文创配套设施,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技术+文创模式创新模式,大力扶持一体化中创意资本,建立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等。通过政策保障、配套设施、资源共享等措施,充分挖掘和发挥行业潜力,实现文化产业区域协作效应的最大化。同时,分析协同共享机制建立的阻碍因素,用资源整合的形式破解长三角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只有长三角地区形成联动效应,才能更好地避免疫情带来的损失,使文化创意产业尽快复苏。(作者系东华大学“城市创意经济与创新服务”智库基地助理研究员)

发挥数字经济平台独特优势
数字化+立体联动 助力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纾困